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宗北幸會寧尋跡

先是,大定十三年三月乙卯,世宗謂宰臣曰,“會寧乃國家興王之地,自海陵遷都永安,女直人浸忘舊風。朕時嘗見女直風俗,迄今不忘。今之燕飲音樂,皆習漢風,蓋以備禮也,非朕心所好。東宮不知女直風俗,第以朕故,猶尚存之。恐異時一變此風,非長久之計。甚欲一至會寧,使子孫得見舊俗,庶幾習效之。”會寧者,金源故土,今哈爾濱市阿城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從世宗話語可知,傳承女真根基、舊俗,是北幸會寧的初衷。其生逢盛世,卻有女真被漢化隱憂,不負“小舜堯”之名。又以世宗北幸會寧,而成《大金得勝陀頌碑》,得以傳承現代,彪炳於史。

十一年後終於成行,大定二十四年二月癸酉,上曰:“朕將往上京。念本朝風俗,重端午節,比及端午到上京,則燕勞鄉間宗室、父老。”

以世宗將如上京,尚書省奏定“皇太子守國諸儀”,又進“皇太子守國寶”,上召皇太子授之,諭之曰:“上京,祖宗興王之寺,欲與諸王一到,或留三、二年,以汝守國。譬之農家種田,商人營財,但能不墜父業,即爲克家子,況社稷任重,尤宜畏慎。常時,觀汝甚謹,今日能紓朕優,乃見中心孝也。”皇太子再三辭讓,以不諳政務,乞備扈從。上曰:“政事無甚難,但用心公正,毋納讒邪,久之自熟。”皇太子流涕,乃受寶,左右皆爲之感動。丁酉,如山陵。己亥,還都。至是,家國大事全部安排停當,世宗甚至有在上京留住三、二年的打算。

世宗北幸行程,《金史·世宗紀》省去大量站道地名,僅有疏略記載,這也是此次壯舉,少有史家關注、稽考的原因。本文寫實照錄,不以現成的金代交通站道推定、揣測,以保持史籍原韻。

通  州今北京市通州區古城。《金史·世宗紀》:“仁寅,如上京。皇太子允恭守國。癸卯,宰執以下,奉辭於通州。上謂宰執曰:“卿輩皆故老,皇太子守國,宜悉心輔之,以副朕意。”又謂樞密使徒單克寧曰:“朕巡省之後,脫或有事,卿必親之。毋忽細微,大難圖也。”又顧六部官曰:“朕聞省部文字,多以小不合而駁之,苟求自便,致累歲不能結絕,朕甚惡之。自今可行則行,可罷則罷,毋使在下有滯留之嘆。時諸王皆從,以趙王永中留輔太子。”

廣  寧今遼寧省錦州-北鎮市老城,遼顯州奉陵邑故城,金升廣寧府。

接《金史·世宗紀》:“四月庚申,次廣寧府。”

而至廣寧,乃行傍海道,即《金史·太宗紀》“天會二年春,正月丁丑,始自京師至南京,每五十里置驛”路線。京師,即上京會寧府,今哈爾濱市阿城區阿什河鄉白城村“上京會寧府遺址”。南京,指遼南京,又稱燕京、燕山府,即今北京“金中都遺址”。廣寧再迤東而行,站道有兩種選擇,一條橫穿遼澤,即許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路線,雖爲直行,但積潦環扣,泥濘不堪,道路時常陷壞斷絕。一條爲繞行遼陽,再取東路瀋州——鹹州——吉林烏拉一線進入松嫩。《金史·世宗紀》廣寧府接東京,表明走的是後一條路線。

東  京戰國燕國及秦、漢遼東郡首縣襄平縣、襄平城,唐代安東都護府、遼東城,遼、金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市文聖區東大街“遼陽老城”。

接《金史·世宗紀》:“丙寅,次東京。丁卯,朝謁孝寧宮。給復東京百里內,夏秋稅租一年。在城隨關年七十者,補一官。曲赦百里內犯徒二年以下罪。”

混同江遼、金時期,稱嫩江——松花江——黑龍江一線爲混同江,這裏指松花江水域。

接《金史·世宗紀》:“乙酉,觀漁於混同江。”

上  京今哈爾濱市阿城區“上京會寧府遺址”。據《金史·地理志》,“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舊土也,國言金曰‘按出虎’,按出虎水源於此,故名金源,建國之號,蓋取諸此。國初稱爲內地,天眷元年號上京。海陵貞元元年,遷都於燕,削上京之號,止稱會寧府,稱爲國中者,以違制論。大定十三年七月後爲上京。”

接《金史·世宗紀》:“五月己丑,至上京,居於光興宮。庚寅,朝謁於慶元宮。戊戌,宴於皇武殿。上謂宗戚曰:‘朕思故鄉,積有日矣,今既至此,可極歡飲,君臣同之。’賜諸王妃、主,宰執百官命婦各有差。宗戚皆沾醉起舞,竟日乃罷。”光興宮,皇城寢宮。慶元宮,皇城正殿,天會十三年建,殿曰辰居,門曰景暉。皇武殿,會寧府城外建築羣中心位置,祭天行在,和蹴鞠、射柳之地,兼作城外驛——“冒離納鉢”,“其北距皇城十里”,今哈爾濱市阿城區雙豐街道雙蘭村官屯。

按出虎水-臨漪亭金按出虎水,清阿勒楚喀河,今松花江支流阿什河。臨漪亭,據《金史·地理志》,“有云錦亭,有臨漪亭,爲籠鷹之所,在按出虎水側。”籠鷹,即飼養、馴化俊禽海東青。

接《金史·世宗紀》:“六月辛酉,幸按出虎水臨漪亭。壬戌,閱馬於綠野澱。”

勃野澱-綠野澱今哈爾濱-雙城市“三哈拉”。清·景方昶《東北輿地釋略》考爲,“今白城西南,有數湖泊,名三哈拉,蓋即所謂勃野澱、綠野澱矣。”

接《金史·世宗紀》:“七月丙午,獵於勃野澱。”又記:“十一月辛卯,還宮。甲午,詔以上京天寒地遠,宋正旦、生日,高麗、夏國生日,並不須遣使,令有司報諭。丙午尚書省奏徙速頻、胡裏改三猛安、二十四謀克以實上京。”

獵於近郊

接《金史·世宗紀》:“十二月丙辰,獵於近郊。己卯,還宮。”又記:“二十五年正月乙酉朔。丁亥,宴妃嬪、親王、公主、文武從官於光德殿,宗室、宗婦及五品以上命婦,與坐者千七百餘人,賞賚有差。”史載,上京宮殿名目繁多,太宗時期有乾元殿、明德宮;熙宗時期有慶元宮,敷德殿、宵衣殿、稽古殿、重明殿、五雲樓、祥曦殿;海陵王時期有勤政殿、泰和殿、武德殿、永壽宮、永寧宮;金世宗復修後有慶元宮、光興宮、光德殿、皇武殿。此外,還有明德殿、時令殿、龍壽殿、奎文殿,及術廟、社稷、孔廟、儲慶寺。

如春水

接《金史·世宗紀》,“二月丁丑,如春水。四月己未,至自春水。”

上  京

接《金史·世宗紀》,“四月癸亥,幸皇武殿擊球,許士民縱觀。甲子,詔於速頻、胡裏改兩路猛安下,選三十謀克爲三猛安,移置於率督畔窟之地,以實上京。壬申,曲赦會寧府,仍放免今年租稅,百姓年七十以上者,補一官。甲戌,以會寧府官一人兼大宗正丞,以治宗室之政。”

歸期漸近,“上謂羣臣曰:「上京風物,朕自樂之,每奏還都,輒用感愴。祖宗舊邦,不忍捨去,萬歲之後,當置朕於太祖之側,卿等無忘朕言。」丁丑,宴宗室、宗婦於皇武殿,大功親賜官三階,小功二階,緦麻一階,年高屬近者加宣武將軍。及封宗女,賜銀、絹各有差。曰:「朕尋常不飲酒,今日甚欲成醉,此樂亦不易得也!」宗室婦女,及羣臣故老,以次起舞,進酒。上曰:「吾來數月,未有一人歌本曲者,吾爲汝等歌之。」命宗室弟敘坐殿下者,皆坐殿上,聽上自歌。其詞道王業之艱難,及繼述之不易,至「慨想祖宗,宛然如睹」,慷慨悲激,不能成聲,歌畢泣下。右丞相元忠,率羣臣、宗戚捧觴上壽,皆稱萬歲。於是,諸夫人更歌本曲,如私家之會。既醉,上覆續調,至一鼓乃罷。己卯,發上京。庚辰,宗室戚屬奉辭。上曰:「朕久思故鄉,甚欲留一、二歲,京師天下根本,不能久於此也。太平歲久,國無徵徭,汝等皆奢縱,往往貧乏,朕甚憐之。當務儉約,無忘祖先艱難。」因泣數行下,宗室戚屬皆感泣而退。”

天平山-好水川“天平山、好水川”,屬大定府路,今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

接《金史·世宗紀》,“五月庚寅,平章政事襄、奉御平山等射懷孕兔。上怒杖平山三十,召襄誡飭之,遂下詔禁射兔。壬寅,次天平山、好水川。癸卯,遣使臨潢、泰州勸農。”《大金故魯國大長公主墓誌銘》曰:“世宗還自金源,清暑於好水”就是指的這件事。

接《金史·世宗紀》:“六月甲寅,獵近山,見田壠不治,命笞田者。庚申,皇太子允恭薨。庚午,遣左宣徽使唐括鼎詣京師,致祭皇太子。戊寅,命皇太子妃,及諸皇孫執喪。並用漢儀。”

次轄沙河-次遼水

接《金史·世宗紀》,“七月戊申,發好水川。九月辛巳朔,次轄沙河,賜百歲老嫗帛。甲申,次遼水,召見百二十歲女直老人,能道太祖開創事,上嘉嘆,賜食,並賜帛。”

[夾註]“沙河”今古多重複地名,尋此“轄沙河”今地,當在遼水左岸,因之可排除今遼寧省葫蘆島連山區沙河,瀋陽蘇家屯區沙河鋪鎮。

燕  京

接《金史·世宗紀》,“己酉,至自上京。是日,上臨奠宣孝皇太子,於熙春園。”“十一月庚辰朔,詔曰:“豺未祭獸,不許採捕。冬月,雪尺以上,不許用網及速撒海,恐盡獸類。”

[夾註]參閱哈爾濱市阿城區金上京會寧府博物館陳列的世宗東巡掛圖,標註世宗去程:金中都——平州——錦州——廣寧府——遼陽——鹹州——金上京。世宗回程:金上京——泰州——永州——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金中都。掛圖對回程標註,皆爲故遼地名,正史無載,應爲推定路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金得勝陀頌碑]世宗爲追記完顏阿骨打建國偉業而立,是碑歷經滄桑,兩次折斷,兩次粘接復原,立於今吉林省松原-扶余市德勝鎮石碑崴子自然屯,天佑不滅,東北古之聖蹟無能出其右者。碑首浮雕四條蟠龍。正面龍身盤曲間留額心,鐫刻“大金得勝陀頌”六個篆體字。碑身高177釐米,寬85釐米,厚31釐米,碑身左右邊緣陰刻忍冬草紋飾,正面刻有漢字碑文815字,陰刻女真文1500餘字。

大金得勝陀頌並序

奉政大夫充翰林修撰同知制誥兼太常博士驍騎尉賜鯡魚袋臣趙可奉敕撰

儒林郎鹹平府清安縣令武騎尉賜鯡魚袋臣孫俁奉敕書丹

承直郎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充國史院編修官、雲騎尉賜鯡魚袋臣党懷英,奉敕篆額得勝陀,太祖武元皇帝誓師之地也。臣謹按《實錄》及"睿德神功"碑雲:太祖率軍渡淶流水,命諸路軍畢會,太祖先據高阜,國相撒改與衆仰望,聖質如喬松之高,所乘赭白馬,亦如崗阜之大。太祖顧視撒改等人馬,高大亦悉異常。太祖曰:"此殆吉祥,天地協應吾軍勝敵之驗也!諸君觀此,正當戮力同心。若大事克成,復會與此,當酹而名之!"後以是名賜其地雲。時又以禳檜之法行於軍中,諸軍介而序立,戰士光浮萬里之程,勝敵刻日,其兆復見焉。

大定甲辰歲,鸞格東巡,駐蹕上都,思武元締構之難,盡孝孫光昭之道。始也,命新神御,以嚴穆穆之容;既又俾十貞石,以贊暉暉之業。而孝思不忘念所,以張閎休而揚偉跡者,蓋有加而無已也。

明年夏四月,詔以得勝陀事,訪於相府,謂宜如何?相府訂於禮官,禮官以爲昔唐玄宗幸太原,嘗有"起義堂頌"過上黨,有"舊宮述聖頌"。今若仿此,刻頌建宇以彰聖蹟,於義爲允。相府以聞,制曰:"可。"

臣可方以文字待罪禁林,然則頌成功,美形容,臣之職也。敢再拜稽首,而獻文曰:

遼季失道,腥聞於天。乃着東顧,實生武元。

皇矣我祖,受天之祜。恭行天罰,布昭聖武。

有卷者阿,望之陂陀。愛整其旅,各稱爾戈。

諸道之兵,亦集其下。大巡六師,告以福禍。

明明之令,如霆如雷。桓桓之士,如熊如羆。

先是太祖,首登高阜。靈貺自天,事駭觀睹。

人仰聖質,凜如喬松。其所乘馬,崗阜穹崇。

帝視左右,人馬亦異。曰此美徵,勝敵之端。

諸君勉之,往無不利。師勝而還,當名此地。

神道設都,易經著辭。厭勝之法,自古有之。

我軍如雲,戈甲相屬。神火焰焰,光浮萬燭。

天有顯道,厥類惟彰。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周武戎衣,火流王屋。漢高奮劍,素靈夜哭。

受命之符,孰雲非貞。咄彼宗元,遂誣尚明。

得勝之祥,如日杲杲。至金遺老,疇弗樂道。

聖今天子,武元神孫。化被朔南,德侔羲軒。

眷言舊邦,六飛戾止。六飛戾止,江山良是。

念我烈祖,開創之勤。風櫛雨沐,用集大勳。

聖容既新,聖功即高。永克厥志,以爲未也。

惟此得勝,我祖所名。詔以其事,載諸頌聲。

文王有聲,橘駿有聲。潤錄祖業,惟時聖明。

帝王之符,千載合契。配姬輿劉,詔於萬世。

大定二十五年七月二十八日立石

滿族文化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