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戰爭中蔡廷鍇參與衆多聞名的戰役,並在其中付出了犬馬之勞,被盛讚爲一代名將,在舅父如此強大的權力之下,安排外甥區壽年進入一個小小的學堂倒也顯得順理成章。在將士們負隅抵抗的過程中,總有人想要成爲逃兵,甚至有人勸區壽年放棄上海,離開這片戰火連天之地,“都到這個地步了,如果我們當軍人的還不抵抗,還不如回家種紅薯。

“都到這個地步了,如果我們當軍人的還不抵抗,還不如回家種紅薯!——區壽年”
戰爭帶給這片土地的傷害加諸於每個華夏兒女的身上,本應讀書、建業、風華正茂的年紀卻拿起了槍支、扛起了武器奔赴在了戰場,沒有退路,不能退縮,因爲知道每個戰士的身後都是祖國的一地疆土。
將鮮血灑在祖國的沙場,將汗水滴落在染血的土地,用自己的雙腳踏平被敵人戰火炸傷的廢墟,在那個最動亂的那年代裏,有無數的英雄在默默的守護着我們的祖國。
他當過戰場“逃兵”,卻也是真正的抗戰英雄;他曾因爲舅舅的權利考入高校,卻也憑藉着能力讓部下信服;他是戰爭中最普通的人,會害怕、會恐懼、會退縮,卻也會在家國大義面前勇敢的面對、抵抗。他便是著名抗日將領蔡廷鍇的外甥——區壽年。

1902年,在廣東省的一個較爲富裕的家庭裏,迎來了一條嶄新的生命,取名區壽年。自小從未爲生計發過愁,是個不折不扣的“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少爺。在家庭、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中,區壽年每日的憂慮便是今天玩些什麼,不求上進、不思進取是當時的區壽年最明顯的特性,一聲“紈絝子弟”倒也當得。
只是世事變化無常,自小嬌養長大的區壽年家道中落,那些曾經錦衣玉食的日子都被意外帶走,空留下一個肩不能提、手不能抗的“小少爺”。
不僅僅生活中的區壽年令人失望,區壽年的學習成績也是令人頭痛。不堪入目的成績單和沒有絲毫上進心的“小公子”想來是沒有什麼理由會被高校錄取。不過在區壽年舅父蔡廷鍇的強大權利的威懾下,區壽年最終被粵軍陽江軍事教習所錄取,美其名曰“保送”。

在這裏便不得不提一提區壽年的舅舅蔡廷鍇。蔡廷鍇是一位裁縫出身的抗戰名將,在本並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從軍,並從護國第二軍陸軍講武堂順利畢業,甚至是成長爲一代“梟雄”,成爲一方將領。
在戰爭中蔡廷鍇參與衆多聞名的戰役,並在其中付出了犬馬之勞,被盛讚爲一代名將,在舅父如此強大的權力之下,安排外甥區壽年進入一個小小的學堂倒也顯得順理成章。參軍任職,護國疆土
在舅父的安排下,畢業後的區壽年迅速加入了軍隊,開始跟隨舅父一起在槍林彈雨中守護祖國的土地。
戰爭會毀掉許多人的幸福,卻也會教會一個少年成長。還未真正親歷過戰爭,什麼都不懂的去少年總以爲那些所謂的家破人亡不過是文人的無病呻吟,誇大其詞,可是當真正的踏上了沙場,纔會明白爲何戰爭會成爲人人懼怕的殺戮。

身邊毫無防備倒下的是朝夕相伴的戰友,明明上一刻他還在與自己約好戰爭過後要一起聚一聚,可下一秒他倒在了敵人的炮火中,上揚的嘴角還未落下,眼睛裏的星光卻已經慢慢消散,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在區壽年的面前離開了。
在戰場中摸爬滾打過後,區壽年才深深的意識到曾經的自己是多麼頹廢無志,如同一具毫無生氣的行屍走肉,遊蕩在這人間,存在的毫無意義。
深刻認識到這些的區壽年開始跟隨舅父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參加北伐戰爭,並在1931年正式成爲了粵軍第十九路軍第78師的師長。從渾渾噩噩到守疆衛國,區壽年在短短几年裏完成了自己的蛻變。
1932年,在上海拼盡全力守城的區壽年遭遇着敵軍猛烈的進攻,日軍揚言“四小時攻佔上海”,這是對軍隊的挑釁,也是對我華夏的侮辱。區壽年等人在知曉日軍的狂妄之眼後怒不可遏,更是加強兵力準備應對敵軍。

那場戰爭裏究竟犧牲了多少戰士不得而知,多少家園被毀於一旦、變成廢墟更是無法統計,只知道戰士們的血染紅了上海城牆的“紅磚”,空氣中瀰漫的是血液的味道。
在將士們負隅抵抗的過程中,總有人想要成爲逃兵,甚至有人勸區壽年放棄上海,離開這片戰火連天之地,“都到這個地步了,如果我們當軍人的還不抵抗,還不如回家種紅薯!”是區壽年最簡單、最有力的回應。不同陣營,兵敗被俘
在這段祖國最屈辱的歷史上,區壽年和每一個華夏兒女一樣爲了祖國奉獻着自己的一切,留在身上的一道道傷疤是戰火留給區壽年的勳章,埋在骨血中的愛國是祖國贈與區壽年的殊榮。經過多年的廝殺、反抗,華夏兒女用自己的拳頭將敵軍徹底趕出了祖國的土地,還家園一片安寧,還祖國一份和平。
抗日戰爭之後,國共的戰爭正式拉開了序幕,一直堅定的跟隨舅父步伐的區壽年這一次選擇了與舅父分道揚鑣。

1946年蔡廷鍇與總理祕密見面,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而蔡廷鍇對於黨的理解、對於革命的認識也有了更深的見解,於是在經過十分慎重的決定後,衡量國民政府和我黨各方面的實力,蔡廷鍇正式加入了我黨的陣營。
蔡廷鍇勸說區壽年跟隨自己一起,可是那時對我黨並無瞭解,甚至認爲舅父的做法是“搞政治”的行爲,而自己只是個“打仗”的,便拒絕了舅父的要求。
時間就這樣推進到了1948年,在豫東戰役中,時任第7兵團中將司令官的區壽年與粟裕對戰,幾個回合後便落入了粟裕的圈套之中被包圍。區壽年坐在一輛坦克之中想要殺出重圍,卻只是更快的將自己送入了“俘虜”之路,被俘的區壽年一直叫囂着要見粟裕,更是奉勸粟裕“見好就收”。

這位在國民將領中享有一定地位的區壽年就這樣兵敗被俘,成爲了“新俘虜”。
建國後,區壽年被委任爲民革華南臨時工作委員會宣傳委員會委員,三年後升爲廣州市政協常委,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
1957年,55歲的區壽年病逝,又一位抗戰名將隕落。值得一提的是,區壽年的孫子區楚良成長爲了90年代中國足球界的名將,延續了祖父的風采,想來若是地下有知的區壽年也會十分欣慰。
文/史海觀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