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錐子》並沒有絢麗的畫風,甚至是網漫裏少見的黑白漫畫,但它在韓國著名漫畫網站Naver Webtoon一經連載,便備受關注。隨着故事的連載,《錐子》的光芒越來越耀眼,2014年,作者憑《錐子》被韓國GQ評爲年度人物,拿下“今日我們的漫畫”韓國漫畫家協會會長獎。

在熱點頻繁的最近,有這樣一條新聞在熱搜中出現又迅速地暗淡下去:5月29日谷歌取消了2000多份員工offer。

這些人原本即將成爲谷歌的合同工和臨時工,但因爲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谷歌突然反悔,取消了招聘計劃。

國內衆多報道都關注於“科技巨頭扛不住了”,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了面對危機,谷歌直接將合同工作爲犧牲品的做法。

下方小字:谷歌一方面增加全職員工的福利,一方面撤銷對合同工的錄用

據報道,谷歌僱傭了13多萬合同工和臨時工,這些“影子勞動力”總數已經超過了12.3萬全職正式員工。

儘管做着同樣的工作,但合同工和臨時工拿的薪水更少,也無法享受和全職工同等的福利和保護。

疫情更凸顯了這種差距:剛開始谷歌只是推遲這些合同工的入職時間,幾周等待後,員工卻只收到瞭解聘消息,沒有任何遣散費或經濟補償。作爲對比的是,正式職員在四月就得到了「帶薪休假從8周延長至14周」的福利。

對於公司來說,他們對臨時工沒有長期義務,僱傭和辭退都是成本低廉的買賣。科技巨頭尚且如此,在我們看不到的生活角落,沒有安全感的臨時工面對的又是什麼呢?

韓國漫畫《錐子》所打開的,正是這個普通又不受關注的工人世界;想要回答的,正是隱忍無助的普通人背後,具體細微的困頓。

誕生:「韓國漫畫的奇蹟」

提到韓國漫畫,大家可能會想到漫改韓劇。熱門韓劇如《奶酪陷阱》、《金祕書爲何那樣》、《梨泰院CLASS》都是改編自韓國網漫(Webtoon)。

△ 漫畫與電視劇:《金祕書爲何那樣》、《奶酪陷阱》

但韓國漫畫卻不僅限於此,《錐子》便是這樣一部重新定義「韓國漫畫」的創新作品,因爲它在韓國的出現,正是「奇蹟」一樣的存在。

△ Naver網站《錐子》單行本出版的介紹

《錐子》並沒有絢麗的畫風,甚至是網漫裏少見的黑白漫畫,但它在韓國著名漫畫網站Naver Webtoon一經連載,便備受關注。從序章到第三話,源源不斷的支持讓這部漫畫脫穎出,4萬多讀者打出了平均分超過9.9的高分。

△ Naver網站評分

隨着故事的連載,《錐子》的光芒越來越耀眼,2014年,作者憑《錐子》被韓國GQ評爲年度人物,拿下“今日我們的漫畫”韓國漫畫家協會會長獎;2015《錐子》被yes24網站評爲年度漫畫,同年被改編爲電視劇;2018年獲得第15屆韓國富川漫畫大獎。

△ 作者崔圭碩 GQ (韓國)年度人物採訪視頻截圖

如韓劇開始朝社會議題轉向,《錐子》的「奇蹟」之處,正是作者對於現實的重新刻畫。它所帶來的討論甚至進入學術領域,成爲被研究的案例。

△ 論文標題:“《錐子》刺穿了我和社會:網漫在韓國作爲成人教育的流行工具”

那麼《錐子》到底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故事:做一塊世界的絆腳石

退伍軍人李秀仁,一個有良心的人。

他繼承了父親的堅持與母親的敏感,對正確的事有着倔強的原則。也正是因爲無法嚥下軍隊中的腐敗和不公正,他選擇了逃離。

△ 老師告訴李秀仁,“你只有勇氣不知畏懼,

會讓你在莫名其妙的戰鬥中毫無價值地死去”

投入社會,加入連鎖超市富樂美企業後,李秀仁靠努力從底層慢慢紮根成爲了科長。以爲進入了公平體系下的他,卻收到了領導的突然命令:動用一切手段,辭退所有合同工。沒有理由,必須服從。

△ 部長用言語侮辱逼退員工,無法忍受的李秀仁出面阻止

早上才和組員一起喊完加油,下午卻要不留情面地辭退手下員工,這合理嗎?再一次面對不公正,他發現世界的真相,已經無處可逃了。

“加油?加油了,然後呢?

外面還有不用逃走的地方嗎?”

孤注一擲的李秀仁選擇尋求正當的解決辦法——加入工會,他也因此成爲公司領導的眼中釘。

正是這個時候,他遇見了勞動諮詢所所長具高信,一個知道如何將良心變爲現實技能的人

與默默規範自己卻不善交際的李秀仁不同。他毫不猶豫地跳入人羣,以活潑組織者的身份,幫助每一個前來尋求幫助的人。

△ “我要站在哪比較安全,就必須要通過戰鬥來確認”

具高信不是一個典型的「英雄人物」,時而暴躁、時而幽默的他,經受過失敗與磨難。他懂得平凡人的困境與委屈,更懂得如何前進。

如果說兩位主人公是世界的絆腳石,那而更讓人產生同理心的,是故事裏再平凡不過的小人物,那些社會的基石

他們並非勇敢的人,相反,他們是膽小的公民,從未聽說過「工會」。他們忠於組織生活,願意爲公司作出犧牲。而他們的轉變、退縮和放棄,也真實地讓人心疼。

從垃圾車上摔下的環保工人,受了工傷,還在擔心自己給別人添麻煩,無法好好工作。

爲了能讓商場保留自己櫃檯的食品店老闆,不顧身體剛做完手術,也要出面應酬;一位超市員工因受到領導照料,不顧女朋友感受,也要講義氣幫領導打掩護。

人類的善良和脆弱,在這些習以爲常的現實面前,成爲被利用的弱點。活在渺小格子裏的渺小人物,正是一個個的我們。

△ “我們在一起,進行着各自的戰爭”

就連故事裏的配角,也真實得讓人難以討厭:

表面強硬實則怯懦的許慶石科長,爲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不擇手段,他說,“不辭掉你們的話,就是我被辭掉”;

法國店長凱斯東,從一開始的公正到違背初心的轉變,他說,“這裏不是法國,韓國人不配有工會。我一直在遵守着這個地方的規則”。

這也是爲什麼《錐子》具有如此廣泛的吸引力,它站在一個相對廣闊的視角下,傳達出不同人看到的風景。

背景:漫長的準備

或許有人會問:這樣具體的事件人物,要憑空設想似乎也太難了些?沒錯,不管是故事的事件背景,還是人物角色,的確都來源於現實。

李秀仁收到的那個命令——無條件解僱所有臨時工、合同工——並非戲劇化的故事衝突,現實比故事還要殘酷:

2006年家樂福與沃爾瑪全球兩大龍頭一起撤出南韓市場,家樂福把旗下32家門店賣給了紡織品零售商「衣戀集團」(E. Land),結果,「衣戀集團」無視此前與工會簽訂的團體協定,宣佈解僱超過1000名非正式勞動工。

這些勤勤懇懇,同工不同酬的臨時工,滿心期待着轉爲正式員工的一天,卻突然面臨要被垃圾一樣隨時丟棄的不公正待遇。

化悲憤爲力量的勞工們,拉開了「韓國零售批發業有史以來的第一場抗爭」的序幕。

2007年7月1日,工會發動罷工行動,勞工以佔領收銀臺以及就地靜坐的方式佔領賣場,這場罷工從開始到結束長達300天,引起極大關注。但工會也付出了極大代價,警方一共逮捕168名勞工,包括9名工會幹部。

這場抗爭最終讓社會聽到了勞工的聲音,韓國政府在同年實施「非正規勞工保障法例」,要求僱主必須爲工作滿兩年的員工轉職爲正規員工

這次事件在2014年被改編成電影《購物車》(cart),講述這場罷工行動中,超市女工背後的故事。

錐子的故事背景影射的正是這場漫長的抗爭,但有了背景並不夠,如果沒有符合語境的人物,故事只會走向單純的頌揚。

爲了完成這個故事,崔圭碩不斷進行深入調研,勞動學院教授何宗江(하종강)表示,“自2008年秋天以來,崔圭碩每週和我見面聊一次,一直持續了幾個月”。從這個時間開始計算,到漫畫開始連載,崔圭碩的構思超過了5年。

△ 教授也是主人公具高信的靈感來源之一

教授調侃到崔圭碩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在漫畫中對於故事的討論也做到了尖銳細緻。如今他介紹說:“看《錐子》比聽我的演講要收穫得更多。如果您對此表示懷疑,請首先讀讀序言吧”。

取材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礙和困難,遇到的人們,有的意志堅定,有的疑心重重,有的樂觀、有的悲觀,有的陽光、有的黑暗,這些情緒一直包圍着我 ...最後在混亂和茫然中,我還是下定了決心去做這本漫畫。希望它能夠成爲「錐子們」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