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聲學原理的解釋似乎更有可信度,聲學研究所的專家李曉東稱,雷電交加的夜晚,狂風呼嘯而過,吹進驚馬槽的風,在與巖壁不斷的撞擊後,就形成了共鳴與聲音反射的聲學現象,當地的村民很可能將這些聲音臆想成了馬鳴聲或戰場的聲音,“陰兵借道”很可能也是這個原理。不過在七擒孟獲中,諸葛亮也有進行不順利的時候,相傳諸葛亮率軍南下抵達陸良,與孟獲的南軍在戰馬坡交戰,孟獲爲此特意請出了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精通法術的木鹿大王並未出現在正史,但在《三國演義》中有出現)。

據《滇元紀略》記載:“(諸葛亮)七擒孟獲:一擒於白崖,今趙州定西嶺。一擒於鄧賒豪豬洞,今鄧川州。一擒於佛光寨,今浪穹縣巡檢司東二里。一擒於治渠山。一擒於愛甸,今順寧府地。一擒於怒江邊,今保山縣騰越州之間。一以火攻,擒于山谷,即怒江之蹯蛇谷。”

“七擒孟獲(當地酋長)”因爲《三國演義》的大幅度改編而顯得十分傳奇,不過此事在《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中有提到,《三國志》中也有記載:“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不過在七擒孟獲中,諸葛亮也有進行不順利的時候,相傳諸葛亮率軍南下抵達陸良,與孟獲的南軍在戰馬坡交戰,孟獲爲此特意請出了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精通法術的木鹿大王並未出現在正史,但在《三國演義》中有出現)。

木鹿大王讓南軍挖了兩條長不到40米、寬不足1米的山路,然後將諸葛亮所率領的蜀軍引到這個地方,很快號角聲響起,虎豹豺狼、飛禽走獸出現,蜀軍毫無抵抗之力,因此退至山谷,結果蜀軍又遭遇馬驚人墜的事情,最終損失慘重。

爲什麼提到這個傳說?與“陰兵借道”有什麼關係?事情要從上世紀80年代說起,此時距離三國時期諸葛亮與孟獲交戰之事已經過去了1800年,木鹿大王命人挖的坑也已得到了名字“驚馬槽”,是當地村民上山、下山的唯一通道。

但是村民們卻經常能聽到兵器相碰、戰馬嘶鳴的聲音,讓當地的村民很是驚訝與心慌,挑柴路過時還得磕頭拜拜,保佑自己能順利通過。而村民們將這一現場稱作是“陰兵借道”,聯想到千年前的傳說,也是傳得沸沸揚揚,更增添了幾分色彩。

因此吸引了許多專家前往,試圖找出真相,工程師金德山稱這裏的地層主要是以石英岩爲主,石英岩的主要化學成分便是二氧化硅,具有很好的傳導性,常用於各種電子元件,如安裝在錄音機裏。

並且在驚馬槽周圍岩石中還存在極少量的磁鐵礦,每當打雷、閃電時,在驚馬槽聽到的聲音更爲清晰,於是人們猜測石英岩將千年前古戰場的聲音錄了下來,千年後就可以在驚馬槽聽到這些兵器相碰、戰馬嘶鳴的聲音。

不過也有人提出古戰場的聲音早已被其他的聲音取代,爲什麼還能長期保留,沒有消除掉?

但聲學原理的解釋似乎更有可信度,聲學研究所的專家李曉東稱,雷電交加的夜晚,狂風呼嘯而過,吹進驚馬槽的風,在與巖壁不斷的撞擊後,就形成了共鳴與聲音反射的聲學現象,當地的村民很可能將這些聲音臆想成了馬鳴聲或戰場的聲音,“陰兵借道”很可能也是這個原理。

現如今驚馬槽的旁邊修了一條公路,因此當地人再沒有聽到過驚馬槽傳出的聲音,但依然有不少人認爲“陰兵借道”並不是聲學原理能夠解釋的。

在《太平廣記》、《舊五代史》、《續資治通鑑長編》、《金史》等都有過關於“陰兵借道”的記載,《金史》記載道:“臨潢府聞空中有車馬聲,仰視見風雲杳靄,神鬼兵甲蔽天,自北而南,仍有語促行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