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三大戰役是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決戰,其中的淮海戰役堪稱是最艱鉅和驚心動魄的。因爲這是唯一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國民黨集中了最後的精銳部隊,放手一搏,屬於典型的“賭國運”的戰役。而國軍的指揮官杜聿明也算是一員驍將,在抗戰之中屢立戰功,指揮作戰經驗豐富。其實雙方決戰到關鍵時刻,杜聿明還是有機會反敗爲勝的,但由於蔣介石的干涉,最終失敗,他究竟做了什麼呢?


淮海戰役開始後,由於國民黨軍隊內部矛盾重重,互相觀望和推諉,導致黃百韜兵團被迅速包圍。經過激烈苦戰,黃百韜兵團十萬人被全殲。而五大主力之一的黃維兵團也陷入包圍。國民黨軍隊陷入困境,但即使如此,國軍在徐州這座堅固的城防下還有三十萬精銳,實力尚存。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面。

此時的蔣介石又一次招杜聿明前往南京商談戰事,蔣介石眼看難以取勝。準備將軍隊撤出,保存精銳。這讓杜聿明很喫驚,戰事豈能兒戲?想打就打,想撤就撤,但在蔣介石的威逼下,提出一個方案。打就不走,走就不打。

有兩條路可選,憑藉徐州和三十萬精銳還可以和解放軍決戰,黃維兵團也還能固守待援。如果想撤兵,就不能戀戰,否則三十萬軍隊脫離了徐州城,進入平原地帶,很容易被圍殲。只要將軍隊完全撤出,還可以找機會再去援救黃維。


杜聿明的方案還是很有戰略眼光,最終的勝利都還難以預料。蔣介石選擇了撤退,杜聿明保證就是死也要把三十萬精銳安全撤出。但提了一個請求,讓蔣介石不要越級指揮。蔣介石痛快的答應了。

於是杜聿明悄悄的將三十萬精銳撤離徐州,由於保密措施做得好,幾天以後粟裕纔得到消息。據後來回憶,粟裕直言這是他一生打仗壓力最大的時刻。只能盡全力圍追堵截。


但蔣介石很快就變卦了,幫了粟裕的大忙。親自寫信給杜聿明,措辭嚴厲,要求停止撤退,轉向援救黃維。這就違背了當初杜聿明的策略。看到書信,杜聿明長嘆一聲,這樣一來三十萬精銳暴露野外,死無葬生之地了。杜聿明完全失望了,沒有勇氣違抗蔣介石的命令,竟然說出部隊都是老頭子的,他要怎麼打隨他啦。

於是杜聿明的三十萬大軍停止了前進,爲解放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輕鬆將其包圍在陳官莊的狹小地帶。糧草物資斷絕,再也沒有翻盤取勝的機會。其實,蔣介石多次干涉前線指揮導致失敗的案例不勝枚舉。朋友們,你對蔣介石和杜聿明怎麼看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