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有部迪麗熱巴的新劇叫《幸福,觸手可及》,熱巴在劇中的職業是一名服裝設計師,穿着搭配更是時尚感滿滿,猶如時尚大片。

這不,不久前有位來訪者,看了這部劇後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她說自己要轉型到服裝設計方向。

小A,女,27歲,平面設計專業,現任職於某廣告公司做廣告設計。諮詢訴求是職業轉型。在諮詢中問到她的職業目標的時候,她說她對服裝設計感興趣,想往這方面轉型。

“王老師,我覺得像迪麗熱巴那樣專注於自己的夢想,太酷了。”小A說道。

但我卻表示很忐忑啊,很擔憂又是個被電視劇“荼毒”了的天真少女。因爲從理論上說有夢想是一件好事情,那就朝着夢想去努力等等…..(這是雞湯文)

但迴歸於現實層面,光有想法這顯然是不夠的,我們還得分析這個所謂的夢想是否靠譜。

2

小A畢業四年了,也從事了四年平面廣告設計工作,但是她爲什麼會突然間想轉型呢?

“最近發生了什麼事嗎?”我問到。

“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升職了,現在是獨立帶一些項目,但是卻感覺壓力很大,也沒有當初做設計的那個熱情了。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在這個行業發展。”小A說道。

“爲什麼覺得自己不適合做設計呢?”

“之前的工作是做設計,例如:畫冊、海報、活動宣傳物料等等,做的也挺好的,我們領導其實對我也挺認可的。他說我是天生喫這碗飯的,做的東西很有靈性,幾乎甲方想要什麼我就能夠給到什麼......但是我總覺得是自己幸運,湊巧猜中了甲方的想法而已。現在升職了,需要獨立對接甲方的時候,我就特別惶恐。但是隨着年齡的積累,我又不能永遠只做一個小設計。如果想往更高的方向走,這一關又是無法避開的,最近工作發生了好多事情,我感到壓力很大。總是會想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做這個行業。”

“能舉個最近讓你覺得工作壓力很大的例子嗎?”當小A講到這裏,我擔心小A並不一定是真的想轉型,有可能是小A升職後需要比以往所承擔的工作內容更多以及承擔的責任更重,讓她產生了職場不適應性,因此想逃避。

“我之前跟同事相處的挺愉快的。這次升職後,我跟原來比我高一個級別的姐姐成了平級。她之前跟領導抱怨手裏項目多,所以領導讓她分幾個項目給我跟。她只是把資料整理出來發給我,並沒有具體跟我交接過。每次只要一問她具體的信息的時候,她就說資料裏都有,讓我自己去看。我發現她不是很願意教我。總覺得準備不足,所以我現在很害怕對接甲方,不知道要怎麼辦纔好。”

“你想把工作做好儘快上手,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想了解一下,你是每遇到一個問題,就去問一下?還是把項目整個流程瞭解清楚後,再去問的呢?”我反問道。

“好像是遇到問題,就問了。王老師,你說會不會是她覺得我太煩了?”講到這裏,小A不好意思的說道。

“這個我不知道,但也許這個同事並不是真的不想跟你對接,會不會是她覺得你應該先熟悉整體流程呢?”我笑着反問她。

“嗯,好像也是。她也說剛剛接手這個項目不久。這樣子想,我猜有可能具體情況其實她也不是很瞭解。”小A陷入深思。

3

“你的同事也是剛剛接手這個項目然後就交給你了,說不定她自己也是一臉懵逼呢。如果你總抓她一個人來了解情況,她可能會不耐煩。而這種不耐煩讓你有了不好的感受。然而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你是她會不會也是先讓對方先看資料呢?”我反問小A。

“也是。每個人手裏都有很多的工作,如果有人總問我一些我也不太清楚的事情,我也會很煩躁。”小A感慨道。

在以往的案例中,我經常會遇到類似於小A這種職場不適應的問題。小A不能總抓一個人求助,可以多部門瞭解情況;同時可以求助於領導,有些領導是很樂意給予下屬一些指導的。

“你也得想想這個同事不是專門指派給你的保姆,人家肯定是要優先完成自己的工作,空閒時間纔來關懷一下你的成長啊。”我開玩笑跟小A講。

“我建議是遇到問題自己先查閱資料摸索方法,有問題記錄下來,在對方方便的時候有條理有邏輯地向她瞭解情況。”

隨着澄清梳理後,我發現小A的性格偏內向,做事仔細認真、執行力高、對人的敏感度高,但是不善於溝通、內心較爲敏感。在工作中,領導信任她,因爲做事情細緻靠譜,共情能力高,能敏感的把握甲方的訴求。但也正是如此,她也經常被外界不積極的事情影響到個人情緒,經常會自我懷疑,產生不自信。

以往在基礎崗位的時候,只要把執行層面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但是現在需要做一些統籌管理的工作,這也就意味着比之前所承擔的責任更重了。如果想在職業中發展的更好,不能按照之前的模式進行思考了。除了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外,還要提升管理能力、學會調節情緒,增強自己的抗壓能力。

4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又八九。

很多人只要一遇到困難了,就想換一個方向發展,這不免有一些逃避的意味。

對於類似於小A這樣的職場人來說,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職場適應性呢?

1、當遇到困難時,停止自責和抱怨

事情已經發生了,不能一味地自責和抱怨。這隻會讓你陷入負面情緒裏,進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不自信,但是對改變現狀卻無濟於事。

2、學會向多維度的人羣求助

例如:尋求同事、領導、朋友、家人的幫助,求助於更積極的人,獲得一些支持和肯定,進而幫助自己走出自我懷疑的困境。

3、學會創造成就事件,提升積極情緒,逐步建立自信

學會自己去創造快樂,而不是坐等他人帶給自己快樂。

例如:每天對着鏡子誇自己三個優點;或者晚睡前,寫出當天三件令人開心的事情等。

逐步分析下來,小A是不能通過轉型來解決當下所遇到的問題,即使換到其他崗位中,未來仍然會發展類似的事情。

“王老師,我適合往服裝設計方向轉型嗎?”小A接着問道。

雖然小A表示自己對於服裝設計感興趣,可是我們並不能憑着興趣來確定職業方向。關鍵在於,她是否願意爲這個職業興趣付出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和學習呢?

當我問到小A“是否瞭解服裝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如果成爲一名服裝設計師所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呢?”小A支支吾吾表示不清楚。

然後我給了小A二十分鐘的時間,讓她去做信息蒐集。

在進一步分析的時候我說:“如果想成爲一名服裝設計師,需要花費較多時間進行學習,甚至經濟方面的投入…..對於服裝設計師這個職業,我聽過最有意思的說法是:儘管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後還是成了裁縫。”

當我把成爲一名服裝設計師的可能會經歷的心酸路程講了一遍後,小A徹底打消了想成爲一名服裝設計師的想法。

5

“王老師是不是我太天真了?”小A反問我。

“其實,你是覺得當前工作壓力大產生了逃避的心理,冒出了想換職業的想法。但問題是即使換個新的職業,還是會遇到其他方面的壓力。在我看來,與其換一個職業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倒不如想想如何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除此之外,從現實方面考慮也不是很建議小A轉型:

年齡因素:27歲,年齡無優勢。

能力因素:啥也木有,重頭再來。

個性因素:小A個性內向敏感.

抗壓能力:弱。服裝設計的壓力並不比平面設計小。

經濟儲備:有經濟壓力。

價值回報率: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收益幾乎爲零。

……

在這裏可能有人想問,如果想往服裝設計方向轉型的話, 有什麼建議嗎?

想往服裝設計方向轉的小夥伴,那我會建議你先在業餘時間學一些相關課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你發現你可以熱情滿滿的堅持下來,再去綜合當前的情況,重新評估是否要往服裝設計方向轉。

如果你希望通過轉型來回避當下的問題,這是行不通的。建議你不如先自省,在自我認知和內在個性方面做優化。

在職場中,當你遇到新的挑戰時候也就意味着新機會,也就意味着你在能力方面也需要做自我更新。

最後,如果你真的想要轉型千萬不要衝動,遵循職業規劃的方向而轉型,你是有了更好的選擇,而非逃避於當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