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 年,金融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在財富管理業方面表現尤爲突出,國務院金融 穩定發展委員會推出的 11 條對外開放措施中有就有 2 條直接與財富管理業相關,如允許外 資參與設立、投資銀行理財子公司以及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 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等。鑑於此,由騰訊理財通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發佈的《互聯網理財行爲與安全研 究報告》在關注發佈互聯網理財指數的同時,本年度我們在分析互聯網理財市場和行爲的基 礎上剖析互聯網理財的潛在風險與應對策略。

2019 年,金融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在財富管理業方面表現尤爲突出,國務院金融 穩定發展委員會推出的 11 條對外開放措施中有就有 2 條直接與財富管理業相關,如允許外 資參與設立、投資銀行理財子公司以及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 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等。再如,中國證監會將取消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外資持 股比例的時點提前到 2020 年,繼滬倫通後又推出中日 ETF 互通,中國銀保監會批覆外資養 老保險公司等。

2019 年,我國進一步深化落實“資管新規”的分市場細則,如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 法的推出、銀行理財淨資本管理辦法的出臺以及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的通知等。 證券公司財富管理轉型箭在弦上,相繼把經紀業務委員會或經紀業務部升級改造爲財富管理 委員會或財富管理業務部。此外,進一步優化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範疇,如關於集合資金信 託投資的相關法規等;推出基金公司的投資顧問服務,目前僅允許五家基金公司開展試點工 作。

2019 年,國內財富管理市場還有三件事值得關注,第一,P2P 基本進入全面清理整頓 階段;第二,獨立三方機構相繼“踩雷”,遭遇信任危機;第三,上海一中院審理首例遺囑 案,將其認定爲遺囑信託並依信託法進行審理。 展望 2020 年,將有更多問題值得關注。其一,如何提高財富管理機構/業務的資產管理 能力?其二,未來的市場競爭格局如何?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獨立三 方該何去何從?其三,證券公司的財富管理業務該如何轉型?其四,保險公司在財富管理業 務中將扮演何種角色?其五,基金公司的投資顧問業務能否再次激活基金市場?其六,完成 孕育期的家族信託能否穩健踏入爆發期?其七,如何構建特色的財富管理 IT 系統?其八, 2020 年,財富管理或潛在哪些風險?又該如何防範?其九,互聯網理財的潛在風險有哪些? 有何對沖策略? 鑑於此,由騰訊理財通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發佈的《互聯網理財行爲與安全研 究報告》在關注發佈互聯網理財指數的同時,本年度我們在分析互聯網理財市場和行爲的基 礎上剖析互聯網理財的潛在風險與應對策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