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共有9大總督,最炙手可熱的是排名第一的直隸總督,地處京畿要地,管着今天的河北和部分內蒙古地區,駐所早期爲大名縣,後移保定,品秩爲從一品,較其它總督權利極大,乾隆時不再授直隸巡撫,由總督兼任,咸豐時又監管長蘆鹽政,同治時又兼管北洋通商大臣,等於說直隸總督是個總督、巡撫、鹽政、三口通商全包的職位,爲“疆臣之首”。

到清末時,順天府共轄5州19縣。

清朝的行政機構是省、道、府、縣四級,府這一級在乾隆以後官秩只爲從四品,但不同的是滿清的順天府和奉天府卻大不一樣,其原因是順天府管着京師北京城,奉天府管着陪都奉天城,也就是今天的瀋陽,兩府特殊的地位造就了不同的身份,《清史稿·職官》記載,順天府最高長官爲順天府尹,官秩正三品,比一般的知府要高出3級,與地方布政使同一品級,奉天府也一樣,甚至光緒時,奉天府尹加到了二品銜。

保定的直隸總督署,是現存最完整的總督署。

由於京城是天子腳下,滿大街王公貴胄,有事直對中央,品級太低不對等,爲了更好處理京城事務,拔高爲正三品,等同於省級大員,屬於“京卿”序列,不久如此,順天府尹和普通知府有天壤之別,《順天府之知愧堂》記載,地方知府有事需要上級督撫轉奏,而順天府尹可以直接面奏皇帝;清朝大印分5種,玉、金、銀、銅、木,金印以上是皇室用的,一、二品用銀印,三到九品用銅印,九品以下用木印,唯順天府尹特殊照顧,獨授銀印。

何凌漢,道光時期良臣,由學臺升爲順天府尹,10年後已升到左都御史,仍兼順天府尹之職,清史稿有傳。

順天府名義上在直隸總督之下,實際上所掌之事,僅有二、三件事需經總督,其它均可自行處理或上報中央,《清朝通典》記載,順天府有承接全國各地訴狀的資格,流放以上的重大案件需要報總督審覈;有錢糧會計事宜的,要與總督一起會審後上報戶部;官員調、遷的與總督會審,這三件以外的事,順天府尹均有自主權、或越過總督上報會審。所以,回到前面的問題,權利再大的直隸總督,能管到順天府尹的內容極爲有限,一般都不會伸手,,順天府就像今天的特別行政區,直屬中央,這也清皇帝對京師腹地重視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