众所周知,三大战役是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决战,其中的淮海战役堪称是最艰巨和惊心动魄的。因为这是唯一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国民党集中了最后的精锐部队,放手一搏,属于典型的“赌国运”的战役。而国军的指挥官杜聿明也算是一员骁将,在抗战之中屡立战功,指挥作战经验丰富。其实双方决战到关键时刻,杜聿明还是有机会反败为胜的,但由于蒋介石的干涉,最终失败,他究竟做了什么呢?


淮海战役开始后,由于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重重,互相观望和推诿,导致黄百韬兵团被迅速包围。经过激烈苦战,黄百韬兵团十万人被全歼。而五大主力之一的黄维兵团也陷入包围。国民党军队陷入困境,但即使如此,国军在徐州这座坚固的城防下还有三十万精锐,实力尚存。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

此时的蒋介石又一次招杜聿明前往南京商谈战事,蒋介石眼看难以取胜。准备将军队撤出,保存精锐。这让杜聿明很吃惊,战事岂能儿戏?想打就打,想撤就撤,但在蒋介石的威逼下,提出一个方案。打就不走,走就不打。

有两条路可选,凭借徐州和三十万精锐还可以和解放军决战,黄维兵团也还能固守待援。如果想撤兵,就不能恋战,否则三十万军队脱离了徐州城,进入平原地带,很容易被围歼。只要将军队完全撤出,还可以找机会再去援救黄维。


杜聿明的方案还是很有战略眼光,最终的胜利都还难以预料。蒋介石选择了撤退,杜聿明保证就是死也要把三十万精锐安全撤出。但提了一个请求,让蒋介石不要越级指挥。蒋介石痛快的答应了。

于是杜聿明悄悄的将三十万精锐撤离徐州,由于保密措施做得好,几天以后粟裕才得到消息。据后来回忆,粟裕直言这是他一生打仗压力最大的时刻。只能尽全力围追堵截。


但蒋介石很快就变卦了,帮了粟裕的大忙。亲自写信给杜聿明,措辞严厉,要求停止撤退,转向援救黄维。这就违背了当初杜聿明的策略。看到书信,杜聿明长叹一声,这样一来三十万精锐暴露野外,死无葬生之地了。杜聿明完全失望了,没有勇气违抗蒋介石的命令,竟然说出部队都是老头子的,他要怎么打随他啦。

于是杜聿明的三十万大军停止了前进,为解放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轻松将其包围在陈官庄的狭小地带。粮草物资断绝,再也没有翻盘取胜的机会。其实,蒋介石多次干涉前线指挥导致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朋友们,你对蒋介石和杜聿明怎么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