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看来,用言语行动来教导大家知道仁义礼,就叫做教化,而一个人能负起教化的责任,是很了不起的。但是老子告诉我们,仁义礼这些,都是社会乱了,才需要的东西。

老子说: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他认为我们人类的历史,有道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仁、义、礼,根本不需要;国家很平静的时候,不需要爱国的义士,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是自己的国土,乱世才要有忠臣,平静的时候,要那么多忠臣干什么。 商品详情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我们整个社会的乱源,就是从礼开始的。从儒家的观点来看,会觉得老子的批评好像太苛刻了。其实老子的意思真的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老子只是在看演进的现象,他重视自然,因为自然现象是很重要的。

历史有道的时候,没有仁、义、礼,因为不需要,不是它不存在,而是没有这个需要。用今天的话叫做没有市场,没有需求,所以就没有货品。

失了道以后,大家就开始讲德。失了德,大家对良心不相信,那只好讲仁。商品详情

其实老子是非常了解孔子的,因为孔子为了有教无类,为了让广大的人都能够了解道理,他提出一个仁。他感觉有很多人,直接跟他讲道,他不一定听得懂,当然这是孔子的好意。所以他直接说,你能够有仁心,就很好了。 仁心就是你不能有功利性,我们今天叫目的性。功利性太强,是不可以的。但是后来假借仁义道德的外衣,行不仁之事的,大有人在。

后来到了孟子的时期,天下实在太乱,大家几乎都不相信良心,几乎把孔子所讲的仁,当作是考试用的,当作是一种理想,所以孟子不得不挺身而出,说要义。 义就是你要合理,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合理,不合理就不行。但是我们越来越有目的性、功利性,以至于现在连利连义都很普遍化了。再往后,只好讲礼,然后继续失礼,不合礼。 商品详情

越演变,社会越乱,就表示人对人的忠诚已经没有了,人的信用已经越来越薄弱了。 整个社会就是因为我们重视礼而开始混乱,这不是礼的罪过,而是人的罪过。

现在很多人说,只要有礼貌就好。面带笑容,讲话很客气,完全没有真心,这种人非常多。他们认为礼就够了,但是我们不应以礼貌为满足,因为 礼上面还有个层次叫做义。义就是说,我该出手时我要出手,我该帮忙时我要帮忙,我该救急时我要救急。义,多少还是有心的,多少还是做给人家看的,多少还是需要人家表扬的。因此 义要提高到仁,仁是没有什么表扬不表扬的,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你们认为我做好事,那也是你们的事,你们认为我只是说,那也无所谓,反正不管就是了。继而 一步一步向道提升,这才是老子真正的用意,不要弄错。商品详情

孔子当年就讲过,古代做学问的人是为自己做的,现在做学问是为别人做的。孔子当时就有这样的感慨,今天依然如是,我们更应该要好好去反思: 为什么我们会一代不如一代?道理是什么?就是 因为我们受了外界太多的的引诱,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内心。我想这才是《道德经》到了今天,需要我们注意的课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