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晚在明末清初,以”烈石寒泉、汾河晚渡、雙塔凌霄、巽水煙波、崛圍紅葉、土堂神柏、天門積雪、蒙山曉月”命名的太原古八景基本定型,其中,巽水煙波作爲太原城內唯一景觀,憑藉着娟秀雅緻的風格而入選。

巽水煙波一景,現藏身於太原海子邊的文瀛公園內,即現在的文瀛湖水。文瀛湖在明代最初叫的海子堰,系由雨水彙集而成。文瀛公園從明代起經過五個世紀,歷經明、清、民國三個朝代:辛亥革命後始稱文瀛公園,此後至解放前分別以中山公園、新民公園、民衆公園爲名,解放後改爲人民公園,1982年更名爲兒童公園,2009年底,正式定名爲文瀛公園,恢復原名。

海子,是太原及晉中地區對地勢低窪且有雨水聚集地的特有稱呼,即所謂唐詩中所說的“北方有水皆名海,積水成潭強號湖”。在老太原城內,除文瀛湖外,現在還存有西海子、南海子、新南海和龍潭湖等。

三子朱棢被封晉王封藩太原時,其岳父永平侯謝成奉敕擴建太原城,將太原城擴展爲東至現建設路、西至現新建路、北至北大街、南至迎澤大街一帶,形成“週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外包以磚,池深三丈”的雄偉城池,成爲當時僅次於京師的全國第二大城市。明太原城一個顯著特點是,將上述海子和湖泊悉數包容在城內。

這些海子在城市內形成溼地,在全國建城史上極爲罕見,特別是乾旱少雨的北方地區,更是絕無僅有。一泓湖水對於一座城的意義是什麼,你可以說是一處城市景觀,也可以說是城市的綠肺,甚至可以代表一座城。

作爲城市的建造者,將雨水彙集的低窪之處包容,需要的是高瞻遠矚的風險預判和獨具匠心的勇氣。太原三面環山,北面東面較高,西面南面較低,極易會使城市發生嚴重內澇。但是通過幾處海子對雨水的有效收集,城市蓄水能力大爲增強,有效消弭了強降雨對城市的危害。

上世紀八十年代,西海子爲山西最大的游泳場

直至現在,這些湖泊還或多或少承擔着城市“海綿功能”,甚至有些還承擔着汛期洪水分流的作用。受此啓發,“海綿城市”的構建也參考了城市公園湖泊水體的吸納功能。據太原防汛抗旱指揮部介紹,暴雨洪水來臨前,太原一些公園都會把池裏的水排走,打開暗涵,周圍的排水便會進入湖裏,當達到一定蓄水量,湖裏的水會通過渠道排入下游,最終排入汾河。

先人的智慧一直在保護着古老的太原城。按照史料統計,自明太原城擴建後至太原城牆被拆的600年間,太原成功抵禦大洪水和較大洪水42次。特別是清光緒十八年年六月至潤六月,即公元1892年8月間的華北地區範圍最廣、災情最重的大洪水,“汾水大漲淹沒兩岸民田無數”,太原烈石寒泉(清時汾河一庫)以南至清徐段兩岸淹沒村莊房屋及淹斃人口甚多,受災面積達到1.5萬平方公里,而唯獨太原城安然度汛。

同時,由於雨水彙集,城內的小氣候和自然風光大爲改觀,特別是以海子堰爲代表,形成太原獨特的風景。千年幷州,半城碧水,也爲太原留下了衆多的人文古蹟和歷史傳說。

值得一提的是,太原周邊的“海子”和湖泊均爲雨水聚集形成,只是通過人工智慧加以巧妙利用,不斷完善功能的。如太原著名迎澤公園內的迎澤湖,就是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夏末的一場罕見暴雨形成,在解放後後通過改造,成爲太原著名的旅遊景點的。

特別是後2002年,太原市政府將太鋼涼水池、黑龍潭、飲馬河、西海子、南海子、迎澤湖用暗渠和明溝相連,形成了集園林藝術和水體治理、抗洪防洪爲一體的生態工程,爲城市內澇的防範增添了有效手段,也爲市民休閒提供了絕佳場所,太原城內的景緻也不再是隻有“巽水煙波”這樣的孤獨了。

不過在太原古城牆存在的時候,以飲馬河、西海子、南海子爲主的西城溼地,還擔負着比防範城市內澇更爲重要的功能。

詳情請看下一篇:

《老太原城御洪記(3)——柳溪金剛,明清網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