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唐伊

蘭州鼓子,又名蘭州曲子、蘭州鼓子詞,是流行於蘭州地區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中國曲藝的古老曲種之一,在蘭州地區曾經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文化娛樂形式,能彈會唱者甚多。如遇喜慶節日,請客宴會,不論在農村的家庭院落,還是集鎮的茶肆酒樓,老蘭州人聚集在一起彈唱,每當唱到高潮之時,他們便一人演唱而衆人幫腔,顯得氣氛十分熱鬧。

蘭州鼓子作爲一門古老的藝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不僅國內有關學者重視研究,而且還引起了許多外國學者的濃厚興趣。1983年,美國哈佛大學美籍華人趙如蘭教授,專程來蘭錄製蘭州鼓子,她回到美國後翻譯成英文放映,影響較大,而且得到美國音樂家們的高度讚揚,視這門古老的藝術爲“中國的瑰寶”。 2006年5月,蘭州鼓子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蘭州鼓子的起源衆說紛紜,但比較趨同的觀點認爲,它以北京八角鼓子爲基本原型,傳入蘭州本地後又吸收了當地流行的陝西眉戶、蘭州小曲等元素而逐漸形成。與其它藝術形式一樣,蘭州鼓子非一人、一時之力所創制,而是經過了長期的羣體性創作,並受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諸多因素影響,遵循曲種本身的規律演進發展而來的。蘭州鼓子受宋詞元曲的影響深刻,曲牌繁異,曲式結構也不相同,格式比較固定。大約在清代道光、咸豐年間成形傳唱,至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主要傳佈在以蘭州城區爲中心,沿毗鄰的皋蘭、榆中、永登、臨洮、定西和臨夏等地延伸,甚至擴散傳播到青海省民和縣等地域。

清朝時,來蘭州任職的官員大都喜愛北京八角鼓子,便大量創作了以通俗小說爲題材的曲詞。一些身居高位的八旗子弟,專門組織特定的人學習演唱蘭州鼓子,唱鼓子的人都是當時具有一定社會身份的人,普通百姓難以躋身其行列。這樣,蘭州鼓子漸漸脫離民間,生長的環境限定到了上層社會,顯示出貴族化特徵,逐漸形成了“官場鼓子”。晚清時期,出於對上層文化的渴望與憧憬,很多民間藝人通過各種方式進入到蘭州鼓子演唱的小圈子。隨着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社會所經歷的深刻變革,遂將蘭州鼓子那層神祕的面紗掀開,將它從官家的深宅大院重新帶回了民間。

蘭州鼓子雖然已走回民間,但講求清雅仍然是其主格調。它的語言以關隴語區的蘭州方言爲規範,詞句繼承和保持了我國詩詞和敦煌變文的三、四、五、七、十、雜言等長短句式特點,還繼承了依譜填詞的傳統,其文學曲本講究平仄韻轍,分爲文曲(即柔口唱法)和武曲(即剛口唱法)兩大類,演唱形式普遍採用坐唱形式,一人演唱,衆人幫腔。伴奏樂器以三絃爲主,楊琴、板胡、二胡、古箏、琵琶、簫、笛、梆子、八角鼓、瓷碟子等爲輔。它的曲調優美動聽、樸實流暢,雅麗歡快。蘭州鼓子演唱者基本無身段動作,不化妝,不穿演出服裝,不拿任何道具,不拘場合地點,彈起三絃即可演唱。

長期以來,蘭州鼓子主要由業餘愛好者演唱,職業藝人很少,王義道、曹月儒、唐江湖、馬東把式、張國良、盧應魁等是早期比較有名的蘭州鼓子唱家。其傳統節目內容極爲廣泛,既有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題材的中長篇,也有詠贊景物和喜慶祝頌的短段。廣受聽衆歡迎的節目有“閨情曲”和“英雄曲”兩類,前者如《別後心傷》《拷紅》《鶯鶯餞行》《獨佔花魁》等,後者如《武松打虎》《林沖夜奔》《延慶打擂》等,也有一些反映消極出世思想的作品,以《紅塵參透》、《漁樵問答》等最爲典型。20世紀40年代中期,熱心蘭州鼓子的愛好者李海舟(1907—1983)組織了“南山學會鼓子研究會”,調查保存了不少蘭州鼓子的藝術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蘭州鼓子開始走上高臺,出現了一些新節目,代表性的有《楊子榮降虎》《奪取杉嵐站》《劫刑車》《韓英見娘》等,知名演員有段樹堂、王子英、張麟玉、王雅錄等。

蘭州鼓子是黃河文化孕育的民間藝術之花,它已深深地沉澱、流淌在蘭州人的血脈之中。如今,人們以崇敬仰視的姿態對待蘭州鼓子,把樸質清雅的氣質一併唱入了自己的靈魂,使蘭州鼓子的古韻以一種清高的姿態迴盪在鄉野村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