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高长岭/文 通讯员 杨其格/图

“朱书记来这四五年,磨沟村发生了太多变化,磨沟村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富,变得多年不回来的人都不敢相认了。”6月2日,桐柏县新集乡磨沟村80岁的孙道海说。

磨沟村有5个自然村,人口262户97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目前仍有10户13人没有劳动能力未能脱贫,已由政府兜底保障起来。去年,磨沟村被评为国家级森林乡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和南阳市十大美丽乡村。

“美丽磨沟,需要我们继续精心打磨。”河南水投集团原驻村第一书记朱登州对新上任的第一书记李明说。

美丽磨沟村

绿水青山,真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在磨沟村的发展上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填河平塘,只是让绿水更清,青山更美。”朱登州说。

磨沟,两山夹一沟,沿沟分布着7个自然村,如今合并为5个自然村,7平方公里村域内,青山环抱,绿水长流。

原来村里出路不好。“村民挑着东西去新集,得翻过大尖包山。”孙道海说,在河南水投集团帮扶下,现在这路修得多美,沿着沟底从村东头的青山扒到最西头的白露岗,大家都叫它青白路,大家出入实在太方便了。

磨沟南北两侧,大山连绵,满眼青翠。村上,翠竹茂密,众鸟欢唱。国家级森林乡村,名不虚传。

沿着4公里长的青白路两侧,大力发展茶叶和中药材种植:东头青山扒村一带,美丽磨沟茶叶种植合作社种植茶叶150多亩;200多亩夏枯球,是凉茶的主要成分;300多亩栀子沿路分布,连绵不断,岗坡上白色的栀子花开得正旺,整个山沟里香气扑鼻。沟底,鱼塘和稻田相连,秧苗才一拃多高,正等着移栽。在抖音视频上,村民夸赞“磨沟,真香!”

红二十五军转战南阳博物馆

磨沟旅游,真美

磨沟村民种麦不多,却是消纳小麦秸秆最多的地方,麦秸是牛的主饲料,村上有四个养牛大户。村民魏振甫养牛20多头,在周边购买了麦秸,正在把麦秸垒成垛。

“第一书记帮忙协调了贷款,政府贴息3年,养牛当然养得有劲儿。”魏振甫说,一头夏洛莱牛能卖一两万块钱,不愁还不了贷款。

他的妻子王令巧专门经营“芭蕉扇农家乐”。“咱们村农家乐的菜品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最近要组织外出学习,你什么时候方便?”第一书记李明前来跟王令巧商量。

近几年村上发展乡村旅游,来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有5户村民发展起了农家乐,还有两户人家发展起了乡村民宿。刚到民宿主人杨运峰家的门口,他就招呼客人在院子里坐下,端水沏茶时让客人犯了难,有村民自己种的茶叶、栀子,还有杨运峰老人昨天刚采的野草药,任由你选择。

在村头有一个坑塘,经过治理成了荷塘美景,客人可沿着木桥进入荷塘深处,木桥尽头则是一个亭子,在亭子里坐下,抬头是巍巍青山,低头是荷叶田田。游客感叹,磨沟村,真美!

美丽磨沟村

革命故事,真红

磨沟,绿水青山中满是红色故事。在“红二十五军转战南阳”博物馆门前,朱登州指着博物馆说,这是县里唯一一座设在村里的县级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内,当年红二十五军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并在南阳境内转战的故事就逐一呈现在眼前。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历程,让人热血沸腾,磨沟群众保护红军的故事,流传至今。

“我们要利用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展不忘初心教育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来磨沟拓展训练,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长征路,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教导,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深夜了,两位驻村书记还在谋划磨沟的红色旅游。

“磨沟村的革命故事,真红!我们要研究当年红二十五军的军史、服装、军歌,进一步确定经过磨沟村的路线。”李明说,千头万绪,都要一步一步做扎实,盘活红色旅游资源,让磨沟村红起来,带动村民走上小康路。

编辑:张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