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0月,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决定采取“钻心”战术,袭击敌孙良诚部驻地八公桥,直捣其首脑机关。

当时有不少干部认为,八公桥位于敌人纵深,防守极其严密,周围强敌环伺、互为拱卫,袭击它过于冒险了。

杨得志力排众议,坚持认为这一仗可以打,他说道:“应当承认,这的确是一着险棋。敌人前有第五军,后有第四军,八公桥附近还有三十八师2个团和1个特务团防守,装备不错,气势很盛,所以我们轻视不得。”

他话锋一转:“但是也要看到,孙良诚过去吃过我们的亏,心有余悸,这是一;其二,敌军是拼凑起来的部队,兵力分散,内部不统一,便于我军集中优势攻其一点;其三,八公桥既在敌人纵深,也在我根据地内,便于我军秘密接近;其四,敌人觉得拥有雄兵,防范严密,必然思想麻痹。”

最后他说道:“有这么四个有利条件,再加上我们的努力,这一仗是可以打胜的!”

政委苏振华听完他的分析,也表示赞同,并引经据典地说:“兵不厌诈,以奇制胜,古来有之:用孙大圣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办法,可以给敌人致命的打击!”

为了迷惑、调动八公桥的守敌,杨得志决定首先来个“声东击西”。由二分区司令员曾思玉(开国中将)、政委段君毅率领第七、八团,从范县转移到鄄城以北,故意远离孙良诚的部队,摆出强攻鄄城守敌刘本功部的架势。

与此同时,杨得志命令三分区司令员马本斋、五分区司令员昌炳桂分别带领部队进到濮阳至东明一线,准备牵制和袭扰敌第四军、第五军。

曾思玉率二分区部队刚在鄄北驻扎下来,就派出侦察员和小股部队,到鄄城附近的敌人据点周围大造声势。把刘本功搅得日夜不安、寝食不宁,他急忙收拢部队,增哨加岗,并拼命地向孙良诚呼救。

孙良诚得知这些情况后非常高兴,以为八路军不敢与他交战。他的手下原本抓了不少民夫加紧修工事、筑围寨,此时也变得松懈起来。

杨得志为了策应曾思玉攻打八公桥,又导演了另一出好戏:让四分区政委张国华(开国中将)率领第十六团侧攻两门镇。

两门镇在八公桥西侧,相距不远,把两门镇的敌人调出来,我军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攻打八公桥。

11月14日,两门镇战斗打响不久,张国华派人来向杨得志报告:战斗打得很顺利,已经歼灭了敌人两个连,孙良诚从八公桥东面的徐镇抽调一个团,正向两门镇增援。

杨得志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说:“敌人果然听从了我们的指挥,现在该是全面拉开战幕的时候了!”

此时敌人还是没有一点动静,说明他们没有察觉我军的意图。

曾思玉得到杨得志发出的攻击命令后,高兴地用红笔在地图上唰地画了一条长长的弧线,斩钉截铁地说:“出发!”

二分区部队经过一夜急行军,绕了一个不小的圈子,避开敌第五军的占领地带,于16日拂晓到达黄河故道边的火神庙,这里距八公桥仅40余里。

16日下午4点,曾思玉率领部队从火神庙出发,于午夜时分赶到八公桥。进入预定位置后,曾思玉亲自率领突击部队打响了战斗。

八团的任务是从西边进攻。这时夜色更加浓重,敌人丝毫没有发觉。担任平行突击任务的三连和五连,未响一枪,就迅速而顺利地推掉鹿寨、填平外壕,旋即登上土围子。

直到这时,敌人才发现大事不好,连忙组织还击。我军的后续部队已敏捷地登上围墙,先头部队已向纵深发展。

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敌人惊慌失措,许多人是在睡梦中当了俘虏的。

部队打进围子,开始了巷战,战士们占领一幢幢房子,又一间一间打通,把阵地巩固下来。

敌人的首脑机关在西边,我军控制了八大处和两旁所有房屋,打进了孙良诚的老窝,敌参谋长甄纪印被俘。

可惜的是孙良诚恰恰在头一天离开这里,侥幸漏网。

巷战打到天明,只剩下北门炮楼约有一个连的敌人在顽抗,突击排连续两次冲锋受挫。

八团团长齐丁根(开国少将)生气地从嘴里吐出两个字:“火攻!”战士们立即抱来大量柴草,放在炮楼下面架起就烧。

刹那间熊熊烈火燃起,整个炮楼里烟雾弥漫,敌人被熏得实在受不了,全部跑下来缴械投降。

八公桥战斗是一个典型的攻坚战、夜袭战,也是一个典型的歼灭战。此役共歼敌1150多名,缴获枪支1531支(挺),掷弹筒14具和一批战马、电台,还有69车粮食和军用物资。

可以说,杨得志上将的力排众议,走出一着险棋,再加上曾思玉中将的指挥有方,将“钻心”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换来了一场名垂军史的胜利。当地人民还建立了“八公桥战斗纪念馆”,铭记先烈们的这一出色战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