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時期,寶寶會出現很多讓媽媽不理解的行爲,其中“傷害”媽媽好像是天生的,尤其是在喫母乳的時候,會時不時的用小手去抓傷媽媽,寶寶這樣的行爲讓媽媽百思不得其解。

新手媽媽快被寶寶“薅禿”了

小欣是一個90後新手媽媽,寶寶剛剛6個月大,最近她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每次喂孩子喫母乳的時候,都會被寶寶蹂躪一番,寶寶總用小手扣小欣的眼睛、嘴巴、抓臉抓胳臂等等,其中最讓小欣不能忍受的就是“薅頭髮”。

本來剛生完孩子,小欣就有些脫髮的跡象,寶寶在每次喫奶的時候,都要大力的薅頭髮,每次喂完奶頭髮都掉一把,小欣感覺自己馬上就要被薅禿了。

這天喂寶寶喫奶,不出意外小欣又被寶寶薅掉了頭髮,而這次不僅自己很難受,寶寶還因這種行爲受到了傷害,薅掉的頭髮有幾根纏在了手指頭上,到了晚上小欣才發現,孩子的手指頭已經被纏的不過血了,又紅又腫的,這讓小欣開始重視起這個問題,想要弄清楚孩子爲什麼在喫母乳的時候,喜歡薅自己的頭髮。

分析:

相信不止上述寶媽小欣,很多寶媽對於被孩子薅頭髮這一點都深有體會,寶寶對媽媽這種傷害好像是與生俱來的,不用教就會。那麼孩子喫奶的時候爲什麼會出現抓、撓、扣、薅的行爲呢?是故意搗亂嗎?答案是否定的。

寶寶爲什麼喜歡“薅媽媽頭髮”?知道這3點原因,不捨得發脾氣

1、寶寶處於抓握反射階段

我們經常說“使出了喫奶勁”,這句話證明孩子在母乳的時候要使出全身力氣,而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感知能力比較差,大腦不能很好的控制肢體,這時寶寶處於抓握反射階段,很多時候抓、扣、握的動作都是下意識的,他們並不知道這樣做媽媽會疼,更意識不到自己傷害了媽媽。

2、寶寶想引起媽媽的注意

首先喫母乳的過程是非常無聊的,寶寶某次下意識的薅媽媽頭髮得到了好玩的反應,下一次他就會去薅頭髮,覺得媽媽的反應有趣;其次,嬰兒時期的寶寶,不會說話,不懂表達,會用抓、薅等動作引起媽媽的注意;最後,寶寶覺得自己薅媽媽頭髮是在跟媽媽玩,並不知道這樣會弄疼媽媽。

3、寶寶尋求安全感

在媽媽肚子裏,寶寶與媽媽血肉相連,出生後缺少了連接,寶寶很沒有安全感,他會通過觸摸媽媽,尋找媽媽身上的味道來尋求安全感。

看過寶寶喫母乳時薅媽媽頭髮的3個原因,寶媽都會不忍心責備寶寶了,但是像上述小欣家的孩子,薅媽媽頭髮不僅會弄疼媽媽,還會讓孩子處於危險中,所以還是應該改掉孩子的這個習慣。

孩子喫母乳時,寶媽這些動作能讓孩子不再“傷害”媽媽

一:紮起頭髮、摘掉眼鏡、項鍊等裝飾品

嬰兒時期的寶寶身體嬌嫩,一點傷害都會危害到寶寶的生命,所以寶媽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在喂孩子喫母乳時,最好紮起頭髮,避免頭髮纏在寶寶四肢上,摘掉眼鏡、項鍊、髮卡等具有傷害性的裝飾品。

二:牽牽孩子的小手

寶寶處於抓握反射階段總想手中抓着點什麼,這個時候寶媽可以先下手爲強,在餵母乳的時候,率先抓住孩子的小手,跟寶寶手牽手,這樣避免被傷害,還能給孩子安全感。

三:轉移寶寶注意力

在孩子出現薅媽媽頭髮的行爲時,寶媽不要反應過激嚇到孩子,可以用一些顏色鮮豔,帶聲響的玩具轉移注意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