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项来看,5月中国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增加,生产持续改善,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加快。此前,中国已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的措施,包括围绕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等。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李晓喻北京报道】作为经济景气状况的重要先行指标,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连续三个月高于荣枯线50;非制造业PMI也从上月的53.2上升至53.6。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加速恢复。

多项数据“飘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项来看,5月中国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增加,生产持续改善,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加快;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表明库存正在消化。

企业信心也在恢复。5月,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比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达到57.9%。从行业情况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石油加工、专用设备、汽车等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高于60.0%,相关企业对未来三个月行业发展趋势总体看好。

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近期逆周期调节政策已经见效,需求正在修复。

非制造业也显现复苏势头。建筑业、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都比上月回升,零售业、餐饮业、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也都位于55.0%以上。

5月21日,东风本田三厂工人在总装车间工作。(图片来源:中新社)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称,从5月PMI数据看,中国经济有“明显好转”。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房地产进入赶工阶段;随着专项债券大规模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加速;消费活动因疫情得到控制开始回暖。

出口压力不小

但PMI数据向好背后,中国经济也有隐忧待解。

一方面,外需受疫情影响仍然低迷,出口预计将在较长时间内承压。5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35.3%和45.3%,虽比上月回升1.8和1.4个百分点,但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4月,中国出口同比大增8.2%,不仅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也大大高于去年同期增速。谢亚轩认为,出口超预期增长与前期积压出口订单陆续交付,去年基数较低,防疫物资出口大增等因素有关。根据5月PMI数据以及目前全球疫情形势,预计今年二三季度新增出口订单都会受到影响,全年出口将面临巨大下行压力。

另一方面,保就业压力不小。5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降至49.4%,跌破荣枯线,表明制造业用工景气度低于上月。

此外,疫情之下大批中小企业境况艰难,倒闭风险加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压力。从5月制造业PMI数据来看,中小企业PMI均低于上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苦乐不均”越发明显。

此前,中国已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的措施,包括围绕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等。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尽管面临全球疫情蔓延势头不减、产业链供应链多处“梗阻”等挑战,但中国稳外贸的能力在主要经济体中是“最好的”。

从前四个月数据来看,中国外贸基本盘依然稳定,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也给稳外贸外资提供了条件。随着一系列稳外贸外资措施加快落地,中国外贸基本盘稳定可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