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自從劉子鸞出生之後,隨着劉駿對這個孩子劉子鸞的喜歡,讓他萌生了廢太子的想法。因此劉子業上位沒有多久,便下了一道命令,將自己的兄弟劉子鸞賜死了,可憐此時的劉子鸞也才僅僅只是個10歲的孩子。

大家好,我們的逸仙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年少成名的大有人在,他們大多從一出生就受到了人們的極大關注,而其中很多也正是因爲他們很輕易就受到其他人的關注,纔給他們招來了禍端。就例如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一位神童——劉子鸞。
在南北朝時期的一位皇子叫做劉子鸞,他就是這樣一位出生在帝王家,而且又十分聰明的人,他在五歲的時候就被封王,到了八歲的時候又坐上了丞相之位,但是在十歲的時候,竟然就被人賜死了!在他死之前說了一句遺言,一直被人們流傳至今,家喻戶曉。
事情要從劉駿開始說起。
劉駿,是劉宋的第五位皇帝,又被人們稱之爲宋孝武帝。他是一個多情之人,雖然說他的後宮佳麗萬千,但是他對自己表妹的感情卻是難以抑制,以至於最終不顧世俗眼光而將其接入宮中,並且還極力的寵愛此人。
而在愛屋及烏下,孝武帝便對劉子鸞非常的寵愛,因此幾乎每天都必須要去看看他,這是其他皇子無法跟他相比的。甚至,劉子鸞在年僅5歲時,就被冊封爲了襄陽王。
直到劉子鸞6歲那年,殷淑儀得了一場大病,結果因此而一病不起,去世了。
在痛失愛妃的時候,孝武帝便把他內心的所有的感情,都附加到了劉子鸞的身上,他不斷的給劉子鸞封官加爵。也因此,劉子鸞在8歲那年,便坐上了宰相的位置,這可是別人可能一生都追求不到的職位。
不僅如此,孝武帝更是想要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他,然而,古代一直以來都是立長不立幼的傳統。因此,孝武帝的舉動也就遭到了朝中,一衆文武大臣的一致反對。沒有辦法,孝武帝只好暫時的放下了這個想法。
不過,孝武帝也沒有就這樣罷休,雖然沒有能夠讓劉子鸞當上太子,但孝武帝卻是授予他賣官的特權。據《宋書·卷八十》記載:“子鸞愛冠諸子,凡爲上所盼遇者,莫不入子鸞之府、國。”
在江南的那些熱衷於功名之徒,都奔走於劉子鸞的門下,以期望得到皇帝的賞識。這樣看來,劉子鸞的生活簡直是不要太過美滿了,然而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劉子鸞的得寵,引起了一個人的不滿,那便是他的哥哥劉子業。劉駿本來就不喜歡劉子業,但是迫於無奈,因爲劉子業是嫡長子,因此劉駿也只能按照祖宗的規矩將其立爲太子。
而自從劉子鸞出生之後,隨着劉駿對這個孩子劉子鸞的喜歡,讓他萌生了廢太子的想法。他想改立劉子鸞爲太子。但是,他最終卻又只是表現出來讓人們得知,卻沒有實施。而這也爲劉子鸞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劉子業身爲尊貴的太子,因此皇帝對他的要求自然也是很高的,劉駿對於他的教育是非常的嚴厲的,劉子業稍有一點錯誤,劉駿便責罵於他,這使得劉子業變得十分得暴虐。
劉子業自小便一直在父親的打罵之中長大,並且他又親眼目睹了,自己嚴厲的父皇卻溫柔的將一切的寵愛,都給了劉子鸞,因此在他的心中生起了嫉妒之心。
到了公元462年,劉子鸞的母親殷淑儀因病去世了。而這一年劉子鸞才7歲,他成了一個沒有母親的可憐孩子。然而,厄運還不止於此。在短短的兩年後,他的父皇宋孝武帝劉駿也去世了。而失去了劉駿庇護的劉子鸞註定要面對一場悲劇。
等到劉子業順利的登上了皇位之後,劉子鸞便結束了自己曾經風光一時的人生了,因爲他早就已經成爲了劉子業的眼中釘。因此劉子業上位沒有多久,便下了一道命令,將自己的兄弟劉子鸞賜死了,可憐此時的劉子鸞也才僅僅只是個10歲的孩子。
在劉子鸞死去之前,他就留下了一句遺言至今也家喻戶曉。
據《資治通鑑》記載:“帝素疾子鸞有寵,既誅羣公,乃遣使賜死,時年十歲。子鸞臨死,謂左右曰:‘願身不復生王家。’同生弟妹並死,仍葬京口。”
生在帝王之家,這是多少人羨慕卻又無法實現的事情。但是,這個年僅10歲的孩童,卻用血的教訓告訴人們,要想享受帝王之家的華貴,那很可能就要付出血的代價。
對此,你怎麼看呢?
參考資料:《宋書·卷八十》、《資治通鑑》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