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取名爲“理工大學”的實力強校有不少,有些理工大學雖然不是“雙一流”,但非常受高分考生歡迎,以至於比很多“雙一流”大學還難考。比如上海理工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實力全國頂尖、排名國內最高的6所理工大學,它們全是“雙一流”,實力槓槓的,都是理工科考生的“最愛”。
北京理工大學是隸屬於工信部的985高校,被稱爲“紅色國防工程師的搖籃”。該校始終堅持爲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並瞄準世界前沿科技,創造了新中國科技史上的多個“第一”:第一臺電視發射接收裝置、第一輛輕型坦克、第一枚二級固體高空探測火箭、第一部低空測高雷達等。
建校80年來,北理工爲各行各業輸送了超過30萬名畢業生,其中有120多位省部級以上黨政領導和將軍。近五年,該校本科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研究生就業率達98%以上。
實力強勁的北理工在各種大學排行榜上的位次很靠前: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北理工排世界第485位、中國內地高校第31位;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北理工排國內高校第20位;2020QS世界大學排名,北理工排世界第436位、中國內地高校第18位。
大連理工大學的前身爲原“四大工學院”之一大連工學院,在業界享有盛譽。如今該校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力學、化學工程與技術、計算數學、機械製造及自動化、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結構工程等都是大工的王牌學科。
該校現有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9個學科領域排名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排名進入ESI全球前1‰。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大連理工大學列國內高校第27位;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大連理工大學排世界第444位、中國內地高校第26位;2020QS世界大學排名,大連理工大學排中國內地高校第29位。
華南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見長,理、工、醫結合,管、經、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前身爲“四大工學院”之一華南工學院。
建校以來,華南理工大學爲社會輸送了超過50萬名各級各類人才,其中有一大批成爲了中國科技骨幹和著名企業家,因此學校被譽爲“工程師和企業家的搖籃”。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華南理工大學列國內高校第25位;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華南理工大學與東南大學、天津大學等院校並列排世界第500-600位、中國內地高校第18位;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華南理工大學排世界第336位、中國內地高校第16位;2020QS世界大學排名,華南理工大學排世界第480位、中國內地高校第23位。
南京理工大學起源於新中國軍工科技最高學府“哈軍工”,素有“兵器技術人才搖籃”的美譽。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該校已經成爲國內實力一流的理工大學,特別在兵器和電子信息領域,堪稱頂級。第四次學科評估,南京理工大學兵器科學與技術獲得A+評級。
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南京理工大學排國內高校第43位;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南京理工大學列國內高校第36位;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南京理工大學排世界第624位、中國內地高校第45位;
華東理工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以化工特色聞名的高等學府,早在1960年就被確定爲全國重點大學。1996年,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2006年,學校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同年,學校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2019年,學校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
該校現擁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10個上海市重點學科、7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獲得A+評級。
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華東理工大學列國內高校第42位;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華東理工大學排世界第595位、中國內地高校第41位;2020QS世界大學排名,華東理工大學排中國內地高校第28位。
武漢理工大學的前身爲創建於1898年的湖北工藝學堂,歷史底蘊極其深厚。至今,武漢理工大學已爲社會輸送了約60萬名優秀人才,他們中有很多人成爲了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領域的領軍人物。第四次學科評估,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獲得A+評級
2020QS世界大學排名,武漢理工大學排中國內地高校第41位;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武漢理工大學排世界第536位,中國內地高校第34位。
以上六所“雙一流”理工大學,排名全部進入國內前50位。其中有三所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三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考生可以參考自己的實力和專業方向選擇報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