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紀

作爲樂評人和企劃,我首先是被張藝興這張《蓮》的專輯概念所吸引——以“前世&今生”爲佈局,前半張將中國古風元素和現代電子元素做結合,下半張則是潮流曲風,這樣古今結合,“合而不同”的製作構思,不一定多麼前無古人,但絕對是真正用心的專輯視角,從整體方向開始謀篇佈局,而非單曲大雜燴式合輯。

落實到具體歌曲,《蓮》也真正從整體到細節上做到了有效支撐——率先曝光的前半張6首曲目,都以一個字的中英文雙語甚至是符號作爲歌名,但不是簡單中譯英:蓮之於Lit,玉之於Jade,鷹之於Eagle,水之於H2O,飛之於Fly,靈之於Soul,從不同角度給聽衆提供了極具想象力的巨大詮釋空間,這樣的細節令人讚歎,我覺得,作爲張藝興第四張個人專輯,這張在TME發佈首日就取得不俗成績的《蓮》,具備了里程碑式意義——在前三張的摸索和成長後,再次以歌手,創作人,製作人,三個身份出現的張藝興,真正有底氣地向我們打開了“M-POP”的下一個章節,即:“時間融合”的音樂魅力。

他將具備中國古典傳統意象的故事與事物,作爲創作的靈感來源,歌詞采用現代人回望歷史的視角來表達,編曲用古風樂器作爲肌膚,旋律和氛圍則還是EDM、Hip-Hop作爲血肉,這樣的融合帶來了一種奇妙聽感,我們感受到不是純粹中國風的迴歸,也不是將傳統元素作爲一種“佐料”加在潮流電子裏,而是充滿了實驗性質的大膽嘗試,絕不是最討好的,但充滿了張藝興的野心與勇氣。

我最喜歡開篇第一首曲目《蓮》。充滿了音樂劇的詭譎氛圍,將楚霸王項羽比喻爲“蓮”,是一種顛覆,但是仔細感受這個寧死也“不肯過江東”的英雄人物,也就恍然了張藝興賦予他“出淤泥而不染”的意義,大鼓和琵琶勾勒出的悲壯蕭瑟之感,和背景宛若戰士鼓譟而出的呼號,在張藝興冰冷旁白式的說唱裏,如同一副水墨圖緩緩打開,圖中場景栩栩如生,是霸王別姬的故事,也是張藝興在音樂世界裏一往無前的熱血,自我,驕傲,“Feeling the vibe,Taking China to the world”,那種孤膽英雄的氣質穿越千百年時間,以音樂的形式再度復活,聽第一首《蓮》,也打開了“唱作人張藝興”音樂新世紀的大門,五年來,TME和張藝興也一直在共同見證彼此的成長。

盧世偉

六一這天,張藝興再度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發表了他個人第四張專輯《蓮》的上半部,六首歌聽下來,眼前赫然一個遺世獨立的孤膽英雄形象,這與他最早吸引我的那種極具鄰家親和力和先鋒潮流感的少年形象迥然不同。六首歌分別以《蓮》、《玉》、《鷹》、《水》、《飛》和《靈》爲名,均爲單字,如此的取名法雖非首例也絕不多見,只是每個字,每一題,無論是玉質蓮心還是鷹識水容,都不言而喻一種悵立於寥闊之間的孤絕之意,而“飛”與“靈”二字又難免令人領會到跳脫衝破之意,不知道這個少年當下從身心二域各自正在經歷着什麼,竟會在音樂中將自己置身於這四面楚歌之境,滿篇是一派於十面埋伏之間意欲脫穎而出的桀然王者氣息。

當然,這也有可能只是對一種傳統文化美學的參習所致——從近年來張藝興參與的一些影視作品到近期在《我是唱作人2》中的表現,也不難感受到這個少年正在有意無意地對本土傳統文化做深一步的接觸與探究,且呈現出孜孜不倦之意,但他探究傳統的角度又顯然是非傳統式的,譬如他竟以蓮來喻霸王的王者之氣,將出淤泥而不染的傲與不肯過江東的傲併爲一體,這清奇的思路,怕是也只有這種清奇的新少年纔敢去想的;而在將葫蘆絲、笛子、二胡、琵琶、壎、鑼鼓這些傳統樂器音色與電子合成器音色相互battle的流行手法之外,張藝興也在嘗試這些老傳統在新環境下還可能發生的變化,所以你聽《玉》中聽到的京劇名句“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無論是音色還是唱腔都與你印象中傳統京劇的模樣大爲不同,但這或許就應當時傳統技法在新語境下必然要做的適應性再生長,這樣探索式的做法顯然比通常古風類歌曲生貼唱腔唸白式的套路更有趣也更有意義,大概也是張藝興要把自己當下所做的音樂命名爲“M-POP”的根基所在。

分爲“前生”和“今世”上下兩個部分的《蓮》,顯然是一張設計感之作,可以視作是對一種美學表達的嘗試和探索,

當然,所有嘗試的表達,無論是從手段的角度還是意識的角度,最終還是必然會跟表達者本身的志趣心境息息相通,就如專輯中的一首《鷹》,如果說前面的《蓮》和《玉》還有命題人物寫生的感覺,《鷹》顯然就更多是一種自擬的手法,嘻哈節奏踏出踽踽獨行的舞步和節奏間的頓挫及聲腔上的轉調,音樂形式之趣與心境描摹之志互爲呼應又相輔相承,而仿古中式撥絃以及笛子的音色,又賦予這心志千古悠久和孑然悵寥之意,而以鷹所自喻的孤絕桀驁之意就呼之欲出了,這也不妨可以看作是張藝興對於眼下所選擇的這條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堅定與執着之意的坦露。

愛地人

張藝興“雙生”概念的新專輯,終於在TME平臺上線了上半張《蓮》的全部曲目。六首作品的歌名,加起來只有六個字,因爲這六首歌的歌名,都只有一個字。

歌名的字數,原本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但看張藝興這次的六首作品歌名:《蓮》、《水》、《鷹》、《蓮》、《飛》、《玉》,卻能從這些簡單的歌名裏,讀到清晰的意象。

這是六個緯度,也是六種意境,簡單、清晰、明瞭之間,也體現出這次張藝興新作,在輸出上和以往的不同。

依然還是“M-POP”的音樂概念,但這次的《蓮》專輯,卻是以音樂的融合作爲入口,又把音樂的藝術化,當成了出口。無論是《蓮》這樣已經完全電影質感的MV,還是《玉》、《蓮》、《靈》等作品裏,與古典文化和傳統藝術的互動,都讓這張專輯呈現出更多的藝術野心。

專輯的有些作品,之前已經聽過,這裏特別推薦一下《靈》這首歌曲。

《靈》這首作品,首先讓人感受到的,是空靈。除了用來形容張藝興的歌聲之外,整首歌曲在和聲與旋律的走向上,同樣都是同步空靈的。尤其是中英文切換時的旋律轉折,兩個音色的改變,卻能讓作品又進入另一重空間。

而且整首作品,經常會用一些意想不到的轉折,形成全新的段落,發散不同的意境,像是水墨幻燈,一畫一世界,世界之間卻又彼此相連,形成動態,聽來真的讓人覺得欲罷不能。

這次的新專輯,採取了全新的線上發行模式,包括先解鎖先行曲,再解鎖上半張,而到目前爲止,下半張究竟會是什麼風格?會有哪些作品?依然還是未知數。

這也是TME,在這個數字音樂時代,總會給人帶來的與實體時代不同的創新。

王擊凡

張藝興的音樂,毋庸置疑是相當國際化的,但同時又非常能代表新一代中國年輕音樂人的精神風貌。而他一直致力在做的“M-POP”,正是試圖探求將兩者連結起來的更多可能,讓東西方音樂實現無縫銜接的融合,最終達到把我們博大精深的華人文化傳揚開去的終極目標。

這一次,張藝興的第四張個人創作專輯《蓮》,所先行釋出的上半張專輯六首作品,都帶着濃郁的國樂古風,並在這個基礎之上注入歐西音樂的無限風情,把源遠流長的中式故事,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唱出來。

而我最喜歡的,是演唱難度最高的《水》(H2O)。中國人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向來就是像水一樣無限包容,接納不一樣的新鮮可能性,同時也讓這些新出現的文化理念,豐富“中國文化”的更多定義。“海納百川”這樣的詞彙,就很能代表我們對待多樣文化的包容之心。

所以,《水》其實唱出了《蓮》整張唱片的主旨,它理應就是一張如水一般自由自在的唱片,遊走在中外曲風之間,找到自己最巧妙的平衡點。藏在Contemporary R&B的潮流曲風之下的,是張藝興更自如切換的真假音、更圓熟動人的轉音,同時也寄託了張藝興對這張專輯的更多想象與期許。

說到水,我們會想起“利萬物而不爭”,《水》既是在唱“我如水一般無條件包容你”的新世代愛情觀,亦是張藝興面對音樂事業時的“如水”態度。在娛樂圈裏不爭也不搶的他,彷彿什麼都與世無爭一樣,但他會爲了自己想要實現的音樂理想,全力以赴地不顧一切去爭取,音樂纔是他唯一要“爭”的那一杯水。

以獨立歌手身份發展五年,見證着張藝興在音樂路上不斷成長的TME,也如大海里溫柔的水一樣,爲這艘堅定航行的音樂小船,全力保駕護航。

光榮__

朋友推薦張藝興的新專輯《蓮》,說編曲還不錯。我聽了下,這張專輯還是超過我對張藝興音樂的期待的。

專輯《蓮》的上半部(目前發行的)《蓮》、《玉》、《鷹》、《水》、《飛》、《靈》的概念、編曲、製作都很連貫。個人比較推薦先行曲《玉》。《玉》儘管在專輯曲序中列於《蓮》之後,但《玉》是“雙生花”的開始,所以設置爲先行曲很合適。《玉》是以虞姬視角對《霸王別姬》故事的解讀,《蓮》是站在項羽視角對“霸王”的理解和塑造。《玉》中有虞姬的柔軟與忠勇,也有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碰撞,前奏中《霸王別姬》的京劇採樣很用心,Hook部分反覆的“玉、玉”力道分明,貼切故事核心中“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選擇。《玉》其實是一個切口,從這個切口裏可以感知到整張專輯“M-POP”的走向,如果瞭解這張專輯,確實可以從《玉》聽起。

這張專輯的製作有力量和美學的結合,以曲目之外的視角來看,其實是商業化與實驗性的碰撞。以張藝興的唱片市場宏觀定位,其專輯本質的導向或者側重面應該是商業(中性詞)。但《蓮》裏大量的Trap元素、R&B其實是與主流商業化背道而馳,從編曲來看,京劇、葫蘆絲、二胡等中國傳統樂器與現代化合成器碰撞,實驗性很強。《蓮》內裏的音樂追求實驗性,看似捨棄了商業性的部分,但本質上這也不矛盾,實驗性的音樂同樣也可以得到商業肯定,一定程度上也得益於TME旗下平臺多年來對張藝興的支持,不斷向音樂市場輸出越來越多的優秀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