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长寿村探秘"这类的节目,总会听到当地的老人说起相似的话:"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多吃蔬菜少吃肉、粗米淡饭能长寿","夜饭少一口、能活九十九","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到底该怎么吃,才能像他们一样健康长寿呢?

每天8杯白开水,少喝饮料、茶

每天至少要喝8杯白开水(1500ml),水温在30°C左右为宜(这个温度的水不会像冰水那样刺激血管收缩)。起床后喝一杯水,可以补偿夜间水分消耗,预防高血压、脑溢血;三餐前(约1小时前)喝水,可以刺激胃分泌足够的消化液来帮助消化;睡前2~3个小时喝水,能促进血液循环。

含糖饮料每天控制在一杯左右,最多不要超过200ml,如果是有糖尿病或比较胖的老年人,最好不要喝饮料。

喜欢喝茶的老年人最好只喝淡茶水哦,因为茶有提神的作用,容易造成神经系统兴奋,老年人睡眠时间本来就短,再喝浓茶会更容易紧张、失眠。

蛋奶、肉类、豆制品,一个都不能少

老年人对蛋白质的需求并不比成年人低,尤其是在老年人咀嚼能力下降、消化不好、吃得少的情况下,更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动物蛋白、豆类蛋白)。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天要保证瘦肉和鱼类各50g,低脂牛奶250g,鸡蛋1个,大豆25g。

多吃细软蔬菜、水果拼盘和少量菌类

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或不能在体内大量储存,必须通过食物提供。由于老年人代谢和免疫功能降低,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增加,但是进食量下降又使摄入的维生素减少,因此更要注意多吃点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或适量吃一些维生素补充剂。

所以,老人每天要吃细软蔬菜(好咀嚼的蔬菜,如绿叶菜的嫩叶)250~500g、多种水果(200g左右),少量菌藻类(如蘑菇、木耳、海带、紫菜等)。

主食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

现代人日常吃的主食,不外乎米、面这种比较精细的谷类,其实也可以用薯类(红薯、马铃薯等)代替主食,因为薯类能提供丰富的能量、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及B族维生素,而且口感软糯,很适合老人食用。老年人每天应该食用200~250g主食,其中粗粮可以有100g。

做菜少用"煎炸烤腌",炒菜少放油

脂肪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一,但如果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所以脂肪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每天摄入总能量的20%,并且最好少吃动物脂肪,像是肥肉、动物内脏等。

做菜的时候最好能"蒸、煮、炖、炒",少用"煎、炸、烤、腌"的烹调方法。炒菜的油也不能忽视哦,每天炒菜用油不要多于20~25g( 2汤勺),最好几种植物油(葵瓜子油、花生油等)交替使用。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控制盐、糖的用量,尽量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少饮酒。

三餐定时、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老年人体重过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胆囊疾病、糖尿病的可能性。但也并不是越瘦越好,在老年时期要保持适宜体重,不要发展为肥胖。

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一点,就是要规律饮食,适量运动,最好每天固定吃三餐的时间,如果觉得饿的话,可以在三餐的间隙中加两次点心。

小提醒

长寿的共同秘诀就是要合理饮食、营养均衡、配合运动。如果各位对于父母的营养状况有疑问的话,可以带他们到医院的营养科进行详细的咨询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