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吳培卿介紹道,林呈鍇的很多科技作品都致力於幫助弱勢羣體,“聽障兒童助手APP”用於幫助提高聽障兒童溝通能力,“漸凍症智能輪椅”則是幫助漸凍症患者出行。他設計製作的“光感智能應晾衣架”,能夠實現夜晚自動收衣服,獲得第十五屆泉州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

日前,第二屆泉州市“新時代好少年”名單公佈,鯉城區實驗小學學生林呈鍇榜上有名。

林呈鍇年僅12歲,卻是學校出了名的小發明家,平日裏喜歡鑽研製作科技作品。別看他內斂安靜話不多,一說起科技創作,就像換了個人似的,講起創作思路來頭頭是道。

善於思考、勇於創新的他在各項科技創新賽中履創佳績,曾獲得第35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第十六屆泉州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泉州市區第十八屆青少年賢鑾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科技創作源於生活

從小,林呈鍇就表現出與衆不同的興趣;別的孩子喜歡玩遊戲、看電視,四、五歲的他則坐在洗衣機前一個多小時,觀察洗衣機如何運轉,以及滾筒在不同時段的轉速。年齡再大點,他自己動手製作小板凳、安裝衣櫃,還學會拆卸廢舊小家電。

上幼兒園大班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林呈鍇接觸了科技課,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這門課程。小學一、二年級,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已能製作簡單的自動裝水機器人、自動繪畫機器人。有同學問:你是怎麼想到要做這些機器人的?他回答不出原因,只是覺得人們有需要。

其實,林呈鍇的很多創意靈感都是源自生活,爲了滿足生活需要。他設計製作的“光感智能應晾衣架”,能夠實現夜晚自動收衣服,獲得第十五屆泉州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有一次夜裏下大雨,晾在露臺的衣服被打溼了,他便萌生了這個想法。”林呈鍇的媽媽龔女士介紹,從構圖設計到製作,他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林呈鍇從未因獲獎而止步,他發現這個設計在梅雨天氣時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於是繼續完善,開發出“雨水感應晾衣架”,實現雨天自動收晾衣服功能。

在林呈鍇家中,他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工作室,“每天,完成學校功課後,我會花至少一個小時進行研究。”林呈鍇介紹,爲了豐富自己的AI人工智能知識,他還利用課餘時間學習掌握Scratch、Python、C++等多種編程語言,鑽研網絡數據庫、開源硬件的應用,以及學習APP軟件開發能力,現已通過全國青少年機器人技術等級四級認證。

將愛心融入創意中

希望幫助弱勢羣體

“這個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而且全面發展,非常善良有愛心!”班主任吳培卿介紹道,林呈鍇的很多科技作品都致力於幫助弱勢羣體,“聽障兒童助手APP”用於幫助提高聽障兒童溝通能力,“漸凍症智能輪椅”則是幫助漸凍症患者出行。

林呈鍇是霍金的小粉絲。2018年霍金去世時,他萌生研究製作“漸凍症智能輪椅”的想法,以期幫助更多漸凍症患者實現行動自如。林呈鍇先是通過網絡瞭解漸凍症患者的基本症狀,結合實際需求設計兩種模式,如患者出現四肢無力、萎縮,有語言功能時可採用人機語音交互模式,實現輪椅移動;如患者四肢還未退化,但語言功能出現障礙,可使用細微動作傳感器模式,實現輪椅移動。

“創作這款輪椅,因爲網絡延遲導致指令下達不到位,他還哭鼻子。”龔女士介紹道,讓她感動的是,林呈鍇並未因此放棄,而是不斷嘗試,改進產品,最終使得輪椅在無網絡的情況下也能操控。憑着這個作品,林呈鍇榮獲第35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併入圍2020年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決賽。

目前家長與老師正在指導林呈鍇申請專利,林呈鍇也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機會投入規模生產,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如今,林呈鍇又把注意力轉向孤寡老人羣體,他希望設計一個智慧家庭APP,保障孤寡老人居家安全。

據該校校長蔡曉芹介紹,學校每學期都會選評校級“新時代好少年”,並由校級評議組評審,推選到上級部門參評。接下去,學校將利用主題班會、紅領巾上講壇和週一升國旗儀式,宣傳各級“新時代好少年”事蹟,在校園內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來源:鯉城微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