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可使用殺蟲氣霧劑滅蚊,使用時儘量不要朝衣物、牀單、傢俱、皮膚上直接噴灑,噴灑前收藏好食品和餐具,噴灑完畢先關閉門窗0.5~1小時,然後再開窗通風,殺蟲氣霧劑噴灑過量對人體會有一定的毒性,家中使用務必注意安全,不讓嬰幼兒接觸,如不慎噴到皮膚,要及時清洗。接觸傳播是埃博拉病毒的最主要傳播途徑:與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血液、體液接觸、與被病毒污染的物體以及感染動物接觸均可以感染埃博拉病毒。

6月,盛夏來臨,氣溫陡然升高

豐沛的龍舟雨雖然帶來一絲涼爽

但是坑窪的積水加速了蚊蟲的孳生

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專家提醒

防控形勢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但仍有零星輸入病例,輸入風險仍然存在。

隨着學校全面復課和各類密閉場所逐步開放,需密切關注可能的聚集性疫情風險。

防病指引

科學佩戴口罩。提倡隨身攜帶口罩,在人流密集、空間密閉/半密閉的場所,或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小於1米),建議佩戴口罩。在空氣流通的地方、居家、辦公場所有效通風且人與人之間距離大於1米、一個人開車、逛公園、托幼兒童和中小學生上課等可摘下口罩。

學會正確洗手。戴口罩前後、外出回家後、飯前便後、觸摸公共設施後、咳嗽或打噴嚏後等均要洗手。無清潔雙手條件時,不要用手直接觸摸口、鼻、眼等。學會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減少聚餐和聚會。隨着各類娛樂和公共場所逐步開放,市民還要保持警惕,儘量減少到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娛樂場所和公共場所活動,如密閉網吧、酒吧、KTV等;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聚餐和聚會。

做好居家清潔消毒。家中每天開窗通風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時;居室正常情況下保持清潔即可,去了醫院或者家中有病人污染的物品時,用消毒劑按說明進行消毒;分體式空調要清洗消毒後才使用,集中空調要由專業人士清洗消毒後規範使用。

加強個人健康管理。要學會觀察家人和自身的健康狀況,尤其是返校的學生,家長應在孩子返校前給孩子測量體溫,任何出現發燒、乏力、乾咳或腹痛、腹瀉等症狀的,應及時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發燒儘量前往發熱門診就診,切勿帶病上班或上學。

防登革熱

專家提醒

夏季來臨,氣候條件更適合蚊蟲生長繁殖,蚊媒密度逐步升高。發生登革熱疫情的風險升高。

如出現發熱、肌肉和骨關節痛、皮疹等不適,尤其是從東南亞、南美國家來的發病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告知醫生近期的旅行活動史。

防病指引

01

清積水

花瓶和水養植物應每3-5天徹底換水一次,並徹底沖洗瓶底和根部,儘量將水培植物改爲土培。

避免使用花盆托盤,以防積水。

及時清理空調、飲水機托盤等積水。

及時處理房前屋後、陽臺天台堆積雜物和廢棄容器、閒置容器。

清理垃圾樹葉,保持排水溝渠暢通,避免樓頂反梁積水。

02

滅蚊蟲

家庭滅蚊首選電熱蚊香液、電熱滅蚊片、電蚊拍等。

可使用蚊香,按使用說明驅蚊滅蚊,將蚊香放在通風處上風向。

也可使用殺蟲氣霧劑滅蚊,使用時儘量不要朝衣物、牀單、傢俱、皮膚上直接噴灑,噴灑前收藏好食品和餐具,噴灑完畢先關閉門窗0.5~1小時,然後再開窗通風,殺蟲氣霧劑噴灑過量對人體會有一定的毒性,家中使用務必注意安全,不讓嬰幼兒接觸,如不慎噴到皮膚,要及時清洗。

03

防叮咬

居家應安裝防蚊紗窗紗門、掛蚊帳,這是預防登革熱最經濟有效的措施!!!

外出儘量穿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

在外露皮膚及衣服上噴、塗抹蚊蟲驅避劑(如避蚊胺、驅蚊酯等)。

避免在蚊蟲出沒頻繁的時段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防埃博拉

專家提醒

剛果爆發新一輪埃博拉疫情

什麼是埃博拉?

埃博拉病毒屬於絲狀病毒科,是單股負鏈RNA包膜病毒,其自然宿主爲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區熱帶雨林中的狐蝠科果蝠,可引起靈長類動物(人類、猴子、黑猩猩等)出現埃博拉出血熱。它的外形,長得很像蛇,還有一個羊頭。埃博拉病毒可以侵染肝、脾爲主的多種器官,具有較高的致死率(25%-90%),尚無有效疫苗和治療手段。埃博拉分爲五種血清型,其中扎伊爾型對人類致病性最強。

主要症狀

感染症狀通常有發燒、嚴重的頭痛、肌肉疼痛、虛弱、腹瀉、嘔吐、腹部或者胃部疼痛、莫名其妙的出血或者淤青。這些症狀在感染病毒的2至21天內出現,平均爲8到10天,與流感和瘧疾有相似的症狀。

傳播途徑

接觸傳播是埃博拉病毒的最主要傳播途徑:與埃博拉病毒感染者血液、體液接觸、與被病毒污染的物體以及感染動物接觸均可以感染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存在於某些康復病人的血液中長達3月左右,因此,感染治癒者也是重要的傳播源。空氣飛沫可以使猴子染病,但是目前尚未出現人類飛沫傳播的個案。

防病指引

埃博拉疫苗將是預防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理想手段,多個疫苗還處於試驗階段,而目前使用的疫苗有VSV-EBOV,有效率爲70%-100%,但這些藥都是在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獲批的,所以數據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尚待觀察。

目前,有埃博拉確診病例的國家是;剛果共和國(剛果布)、科特迪瓦、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加蓬、南蘇丹、烏干達、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尼日利亞,去往以上國家時應該特別注意。去往以上國家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避免與病人、屍體接觸,不接觸血液、體液,以及被污染的物品;

2.    避免與動物的接觸,不喫不熟的肉類以及野生動物;

3.    經常用肥皂洗手,儘量不用手接觸眼睛、鼻子和嘴,必須接觸時請確保手的乾淨;

4.    醫務人員接觸病人時要做好防護和自我保護,做好院內感染控制;

5.    從疫區歸來的人員應提高警惕,如有不適,請迅速就醫或與疾控中心聯繫。

防食源性疾病

專家提醒

6月,細菌性食源性疾病暴發將有所增多,在學校陸續復學的背景下,建議重點關注學校食堂衛生的準備工作、防止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發。

什麼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食品中的各種致病因子經攝食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

通俗的講就是“喫”出來的病。

大多數由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以消化系統症狀爲主,就是人們常說的“上吐下瀉”。

但有些食源性致病菌感染後除了消化系統症狀以外,還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防病指引

● 生熟食物分開處理和存放。使用器皿儲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相互接觸,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要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 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 喫剩的食物要放入冰箱,食前徹底加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揚子名醫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