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中国舞蹈之母”之称的戴爱莲便是这样的人,她90年的人生路里,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初恋维利·苏科普。维利不想做负心人,戴爱莲也不想破坏人家的婚姻,两人便就此分开,戴爱莲回到中国,与画家叶浅予在一起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是一句非常广为人知的词,初见美好,但这种美好不一定能持续下去,所以人才会感叹命运无常。在感情生活中,初恋大概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词,有些人就算花上一辈子,也忘不了自己的初恋。

有“中国舞蹈之母”之称的戴爱莲便是这样的人,她90年的人生路里,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初恋维利·苏科普。维利是个雕塑家,两人在英国相识,当时戴爱莲才23岁。艺术将他们牵引到一起,但没能让他们的感情在年轻时开花结果。

戴爱莲祖籍广东,1916年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她在海外生活多年,深受西方开放思想影响。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接待厅便摆着戴爱莲的石雕像,戴爱莲的舞坛地位可见一斑。然而戴爱莲时刻记着自己是中国人,光环加身时也毅然选择回国。

她经常对学生们说:“要爱国,爱我们民族的文化。”戴爱莲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舞蹈事业上,其成就不必多说。临终前,她还念念不忘要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给国家,遗嘱令人感动。然而在感情上,戴爱莲却一直很不顺。

1939年,戴爱莲获得著名的尤斯-莱德舞蹈学校奖学金,开始跟随“早期现代舞奠基人”鲁道夫·拉班学习。当时戴家已经破产了,戴爱莲不得不打工赚点生活费。她起初给一个画家当模特儿,谁知那画家没付戴爱莲钱。

正苦闷的时候,戴爱莲遇到了初恋维利。维利就在戴爱莲的学校工作,他是个混血儿,年轻英俊,欣赏戴爱莲身上的东方气质。他也想找个模特儿,但他开不出足够的工资。戴爱莲得知后表示,只要你包吃包住,我可以不要工资,给你当模特。

两人一拍即合,戴爱莲就这么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段兼职。维利比戴爱莲大9岁,性格恬淡平和,不怎么爱说话,用中国的古诗来说,他属于“温其如玉”的儒雅公子。工作之余,戴爱莲还会帮维利做饭洗衣服,两人脾气相投,聊起艺术总有说不完的话。

自然而然地,两人就产生了感情。但他们没办法在一起,因为维利已经有了未婚妻,14天后,他的未婚妻便回来了。维利不想做负心人,戴爱莲也不想破坏人家的婚姻,两人便就此分开,戴爱莲回到中国,与画家叶浅予在一起了。

两人于1940年结婚,叶浅予和维利同龄,同样是艺术家,两人婚前经人牵线谈了一段时间恋爱。朋友们都跟叶浅予开玩笑,说不知道他走了什么好运才娶到这样一个舞蹈家。戴爱莲听到后急忙解释:“他是个好人,我是自愿嫁给他的!”

婚后,叶浅予和戴爱莲也一度十分恩爱,但好景不长,他们的婚姻只维持了10年,戴爱莲感觉自己和叶浅予在一些地方还是“无法交流”,她爱上了自己的同事丁宁,便向叶浅予提出离婚。离婚后,叶浅予第2次结婚,没想到对方却卷走了她的钱财,两人仍以离婚收场。

再度离婚后,叶浅予的女儿,也就是戴爱莲先前的继女叶明明曾经来找过戴爱莲,希望她能和自己的父亲复婚。戴爱莲婉拒了,她说:“我不能和你父亲复婚,因为我心里始终忘不了我初恋的爱人。”

戴爱莲没有再嫁,一直等待着和维利重逢。1979年,也就是戴爱莲和维利分开40年后,维利已经在英国功成名就,但他的工作室里一直摆着戴爱莲的照片。分开得太久,戴爱莲再去英国的时候,很有物是人非之感。

不过,戴爱莲还是跟维利的妻子儿女成了好友。她始终没忘记这个初恋爱人,两人重逢四年后,维利的妻子便去世了,而维利自己在次年患病卧床。戴爱莲赶去看他,维利不肯请护工照顾自己,非要戴爱莲陪着,他的子女也同意戴爱莲来照顾父亲。

于是,戴爱莲便陪着维利走完了他的晚年时光,直到1995年维利去世;那一年,戴爱莲的第一任丈夫叶浅予也去世了。其实,晚年的陪伴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亲情。不管初恋结局如何,戴爱莲的余生至少没有了遗憾,她追求真爱也追求艺术,维利去世11年后,戴爱莲也在北京病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