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1月28日,死于公元649年7月10日,唐高祖李渊次子(长子为李建成,后来被立为太子,在玄武之变中被李世民射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开启了影响深远的贞观之治。大业十二年,李渊因为善于用兵出任晋阳留守主持晋阳一带的军务,李世民因此跟随父亲李渊多次出征征战,一边平定各种叛乱,一边抗击突厥人的入侵,在战斗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

大家好,我们的飞哥采风另一种意境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1月28日,死于公元649年7月10日,唐高祖李渊次子(长子为李建成,后来被立为太子,在玄武之变中被李世民射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开启了影响深远的贞观之治。
玄武之变
贞观之治
隋朝李世民
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公元598年)十二月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是隋朝官员李渊,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后来历任太守、卫尉少卿、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等,是隋朝手握重兵的重臣。
在李世民4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位能掐会算的算命书生,他见到李渊的次子时,不知是信口胡说,还是真的看出了世人无法看透的奥妙,竟一口咬定李渊次子有龙凤之姿,将来必能济世安民,造福社稷,为此,李渊便为儿子取名为“世民”,希望他将来能匡扶社稷、安定天下。当然,此事的真伪已经难以考证了,只不过此事在民间流传甚广。
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接受了严格的儒家教育,同时学习武术兵法,各方面皆有突出表现,尤其擅长骑射。
隋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李世民15岁,已经是风流倜傥的少年模样,娶了长孙氏为妻。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李世民参加云定兴(隋朝废太子杨勇妾侍的父亲,历任少府丞、卫尉少卿、左御卫将军、左屯卫大将军等职)的军队,长途奔袭前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
大业十二年,李渊因为善于用兵出任晋阳留守主持晋阳一带的军务,李世民因此跟随父亲李渊多次出征征战,一边平定各种叛乱,一边抗击突厥人的入侵,在战斗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
起兵灭隋
义宁元年,也就是公元617年,李世民因为隋朝无道不得人心,便鼓动父亲竖起反隋大旗起兵图谋天下,史称“晋阳起兵”。起兵后,李渊封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攻伐残暴无道的隋朝。
隋义宁元年(也就是公元617年)11月,李渊汇合李建成、李世民等部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攻入长安,迎立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自任大丞相等职。李世民则被封为秦国公,食邑万户。
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十二月,李世民被封为右元帅,率兵十万大军进攻隋朝的东都洛阳,久战不克,便假装失败退兵,在退兵途中设三路伏兵于三王陵,利用有利地形一举击败追上来的隋军。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废掉杨侑帝而自立为帝,将国号由隋改成唐,封战功卓著的李世民为尚书令等职,进封秦王。
征战四方
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疆土范围不大,主要是关中和河东一带,距离统一全国还很远。为了统一天下,李世民经常带兵征讨各个割据势力,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了四场大战役,打了许多硬仗、苦仗,将“李世民”这三个字打成了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第一次大仗是荡平薛举父子集团的战役。唐武德元年,薛举父子带领大军大举进攻关中,当时李世民大病在身只能卧病在床,无力谋划指挥,结果导致群龙无首又经验不足的部将应对失误,从而被薛举打败。但不久后,李世民身体状况得到好转扳转败局,在浅水原一带消灭了进犯之敌,消除了觊觎唐朝的西边敌对势力。
第二次大胜仗:刘武周依附突厥,攻占了晋阳,李世民等在连续两天都顾不上不吃饭的情况下鏖战几日,拼尽每一滴血终于击败敌人,收复大片失地大获全胜。
第三次是荡平王世充和窦建德两股巨大反唐势力的苦战。这次战役在唐朝统一之战中是规模最大的,这次战役的胜利影响深远、意义非凡。在此战中,李世民先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令其断粮内乱,等其久守难支自毙。围困多日后,王世充派人搬来了救兵:河北的窦建德应邀率领10余万人的军队突然出现在唐军李世民的背后,欲与王世充前后夹击,置李世民于死地。李世民留下军队继续围困王世充后,自己亲率3500人的精锐之师在虎牢之战中击败窦建德军。被困洛阳的王世充至此远无救兵、近无粮草,成了孤城困兽,只好投降。经此一战,李世民一举两克,取得了唐朝统一全国决定性的胜利。
第四次是平定刘黑闼的战役。刘黑闼在河北起兵反唐的时间较晚,地盘较小,军队较弱,被李世民仅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给消灭。
从此以后,李世民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山野民间,声望逐日攀升,尤其是在虎牢之战胜利后,李世民在返京时受到军民的隆重祝贺,其场面甚为壮观。武德四年(621年)十月,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尚书令等职,食邑增加到三万户。
太原起兵是李渊听了李世民的谋略,所以李渊承诺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李渊建立唐朝后,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最终封李建成为太子。天下平定后,李世民的影响力逐日扩大,李建成担心自己地位不保,深怕李世民抢夺自己的太子之位,便开始千方百计排挤李世民,欲置李世民于死地,以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
李建成深知李世民不可能屈为人臣,而李世民也认为自己功高盖世,是自己为唐朝打下了万里江山,遂与李建成一党互不相让、互相倾轧。在两股势力的角逐中,李建成几次都想灭掉李世民,但天不助李建成,几次均未成功。曾经有一次下毒谋害李世民,但李世民却在口吐几口献血之后大难不死,使李建成的诡计未能成功。
武德九年(626年),被李世民收买的东宫眼线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已经在与谋士商量如何设伏兵斩杀李世民。李世民被逼入死角,自知毫无回旋余地,便决定先行动手斩杀李建成,以免成为砧板上的肉,任人宰杀。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也就是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埋下伏兵,将通过此门的李建成、李元吉(李元吉是李建成的坚定支持者)兄弟俩射杀。事后,李世民启奏李渊,说是李建成谋反,已经将其就地正法。李渊一听,什么都明白了,深感自己的优柔寡断酿成了大祸,但后悔已经无济于事,只好顺应形势让出军政大权给予手握重兵的李世民。
三天后,李世民被李渊立为皇太子,军国大事的处置权都落入李世民的手中。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也就是公元626年9月4日,李渊让出皇位,李世民取而代之成为唐朝的最高统治者,次年将年号改为贞观。
因隋末战争打得异常惨烈,军民伤亡都非常惨重,这导致了唐朝初年的全国人口量非常小。在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时,唐朝在册人口只有二百九十万户(因战乱躲藏的人口难以统计,实际数量应该大于二百九十万)。为了改变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萧条局面,李世民虽然登上权力巅峰,但却从不奢靡铺张,时时刻刻不忘以隋朝为戒,万事不忘克制私欲。
在注意自身为范的同时,李世民经常嘱咐臣子凡事都要励精图治,为官一定要清正廉洁。
李世民登基后,自始至终皆能知人善任,从谏如流,事事不忘百姓之苦,从不胡乱加重百姓负担,竭尽全力使民生得以发展,从而逐渐使动荡危乱局势慢慢稳定下来。
在军事上,李世民在国力强盛之后,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多个周边政权,从而使唐朝声威远播,四方臣服。
经过二十三年的努力,社经济在逐步恢复之后高速发展,国家富强,人民富足,社会安定,人口增长,在公元652年时达到三百八十万户,从而使全国呈现繁荣局面。
督导太子
贞观十七年,也就是公元643年,太子李承干被废,唐太宗李世民便将第九子李治立为太子,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李世民对太子教束非常严厉,还在晚年著《帝范》教戒李治,希望太子将来能成为一代明君。
与世长辞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生病(另外一说是服用了天竺长生不老药中毒),百般医治无效,病情逐日加重,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也就是公元649年7月10日在终南山的含风殿走入他的长生梦,永远都没能出来,告别了他拼尽一生缔造的贞观之治。
关注五洲音乐荟,下次接着聊!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