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飛女正傳》的評分不高,但這部劇集仍然是繼承了戚其義與周旭明打造的常見套路,同時也是在時裝愛情劇的頻道上,刻畫了港劇格局的另類篇章。《飛女正傳》是無線打造的首部都市女超人劇集,影片以科幻的概念去營造一個“關於女性意外受到傷害而變異成爲女超人”的精彩故事主題,背地裏卻借主題影射當代社會下男女感情關係的優與劣。

曾打造過“天地三部曲”、“金枝三部曲”的TVB金牌監製戚其義,在製作完《珠光寶氣》後,並沒有選擇衝擊新系列影視作品。擁有港劇獨樹一幟風格的戚其義,與周旭明合作打造了新的懸疑劇、愛情劇,於2010年呈現。在這其中,有一部充滿“戚式港味”風格的影視劇集,以獨特視角與新穎題材,成功博得觀衆眼球,它是《飛女正傳》。

以“港劇女超人”爲噱頭的《飛女正傳》,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港味喜劇。極具豐富元素的它,以一種全新的風格去詮釋當代男女關係,以“超人”作爲獵奇主題,它的本質是既荒誕,又充滿了悲情現實主義。即便這部劇集的評分只有6分,也難以磨滅它所帶來的另類喜劇風格所蘊藏的意義。

“第一女超人”的設定

女超人的設定,早在美劇中早有呈現。超能力與美貌、智慧並存,“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是女超人的能力設定之一。《飛女正傳》是無線打造的首部都市女超人劇集,影片以科幻的概念去營造一個“關於女性意外受到傷害而變異成爲女超人”的精彩故事主題,背地裏卻借主題影射當代社會下男女感情關係的優與劣。

《飛女正傳》延續了戚其義打造港劇的固定風格,也就是“創新”和“多線性劇情拓展”。戚其義被評價爲“不甘於走舊路”的監製,創新題材是戚其義與周旭明這對最佳拍檔的“拿手好戲”。正因爲“大膽創新”,“金枝三部曲”的成功才得以誕生,獲得觀衆認可。傳統喜劇無法滿足觀衆,“新穎”纔是最吸引觀衆的“殺手鐧”。走喜劇路線的戚其義,也不甘於走傳統道路,而是以獨特的主題與單故事多層次的內容創造出新的喜劇風格。

在打造《飛女正傳》的故事敘述上,戚其義沿用了此前打造過系列電視產品的專用運作模式,也就是“多線性劇情發展”。單一劇情線的設定,只會侷限在男女主角身上,反而合理的多線性的劇情拓展,讓主角與配角的互動達到出彩的融合,這同樣也是戚其義與周旭明在製作電視作品時,所輸出的一大優勢。

“第一女超人”的設定,毫無疑問是“博人眼球”的。但它的定義不是簡單的去講解一個女性如何變成女超人,而是“中女”與“超女”在雙重身份的碰撞下所產生的魅力元素,社會人羣對職業女性年齡與地位的變化所產生的認知,藉此講述現實。

電視劇中女主角“Janet Bin”的超能力展現,初期是有趣、感情色彩豐富的。但在經歷突破性劇情與人物情感糾葛後的角色轉變,人物設定不再臉譜化,而是在更深層次的內容下,複雜情緒的相對應掙扎與合理性的融合。

荒誕下的喜與悲

早期的港劇荒誕元素,多數出現在古裝頻道上。神仙與妖魔、妖精等各類元素,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無線電視常用套路。這類荒誕元素在科技日新月異的加持下,極具代表性。隨着時間流逝,荒誕元素的相關題材在多元化的推動下,從古裝頻道開始變遷。荒誕元素在靈異港劇的背景下進行傳承,同時在時裝頻道上大行其道。擁有“荒誕元素”的《飛女正傳》,正是荒誕風格的演變與突破下,所誕生的優質產物。

看似擁有“喜劇核心”的《飛女正傳》,在科幻題材與部分惡搞劇情上,隱藏着喜與悲。其中,荒誕情節在“喜”與“悲情”上的夾雜,在衆多角色的人物立意與表現上,“徐永輝”這個角色最爲符合標準。

徐永輝是梁巧芝生命中關聯的“三個男人”中的其中一位,從小自卑軟弱,卻是個沒有心機的好人。徐永輝命運多舛,經歷事業重擊、喪親之痛、揹負罪名入獄,繼而反轉成爲大公司的“太子爺”。命運的連環打擊再加上恰到好處的悲情配樂,營造出了荒誕故事的悲情,但對於“閱劇無數”、已經看過常用港劇套路的觀衆來講,卻像是一場命運的惡搞,博得觀衆歡喜。這樣的劇情與人物設定,有反諷的元素存在,但同時也力證了“喜劇的核心是悲劇”這一說辭。

拋去配角人物命運,聚焦在人物特點上,女主角化身女超人本就是極具荒誕情節的濃厚元素。每個女子或多或少都會幻想自己成爲一位女超人,擁有黃金比例的身材和與之匹敵的能力。在故事發展的內容體質下,女主角梁巧芝變身“Janet Bin”後所引發的一系列效應,又何嘗不是隱藏着多重的喜與悲呢?

悲情下的現實主義

從戚其義監製的作品風格來看,“金枝三部曲”主題是劇情線繁瑣,又充滿悲情色彩。這一點在《飛女正傳》中得到了相對應的延續。擁有荒誕情節的《飛女正傳》,在時裝頻道的加持下,講述角色命運和現實社會人物痛點,它並非浪漫現實主義,而是以“悲情”爲核心的正視現實。

擅長展示人性的戚其義,繼續製作“有深度”的影視劇集,即便他所打造的劇集主體沉重,但仔細品嚐的觀衆,能夠看到戚其義作品所帶來的大智慧。女主角擁有超能力,但劇情沒有過多去探討“如何利用超能力去幫助人羣”的思維方式,而是在探討多重身份對於社會現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化與衝突。

雖然女主角能夠變成完美定義的超能力新角色,但在當代社會的演變下,梁巧芝變身女超人,呈現“美救英雄”的姿態,卻仍然是娛樂面的消費品,無法逃脫成爲男人與女人話題討論度最高的內容,也就是所謂的“價值”。這一點是充滿現實主義,同時也是悲情元素刻畫最深層的一面。

時代下的共性與悲慼

作爲金牌監製,戚其義在打造劇集時,所賦予的元素是非常值得觀衆深思的。無論是古裝劇還是時裝劇,戚其義與周旭明的聯手打造,都刻畫了時代下的共性與悲慼。

一、共性

從《金枝欲孽》到《飛女正傳》,它們的題材都具有相對應的“共性”。

《金枝欲孽》以刻畫封建社會下女性人物複雜命運的展現與走向作爲主體,《火舞黃沙》創建了女性在封建固有認知與思想經歷轉變的碰撞下,所演變的一系列過程。描繪上流社會、金光閃閃的《珠光寶氣》同樣也離不開女性在社會地位上的定義與角色變化。而《飛女正傳》,則以荒誕風格去詮釋關於“女性”在社會上所面臨的處境與困惑、抉擇。

這些劇集都在圍繞“女性”人物的思想格局與狀態,再進行內容表述與劇情延伸,它們的共性均是“女性”和“社會地位”。這些內容均刻畫了時代應有的主題呈現,同時也是讓觀衆在追劇之後,所產生並思考的重要話題。

二、悲慼

被悲慼元素包圍並影響的劇集,數《金枝欲孽》與《火舞黃沙》影響最深。但即便是時裝劇集,《飛女正傳》也同樣擁有“悲慼”元素。

雖然《飛女正傳》是喜劇,但配角人物的命運持續悲傷,力證了它的內核不該如此簡單。宛如“中女”的梁巧芝,雖然能一飛沖天成爲超女,但後期雙重人格的登場,讓這兩個女性角色變成了鮮明的對比,內容的現實與劇情的沉重,最後展現的,其實是更多的指責,這是它富含“悲慼”元素的主要原因。

港劇格局的另類篇章

脫離了無線傳統喜劇道路的《飛女正傳》,喜劇表面略顯無厘頭,真正要表達的內容,其實蘊藏在多層次的悲情現實當中,喜劇不過是這部劇集所包裹的“外衣”。

雖然《飛女正傳》的評分不高,但這部劇集仍然是繼承了戚其義與周旭明打造的常見套路,同時也是在時裝愛情劇的頻道上,刻畫了港劇格局的另類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