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盲也稱爲色覺障礙,是指由於視網膜的視錐細胞內感光色素異常或不全,以致缺乏辨別某種或某幾種顏色的能力。這是因爲紅綠燈設計標準化程度相當高,在設計時已經充分考慮到色盲者辨別和其他惡劣環境下使用等因素,比如在綠燈中添加特定的藍色,這就能造福色盲中的大部分人羣,也就是綠色盲人羣。

色盲也稱爲色覺障礙,是指由於視網膜的視錐細胞內感光色素異常或不全,以致缺乏辨別某種或某幾種顏色的能力。

比如不能分辨紅色者稱爲紅色盲或第一色盲,在光譜上紅色部縮短,綠色看成黃色,紫色看成藍色;不能分辨綠色者稱爲綠色盲或第二色盲,在光譜上綠色被看成灰色或暗黑色;不能分辨藍黃色者爲藍黃色盲,又稱第三色盲,整個光譜中只能辨別紅綠兩色;還有一種完全不能分辨顏色,稱全色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觀看黑白電影一般,僅有明暗之分,而無顏色差別。這是色覺障礙中最爲嚴重的一種,但患者非常少見。最常見的是紅綠色盲。而對顏色的辨別能力差的則稱色弱,它與色盲的界限一般不易嚴格區分,只不過輕重程度不同罷了。

第一個發現和研究色盲的人,不是醫學家,而是一位化學家,大名鼎鼎的約翰·道爾頓(1766~1844),因爲他本人就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色盲病人,所以色盲病也被稱爲道爾頓症,道爾頓根據自己的研究,寫出了一部很有價值的科學著作《論色覺》。

後來的研究發現,色盲和色弱都是先天遺傳的,後天性色覺異常比較少見,除非視網膜或視神經發生某種病變。一般認爲,紅綠色盲決定於X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由於這兩對基因在x染色體上是緊密連鎖的,因而常用一個基因符號來表示。色盲是通過X連鎖隱性遺傳方式傳遞的。由於男性僅有一條X染色體,因此只需一個色盲基因就表現出色盲。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因此需有一對致病的等位基因,纔會表現異常,如果只有一條X染色體有色盲基因,她就不表現爲色盲,而是基因攜帶者,可以傳給她的後代。所以男性色盲發病率要高於女性。

目前對先天性色盲尚無治療方法。這種病症雖然對人體的健康不會產生影響,但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上會有諸多不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色盲人羣被禁止考取機動車駕照,從而終身被剝奪了駕駛汽車的權利。這種規定對幾千萬色盲人羣來說未必公平。

首先是“色盲”一詞帶給人的誤解,認爲是色盲看不到外界任何顏色,其實只是視覺細胞辨別不出某種特定波長的光波,造成對某一種顏色的感覺與正常人有差異,色盲人眼中的世界仍是彩色的。所以,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拋棄“色盲”一詞,而採用“色覺異常”代替。

其次,現在檢查色盲的方法通常是採用色盲檢查圖進行。這對於那些辨色力要求較高的行業(比如美術設計、化工、印刷、生物、軍事等)是可行的,但對於分辨紅綠燈能力用到色盲檢查圖根本沒有必要。因爲紅綠燈只要求對高對比度單一色調進行辨別的能力,而色盲圖檢查的是對不同亮度下各種不同色調的辨別能力,兩者在要求上存在相當大的差別,分辨不出色盲檢查圖並不等於分辨不出紅綠單色光。

人們普遍認爲,色盲開車十有八九會闖紅燈。但有人曾對一些色盲作過測試,發現紅綠色盲正確辨認紅綠燈的準確率高達99%。爲什麼色盲的人辨認紅綠燈準確率如此之高呢?這是因爲紅綠燈設計標準化程度相當高,在設計時已經充分考慮到色盲者辨別和其他惡劣環境下使用等因素,比如在綠燈中添加特定的藍色,這就能造福色盲中的大部分人羣,也就是綠色盲人羣。另外,交通信號燈的排列順序也有標準化規定,一般情況下水平排列的交通燈號靠右的是綠燈,垂直排列的交通燈號靠下的是綠燈,在加上其他交通標誌(如路牌,標線等)一般是由紅黃藍黑組成,這些強對比度下的顏色就算是色盲也不可能辨錯。

還有人建議,將現在紅燈停止信號變成紅黃燈齊亮,將黃燈警告信號改成紅黃燈交替閃動,單一綠燈表示通行。如果還擔心分辨黃燈有問題,那麼將黃燈再加上個有圖案的燈罩(如三角形)那就保證萬無一失了。小小的一點改變就能造福大部分的色盲患者,交通法規的人性化特點應該體現在這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