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時期:無質量優勢,靠車輪戰術對付敵人。武則天的的年號也是多得讓人頭疼,所以依然用公元紀年法。

1、契丹戰線  公元695年5月,契丹叛亂。  公元695年8月,唐軍討伐契丹,被打得大敗。  公元695年10月,唐軍再次出兵,重創契丹。  公元696年3月,唐軍出擊契丹,被打得大敗。  公元697年5月,唐軍繼續出擊契丹,終於討平契丹叛亂。  在契丹叛亂的這兩年裏,唐軍一波波出擊,終於磨死了契丹。

2、安西四鎮戰線  公元686年,吐蕃攻陷安西四鎮。  公元692年,唐軍收復安西四鎮。  從此唐軍在安西四鎮長期駐紮職業兵,才把戰線穩定了下來。

3、突厥戰線  公元682年,突厥再次叛亂。  隨後突厥連年侵擾唐朝,雙方各有勝負。  公元695年,突厥投降唐朝,併爲討平契丹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698年,突厥叛亂,並回到漠北,突厥再次獨立。
4、渤海戰線  公元698年,震國獨立。  唐軍進討震國,被擊敗。  隨後契丹餘衆投靠突厥,通往震國的道路被切斷,震國也和突厥結盟。

5、壓軸戲:吐蕃戰線  公元689年,唐軍出擊吐蕃,未戰。  公元690年,唐軍出擊吐蕃,又未戰。  公元691年,唐軍出擊吐蕃,吐蕃軍退去。  公元692年,唐軍大破吐蕃,奪回安西四鎮。  公元694年,唐軍擊敗吐蕃、突厥聯軍。  公元695年,吐蕃入侵,被唐軍擊敗。  公元696年,吐蕃入侵,唐軍大敗。  公元699年,吐蕃入侵,被唐軍擊敗。  公元700年,唐軍出擊吐蕃,擊敗吐蕃軍。

武則天時期,奪回安西四鎮是很大功績。對吐蕃的戰爭也是勝負相當,穩定了戰線。但討平契丹叛亂卻費盡周折,幾次大敗,耗時兩年。而公元698年之後,突厥、震國獨立,唐軍未能征討。唐太宗時期的唐軍擁有壓倒性的質量優勢,但唐太宗死後,第一代唐軍也老去了,唐高宗時期唐軍“富二代”們就馬馬虎虎了,而武則天時期的唐軍“富三代”顯得比較差勁,幸虧國力依舊強大,幾線開戰,還能靠車輪戰術一波波地去消耗敵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