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的一张石面小桌,名不见经传,被称为黄花梨香案,长84宽53高84厘米,断代到明,估价60至90万,结果以145.6万元成交。小桌有束腰配马蹄,是典型的明式,尺寸上虽属于半桌,但宽边抹嵌绿石面十分特殊,适合焚兰煴麝,为香桌属性提供了支撑。

2010年九月,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了一场重量级的明清黄花梨家具精品展,为当年秋拍宣传造势,成为黄花梨家具收藏史上的一件盛事,至今仍为藏家和木友们津津乐道。

当时的一张石面小桌,名不见经传,被称为黄花梨香案,长84宽53高84厘米,断代到明,估价60至90万,结果以145.6万元成交。

去年,小桌再次释出,重回拍卖场,依旧是原来模样,唯身价暴涨,估值240至260万元。

一番竞价之后,小桌成功拍出,最终价299万元,较世纪坛之后的那场秋拍,几乎翻了一倍,大涨之下必有原因。

首先,桌子的材质比较开门。既然是黄花梨收藏,木质无可争议是根本,只有获得多数人认可,才便于以后转手流通。

其次,香桌形制在谱,是讲究的器型。小桌有束腰配马蹄,是典型的明式,尺寸上虽属于半桌,但宽边抹嵌绿石面十分特殊,适合焚兰煴麝,为香桌属性提供了支撑。

一旦和香具沾边,藏品路份陡增,黄花梨香几、香案等历来都是最受追捧的家具。

另外,小桌工艺精良、造型独特,高拱罗锅枨加海棠形卡子花甚为少见,使之从众多的直枨、罗锅枨传世品中脱颖而出。

还有,桌子底下有老气,为藏品原装提供了证据。如今明清黄花梨家具收藏越来越讲究原来头、未动手,就是这个道理。

绿石板下铺软木板安两条底枨加固,这样的造法无疑是结实、合理的。

此时,不由得想起之前介绍过的云石面画桌,长111宽66.5厘米的桌面下没有任何枨子承托。

两相比较孰优孰劣、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天时地利人和,黄花梨小香桌九年翻一番也就不足为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