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實上,正是八大臣不斷唆使咸豐駐留熱河,排斥奕訢等人。咸豐逃往熱河時,將奕訢留在了北京,負責與八國聯軍談判,隨行的就是載垣等八大臣。

在很多文學作品中,都出現了咸豐皇帝預感到慈禧擅政,產生了處死她的想法。其實那僅僅是文學作品,歷史中沒有這樣的橋段,放在當時的現實環境中,咸豐也不可能這麼做。恰恰相反,慈禧就是咸豐精心佈置的,用於平衡朝局的一枚棋子。

咸豐十年,“庚申虜變”爆發後,咸豐帝一行逃往熱河避難,美其名曰“木蘭秋獮”。皇帝逃離京城,八國聯軍攻佔背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寫下中國歷史上最恥辱的一筆。

咸豐皇帝居然在承德避暑山莊熱此不疲,聽曲看戲吸大煙,遲遲不肯歸京,把一攤爛事扔給恭親王奕訢。既然不肯回京,老天干脆對他說:那就別回來了!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五,中國的鬼節那一天,咸豐突然病危。

七月十六日,咸豐開始交代後事:“皇長子載淳現爲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載垣、端華等八人,就是史稱的“顧命八大臣”,亦稱“贊襄政務八大臣”。

同時,咸豐又御賜兩枚印章,一枚叫“御賞”,交由皇后鈕鈷祿氏,一枚叫“同道堂”,交給皇太子載淳。遺令,“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代掌,未來皇帝的詔書,必須加蓋此二章方可生效。

交代完這些後事,七月十七日凌晨,咸豐嚥氣了。

有一個疑問,北京人民也阻止不了咸豐抽大煙,大臣們也沒辦法不讓他看戲,他爲何賴在熱河不回家,寧可死在外面?

咸豐朝末年的朝政格局

咸豐其實是個苦逼皇帝,生不逢時。中國幾千年農耕文化,遭受嚴重的外來文化侵襲,恰好落在了他所處的年代。在西方列強的槍炮面前,滿清引以爲豪的弓馬騎射一文不值。這就是咸豐末年面臨的最大問題:外患!

1.無解的外患問題,讓咸豐成了野雞

咸豐對八國聯軍的心情,用兩個字可以表達,恨和怕。自咸豐四年起,西方列強不斷製造事端,並以武力威脅,逼迫清王朝於咸豐八年,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咸豐九年,面對英國人的挑釁,英法聯軍罕見地被清軍擊敗於大沽口。咸豐一時興起,覺得該吐一口惡氣了,他豪邁地向全世界宣佈:對不起,與諸位簽訂《天津條約》全部作廢!

結果,迎來咸豐十年八國聯軍的武裝入侵。清軍從大沽口敗退到八里橋,又從八里橋敗退到北京城。咸豐的膽氣一天天喪失,在戰與和的搖擺中一敗塗地,只好跑到熱河視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去了。

面對這種局面,歷史上有兩個人物是值得學習的,一位叫勾踐,忍辱負重,悄悄謀圖東山再起。第二位叫朱由檢,拿出與山河同碎的勇氣博到底。最慫的一種人就是咸豐這樣,一邊恨得牙癢,一邊怕得尿褲子。他遲遲不肯回京,說白了就兩個原因:

一是擔心安全問題,八國聯軍還沒有完全撤離北京;

二是面子問題,向最恨的侵略者“親遞國書”,實在沒有那個臉。

所以,咸豐不說回去,也不說不回去,就一個拖字。他甚至讓密令山西巡撫英桂,做好行營接待工作,準備西逃。此時的咸豐,在列強的重壓下,完全成了藏頭不藏腚的野雞,抱着眼不見心不煩的原則,能躲則躲。

2.紛亂的內政問題,讓咸豐思緒紛亂

與外患糾纏在一起的,是三大內政隱憂問題。

太平天國問題

太平天國幾乎席捲了半個中國,一度讓清王朝岌岌可危。咸豐末年,正是雙方膠着之際,艱苦的拉鋸戰,讓咸豐實在看不到頭。

主張派與主和派問題

面對外來入侵和太平天國,朝中形成了兩派勢力,一派主張對洋人實行強硬手段,對太平天國以懷柔爲主。另一派認爲攘外必先安內,內憂是心腹大患,洋人是癬疥之痛。

立場的分歧,發展到最後必然是派別的權力鬥爭。奕訢、文祥、桂良與八大臣之間,形成了水火不容的兩大派系。

恭親王問題

兩派中最敏感的就是奕訢。當年道光皇帝爲立儲問題,在奕訢和奕詝之間搖擺了多年,也在哥倆中間,築起了一道壩。雖說最終的勝利者是奕詝,但他對奕訢的忌憚,始終不能釋懷。

這個結果,深深影響了咸豐對身後政治格局的安排。

咸豐皇帝的臨終佈局

咸豐逃往熱河時,將奕訢留在了北京,負責與八國聯軍談判,隨行的就是載垣等八大臣。談判達成後,奕訢、文祥、曾格林沁等人,請求到熱河面聖被拒,請聖駕回鑾又被拒。皇帝和北京之間,除了公文宣示存在感,彷彿抓不住的空氣。

當咸豐龍體不爽的非官方消息傳到京城,奕訢一派,對八大臣的恨,簡直要起煙。事實上,正是八大臣不斷唆使咸豐駐留熱河,排斥奕訢等人。這就是咸豐,對身後政治格局安排的第一個決定。

1.以八大臣贊襄政務,排斥奕訢

咸豐啓用八大臣,就是一次極不成熟的政治思慮結果。或許咸豐沒料到抽菸能把自己抽崩了,所以來不及細思量。肅順等人居然在短短一年時間,利用與咸豐的親近機會,陡然獲得無與倫比的信任。

從八大臣短短兩個月就覆滅的拙劣表現看,他們確實不配承擔顧命大臣的責任。

2.以兩宮垂簾,掣肘輔政八大臣

政治需要平衡,咸豐這個道理還是懂的。最理想的方式,是朝中的兩派勢力相互監督,相互掣肘。可惜咸豐對奕訢不信任,被排除在政治一極之外,那就得再塑造一極。

咸豐選擇了兩個女人。這個選擇既有迫不得已的成分,也有主動的成分。

迫不得已的地方在於,未來的小皇帝載淳太年幼,只有五週歲,坐龍椅都費勁,沒法與大臣們溝通交流。皇權也不能授予外朝大臣,由不離皇帝左右的母親保駕護航,恐怕是唯一的選擇。

中國列代王朝都是如此,但凡皇帝年幼,要麼太后垂簾,要麼太皇太后垂簾,絕不可能直接把皇帝玉璽交給臣子。唯一例外的是西漢末年,給了王莽。

主動的地方在於,兩宮女人不簡單。懿貴妃葉赫那拉氏自不用說,就連鈕鈷祿氏慈安太后,都是被歷史低估的政治家。

3.兩宮各持一印,相互掣肘

歷史上由外戚干政帶來的政局動盪太多,所以,咸豐又擔心出現這個局面,他處心積慮地安排了兩宮共同輔政的獨特格局。鈕鈷祿氏是皇太后,可皇帝不是她生的,葉赫那拉氏雖不是皇太后,卻是皇帝的生母。二人各執一印,誰也不能獨斷專行。

如此形成穩定三角結構,咸豐滿意地走了。

慈禧在咸豐政局安排中的作用

按宗法制規定,即便太后垂簾,也應該沒慈禧的事,只有慈安太后有資格,咸豐爲何非要擡出慈禧?

1.慈禧的才能,是對慈安的有效補充

《清史稿》裏對慈安和慈禧有這樣一句評價:“東宮優於德,而大誅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

也就是說,慈安掌大局,慈禧掌政務,各盡所長,相互補充。慈安雖善於決斷,可是在雜務細微之處,沒有慈禧的耐心和細緻。有了慈禧的補充,就等於給慈安放了一條“靈犬”。

2.慈禧的存在,可以防止另外兩方的失衡

歷史經驗顯示,兩方勢力的角逐極不穩定,一方喫掉另一方很容易,三角形最穩固。應該說咸豐的這個想法沒問題,只是他沒想到,三個問題的突發,讓他設計的格局僅僅維持了兩個月。

慈禧和慈安合體形成一極

八大臣很鬼,也看透了咸豐的心思,所以他們的第一個應對之策就是“抑西揚東”,企圖分化“二慈聯盟”。可惜慈安並未接納八大臣的“好意”,深宮中的女人,更感性,她認爲慈禧更可靠。

八大臣錯誤的選擇

慈禧見招拆招,爲了鞏固“二慈聯盟”,她授意御史請奏兩宮垂簾。被權力慾望漲昏了頭的八大臣,根本無暇細琢磨其背後的深意,立刻激烈反對,甚至不顧體面與“二慈”當面大吵。其結果就是鞏固了“二慈聯盟”,讓三角穩定,變成了“鬥地主”。

第四方力量打破平衡

咸豐以爲,在他的這個格局下,奕訢一派就此消亡,可是他沒想到,奕訢選擇了與“二慈聯盟”合作。正是這個平衡的打破,讓八大臣迅速破滅。

所以,咸豐看出了慈禧的作用,卻無想到慈禧的能量會這麼大,更沒想到幾派力量會如此迅速地交戰與媾和。

3.咸豐認爲,慈禧對政局的危害性最小

如果你問咸豐,鈕鈷祿氏和葉赫那拉氏,哪一個更需要提防?咸豐的答案跟一般人的選擇肯定相反,他一定選擇慈安。

我們看歷史是從後向前看,當事人看不到後面,恐怕連慈禧自己也沒想到,她會左右大清近五十年政局。以當時的現實,慈禧與慈安根本就不是一個重量級別!

按政治勢力來說,慈安可以算上一極,慈禧只能算是補充,敲邊鼓。事實上,慈安在世時,慈禧在大政上根本做不了主。慈禧的聰明在於,她很清晰自己的地位,所以長期以來,她自覺地做慈安的影子,這是她厚積薄發,最終走向權力頂峯的原因。

所以,咸豐認爲慈禧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他對慈禧的安排並沒有錯。

那麼,爲何後人總認爲咸豐想除掉慈禧呢?

爲何會有咸豐想殺慈禧的傳言

答案還是前面所說,後人看歷史是倒敘,從後向前看,給了慈禧一個不良的定位,總是在想:假如沒有這個禍國殃民的老太太,中國該會多好!

在這種心理暗示下,人們往往會誤讀歷史,以簡單的黑白二色,套在歷史人物身上,對白者極度美化,對黑者極度貶抑,失去了應有的公正。

麥塵認爲,政治人物是政治環境的產物,人性的基礎差異不大,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政治人物。直白一點說,歷史人物是歷史環境這個總導演,精心挑選的演員,並按照既定劇本去表演而已。

以咸豐朝之後的朝政格局來説,假如讓慈禧和慈安顛倒一下,或者長壽的是慈安,短壽的是慈禧,慈安也一定會走向獨裁!情節的表現方式會有差異,但歷史走向不會變!晚清極度的專制獨裁、社會幾千年未遇的動盪、皇嗣不正常的更迭,這些因素必然催生強有力的後族誕生。

所以,不是慈禧造就歷史,而是歷史造就慈禧!人們恰恰看不到這一點,“跟着感情走”,不自覺地附會,乃至將自己的願望融進歷史,看到了一個“恨她不死”的慈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