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觀音》描述在女人組成的棠府裏,住着3位不同世代但一樣懂人心的女性:棠夫人主持大局,穿梭權貴間,靠着高超手腕與柔軟身段,在複雜的政商關係中生存取利;個性如刺蝟般的大女兒棠寧爲求母親肯定,勉力配合;乖巧的小女兒棠真多半靜靜觀察,唯母命是從。直到某天,因彌陀計劃(倒賣地皮)引起一樁樁血案和陰謀,林議員一家滅門,一向以大局爲重的棠夫人,爲了守護一切,費盡心機,卻讓三人走向不同的命運。

棠家世代3個女人,在迎來送往的日子裏,所追求的是什麼?爲什麼要賠上身家性命在所不惜?

棠夫人:到了我們這個年紀,什麼都看淡了,但是如果心都沒有狠過一次的話,哪來的看淡呢?

由此,棠夫人所謂的心狠,終歸是將自己的女兒送上了黃泉。

權利這個東西,一旦被人嘗過甜的滋味,能有幾個人甘願捨棄。

影片可知棠夫人的丈夫是位離世將軍,棠夫人曾經也是被人伺候,而現在甘當男人背後的利器,不過也只是爲了保住昔日的榮華富貴,被利慾薰心。

棠夫人:廖隊長我打聽了一下,人品挺好的,幾年前離了婚,就帶一個孩子嘛。

棠寧:你是覺得我只配做人家的後媽還是小老婆。

這段對話是不是像極了在家被嫌棄的大齡剩女們,被媽媽催婚的現象。

棠寧:媽,我是不是你的名牌包,從小讓你拎在身上到處去展示,現在舊了就換一個新的對嗎?

棠寧像一個刺蝟頭一樣和棠家格格不入。王院長夫人曾這樣評價她:"這個大的人了,怎麼還像個小太妹一樣。"

不管是在迎來送往的日子裏,還是假裝和廖隊長談戀愛,棠寧身上仍保有自由、散漫、叛逆、童真的模樣,比起女兒棠真,她更像一個孩子。

是真也好,假裝也罷,棠寧是整個唯一一人因做着違背良心的事情而折磨自己,失眠而痛苦不已、喫安眠藥、抽菸喝酒,都是爲了緩解內心的空虛。

棠寧也曾時不時向棠真表達母愛,而非像棠夫人一樣只將兩人作爲利用手段。在棠寧眼裏,仍將棠真當做孩子一樣看待,奈何棠家入世太深,誰都不能自保,棠寧勢單力薄,誰都保不住。

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提及到:人有五種基本的需要,由低級到高級分爲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每個人都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且人人都有追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棠寧甘願做棠夫人的名牌包包,不過是爲了得到母親的認可和肯定,證明自己的價值。

棠真:"寂寞,我很寂寞,我很寂寞。"

心理學家曾發現,家庭是兒童生存的基本環境,家庭環境在兒童的早期心理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也曾經說過,在對那些具有反社會人格羣體研究中發現,他們中的文化水平、國家、種族、階級、財富各異,但是這些人兒時的家庭環境是類似的,也就是說這些反社會人格羣體在幼年時期大多經歷過家庭暴力、忽視、拋棄、歧視等虐待行爲,由此造就了心理扭曲。

棠真也是棠家的犧牲品,一步步被棠夫人推着走進深淵,心理扭曲。

渴求母愛,五歲時曾給媽媽留言:"吸菸奶會幹掉,喝酒會變成瘋婆子。"長大卻不願碰一下媽媽。

渴求陪伴,笑臉相迎唯一的玩伴林翩翩,最終親手結束林翩翩的命。

渴求愛情,幻想着和馬克的愛情,卻被性侵。

~

棠夫人想讓棠寧活的像個人樣,所謂的人樣,就是好好聽話、乖乖做事,享受榮華富貴。棠寧在逃走時也讓棠真要活的像個人樣,棠寧深受其害,極力避免將自己曾經體驗過的不良方式,強加到自己孩子身上。

世上最大的懲罰不是眼前的刑部,而是無愛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