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攤經濟一詞徹底火了,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超6億,多地紛紛設攤販規範點來鼓勵發展地攤經濟。6月3日,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透露,上海將在6月6日-6月30日舉辦首屆上海夜生活節。打造具有煙火氣、上海味、時尚潮、國際範的夜上海新形象。此外,近日,上海市城管執法局制定印發了《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上海將支持新消費業態發展。(中新經緯6月4日)

所謂“小店經濟”除了擁有一定的門面外還包括沒有門面的地攤經濟。這些“小店”因其規模小,經營靈活,故而受到人們的青睞。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之時,邀上三五知己到大排檔前喝喝啤酒聊聊天,或品品香茶,或攜妻帶子逛逛夜市夜店,倒也別有一番情趣。後疫情時期城市需要這樣的“煙火氣”。

一個時期以來,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蝸居在家,不得外出。出於防疫需要,企業停工停產,學校停課,商店停業,景區關閉....眼下隨着疫情形勢的好轉,人們開始步入常態生活。在這種情況下,久違的夜生活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一度曾經關門歇業的小店開始開門納客,與此同時地攤經濟也開始活躍起來,成爲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重要手段。

“小店經濟”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煙火氣”。首先這種“煙火氣”有利於穩就業,保民生。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將增加1萬億財政赤字和發行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共計2萬億用於穩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上。眼下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受到了空前的衝擊,有些企業無奈之下只能通過裁員或者減薪來渡過難關。一些失業或者下崗人員的生活出路成了問題。而“小店經濟”的應運而生,則可以讓這部分人找到一種生活出路。“小店經濟”規模小,船小好調頭,不用過多的投入便可以進行經營,這對緩解當前的就業壓力可謂是一招“妙棋”。

其次,“小店經濟”契合了後疫情時期人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現在隨着疫情形勢的好轉和夏天的到來,人們有了夜間外出消費的需求。疫情期間家中短缺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通過“小店經濟”進行必要的補充。一邊逛逛夜間小店,選購一些生活必需品,一邊觀賞一下曾經“陌生”的城市夜景,亦不失爲一種生活樂趣。

眼下一些地方爲了滿足方興未艾的“小店經濟”,紛紛開設了快速辦理通道,經營者只要有合適的店面或者攤位,審批手續“立等可取”,這種“綠色通道”大有必要,是在爲“小店經濟”賦能。當然,發展“小店經濟”必須做到合理有序,不能放任不管大撒把,畢竟這關涉到城市建設和市容衛生,但是隻要方法得當,管理到位,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大問題。發展“小店經濟”刻不容緩,城市需要這樣的“煙火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