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明星禍從口出,給自己挖坑,導致星途堪憂。

5月29日,曾因綜藝《聲入人心》出名的藝人仝卓,在微博上發佈上述道歉聲明。

仝卓之所以要道歉,是因他在5月22日的一場直播中自曝爲考取心儀的學校(中央戲劇學院),將往屆生的身份改爲應屆生。

仝卓的手寫道歉信

被網友質疑涉嫌高考舞弊和違法後,仝卓還曾狡辯,並稱“藝人說話不自由”。昨天,頂不住輿論壓力的仝卓正式公開道歉。今天,其高考時所在省的山西省教育廳發佈聲明,表示將徹查此事。此前,人民網就此點名批評,教育部官微發文問責。

◥原本星途燦爛的仝卓(圖by網絡)

這是一個缺乏聲譽管理培訓的典型案例。本來就涉嫌違法,你偷偷摸摸地幹完了,不吭聲也沒人管,你自曝挖坑,再深也得埋下去。

仝卓將面臨什麼處罰目前不好評估,但他星途受阻是必然的,目前一手捧紅他的湖南衛視已火速做出切割。

那明星聲譽是個什麼鬼?生搬硬套別人的理論沒意思,佐強自創一個聲譽管理理論與大家分享:

明星所在領域的專業度是其聲譽的根基,其他的維度都只是錦上添花。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演員演戲、歌手唱歌的水平是1,情商、人格魅力值、慈善公益度、粉絲互動度等都是1後面的0。
聲譽管理就是不斷添0的過程,聲譽管理做得越好,後面的0越多,藝人的商業價值就越高。

聲譽作爲一個藝人的無形資產,是影響藝人商業價值的重要因素。所以很多明星經紀公司很重視明星的聲譽管理,但佐強認爲,明星聲譽管理的主體應該有兩個:經紀公司和明星自己

經紀公司打造明星的聲譽都有成熟的套路和體系,佐強就不班門弄斧了。明星個人正向打造聲譽的套路很多,也略過不表,我今天重點講講藝人、明星該如何防範聲譽受損,規避輿論危機。

管住嘴巴

所有的明星聲譽受損事件,很大程度上都和明星自己的那張嘴有關。

所謂“禍從口出”,仝卓這次的“自曝”事件最典型,就是沒有管住自己的嘴巴。

“管住嘴巴”首先要做到講該講的,不說不該說的。作爲一個公衆人物,明星在公衆場合應該明白什麼話可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話可說,相信以明星們的智商和情商肯定都知道,但什麼話不能說呢?(仝卓的案例比較極端,本身就是涉嫌違法)

◥畢福劍在宴席上管不住嘴巴惹禍

控制情緒

每一個人都是情緒化的動物,明星、藝人也不例外,都有七情六慾。

但因有着巨大的示範效應和榜樣作用,明星和藝人就比普通人要更懂得自控,避免情緒失控而做出極端言行,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還導致自己聲譽受損。

還是說周杰倫爆粗案例,就是典型的情緒失控表現。從現場視頻可見,開始周杰倫只是指責警察不該丟粉絲的燈牌,得到現場歌迷們的鼓掌、歡呼後,周杰倫情緒被現場氛圍帶動、刺激了,進而喊出“你給我滾出去”。粉絲再次歡呼,周杰倫再次對警察說“滾出去”。

在娛樂至死的時代,明星藝人的八卦、私德也成爲大衆消費的話題。所以明星會經常面對媒體的曝光、粉絲、路人的圍觀、偷拍,在這種極端事件發生時也是必須控制好情緒,避免不當言行得罪媒體、惹怒粉絲。

2014年文章出軌姚笛事件發生後,面對南都娛樂週刊的曝光,當事人文章就是沒有控制好情緒,在微博裏叫板週刊時任主編謝曉及總編輯陳朝華:我賤命一條,陪你們到底!原本星途坦蕩的文章就此聲名狼藉,迄今都未能翻身。

另一個例子就是同爲80後的陳冠希,屢被媒體曝出向出租車司機、記者爆粗,導致聲譽受損。

最後兩點,尤爲重要。

不管是明星藝人還是公司CEO都通用,當然上述聲譽管理的2點規範,也同樣適用於公司高管、CEO。

守住筆端

移動互聯網時代,每一個人都是媒體,都擁有微博、微信、公衆號、視頻號等社交媒體。這對明星藝人和CEO們而言,可謂一把雙刃劍。明星藝人、CEO可以通過社交媒體拉進與粉絲、消費者、公衆之間的距離,但同時也有可能因爲社交媒體惹禍。

所以,要做好聲譽管理,明星藝人、CEO們要守住筆端、摁住鍵盤、管好手機,切忌在社交媒體上任性發言、PO圖。白百何被出軌事件發生後,陳羽凡就是通過微博怒罵粉絲“蛋疼”而被網友圍攻、嘲諷。

◥陳冠希曾微博怒罵林志玲爲bitch

而陳冠希在社交媒體上更是口無遮攔,掛網友、怒懟鳳姐、對狗仔發飆、罵林志玲“bitch”,不一而足,感覺已破罐子破摔,令人唏噓。

而在商界,沒有“守住筆端”的經典案例就是王石先生的“捐款門”。

2008年汶川地震後,網友質疑萬科捐款(200萬)太少。作爲公司創始人,王石親自在博客撰文回應,表示“200萬是個適當的數額”、“萬科普通員工的捐款以10元爲限”,遭衆網友指責甚至漫罵、追殺。

◥喜歡錶達的王石因言獲“王十元”的污名

多年後,郭美美事件爆發,公衆理解了王石當時的言論,但“王十元”成爲商業翹楚身上並不光彩的標籤。王石本人亦在多次受訪時表示,那個時期是人生“至暗時刻”之一,甚至逃到國外避難。

當年,作爲商業領袖,王石喜歡錶達,但也只是比較另類、冷靜和理性。而某培訓學校的北大精英創始人、某當網男性創始人、廣州某遊戲公司老闆總喜歡在社交媒體發表“驚世駭俗”的言論,這些公司的公關總監就可憐了。

別丟硬盤(手機)

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千萬千萬別丟手機、U盤、硬盤啥的。

電腦壞了,也別隨意拿給別人修。陳冠希喫過這方面的虧,血的教訓。

這個老司機都懂。不解釋。

真心希望明星藝人、創業公司CEO、明星公司高管都來補上一堂聲譽管理課,也希望所有的明星重視聲譽管理,在享受明星光環的同時,能嚴苛自己,給粉絲、公衆樹立一個健康、向上的榜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