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最後隨着蘇聯解體,蘇軍龐大的坦克軍團就此被瓦解,曾經令全世界恐慌的“鋼鐵洪流”也就此成爲歷史。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蘇聯爲了在歐洲大陸制衡美國勢力,其陸軍常年將主戰坦克的數量維持在五萬輛以上,而且在保證數量佔優的同時也注重質量。

大家好,我們的老虎仔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冷戰時期,蘇聯紅軍一直致力於打造一支世界最強大的機械化陸軍(兵力達200多萬),並由此誕生了軍迷們所津津樂道的“鋼鐵洪流”。在巔峯時期,蘇聯陸軍僅坦克就裝備了足足八萬輛,此外還有十多萬輛的裝甲車、步戰車,當然這都是建立在蘇聯完善龐大的工業基礎之上的。那麼冷戰時期蘇聯的鋼鐵洪流有多可怕?據傳言一個星期就可以推平歐洲。
下面我們來講講蘇軍。在沙俄被推翻以前,俄軍的戰鬥力非常一般,不僅裝備水平勉勉強強,戰術理念也非常僵化。一戰時俄軍表現得極差,根本不能跟德軍抗衡,甚至連日本都打不過。然而,這並不妨礙俄軍中誕生戰術大師,俄軍名將阿列克西·勃魯西洛夫就以“多點進攻,一點主攻”的快速突擊戰術,於1916年重創了奧匈帝國軍隊,這也被視爲閃電戰術的雛形。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從此開啓了核武器時代。而蘇聯人敏銳地捕捉到了核武器的隱患:一旦雙方展開核戰爭,第一輪核打擊過後,飛機跑道之類的軍事設施必定會在第一時間陷入癱瘓,空軍無法正常作戰,空中打擊基本上是指望不上了。於是,蘇軍把裝甲部隊作爲了還擊的主力。爲了保障在一輪核打擊後擁有足夠的攻擊力,蘇軍開始瘋狂生產各類坦克。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蘇聯爲了在歐洲大陸制衡美國勢力,其陸軍常年將主戰坦克的數量維持在五萬輛以上,而且在保證數量佔優的同時也注重質量。所以,長期以來,蘇聯駐東德的部隊在人員、裝備上都比駐歐美軍要強大。甚至在蘇軍裝甲部隊達到頂峯時,北約研製的武器和制定的所有戰略戰術,都是爲了抵擋“鋼鐵洪流”。
不過最後隨着蘇聯解體,蘇軍龐大的坦克軍團就此被瓦解,曾經令全世界恐慌的“鋼鐵洪流”也就此成爲歷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