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誠 通訊員 張秋芳

  佛山市每出生100個新生兒,就有大約8個是早產兒。而這一數據在目前接生量最大的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則提高至12%-15%之間。省青年文明號號長、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戴怡蘅表示,早產兒比例持續增加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孕婦一定要重視孕前健康檢查。

  肚疼去醫院第二天就生了

  唐先生是湖南人,現在在佛山順德陳村上班。五年前和妻子宋女士(化名)結婚,婚後一直沒有小孩。隨着妻子來到了37歲,求子心切的他們在廣州做了試管嬰兒。去年10月份左右,夫妻倆終於盼來了宋女士妊娠的好消息,預產期是今年的8月8日。自從懷孕後,夫妻倆特別小心,宋女士甚至在家休養不再上班。

  但是今年5月11日,宋女士突然覺得下腹疼痛,於是被送到了佛山市婦幼保健院。醫生檢查發現,宋女士的宮口已開,這是已經要生產的徵兆,於是宋女士被緊急送到了產科作進一步檢查,此時她的孕期才28周+2天。5月12日,宋女士的女兒出生了,孩子因爲早產只有1190克。寶寶剛一出生,就被送到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進行救治。經過20天的治療,寶寶目前已經轉到了普通病房。醫生說,預計寶寶還要在醫院再待兩個月時間。

  宋女士(化名)看新生女兒的照片

  胡女士(化名)今年32歲,是一位二胎媽媽,懷孕期間經常出現宮縮的情況。去年11月28日肚子疼痛,宮縮嚴重,於是到佛山婦幼保健院進行檢查,醫生檢查發現胡女士同樣宮口已開。胡女士第二天產下一寶寶,只有830克,巴掌大小。彼時,她懷孕剛滿26周。目前,寶寶仍然在醫院進行治療,體重已經長到了10斤左右。胡女士告訴記者,她平時工作比較忙,懷孕的時候還出現了感冒的情況,後期發現宮內感染。“寶寶剛生下來的時候確實很擔心,畢竟那麼小,我還沒看到就被送到重症監護室去搶救了。不過經過半年左右時間的治療,孩子逐漸恢復了,但是肺部的發育還是不好。”胡女士說。

  早產發生率呈上升趨勢

  記者瞭解到,隨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高齡孕產婦增加,近年來早產發生率呈上升趨勢。據報道每年全球約有一千五百萬名早產兒出生,我國早產兒發生率達9.9%。而在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近兩年收治患兒8000餘例,其中早產兒佔比達37.5%,早產問題已成爲刻不容緩的社會問題。

  省青年文明號號長、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戴怡蘅表示,佛山目前早產兒比例大約爲8%左右,而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因爲在這方面的治療水平較高,接診的產婦量大,所以早產兒的比例達到了12%-15%。至今成功救治最低出生體重兒爲580克,最小胎齡爲24周。究其原因,精神壓力大、宮內感染、媽媽有基礎疾病、子宮發育畸形等都是造成寶寶早產的原因。“上述兩位媽媽,均出現了宮內感染的情況。”目前,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會對孕產婦的早產高危因素進行分析,在B超檢查過程中監測孕產婦宮頸長度,一旦發現宮頸出現縮短,結合其既往病史,可以初步判斷是否存在早產風險,再進行相應的干預。戴怡蘅表示,孕產婦一定要重視孕前孕中健康檢查,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吳彤

  審籤 | 魏禮園

  實習生 | 周煒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