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時的一張石面小桌,名不見經傳,被稱爲黃花梨香案,長84寬53高84釐米,斷代到明,估價60至90萬,結果以145.6萬元成交。小桌有束腰配馬蹄,是典型的明式,尺寸上雖屬於半桌,但寬邊抹嵌綠石面十分特殊,適合焚蘭熅麝,爲香桌屬性提供了支撐。

2010年九月,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了一場重量級的明清黃花梨傢俱精品展,爲當年秋拍宣傳造勢,成爲黃花梨傢俱收藏史上的一件盛事,至今仍爲藏家和木友們津津樂道。

當時的一張石面小桌,名不見經傳,被稱爲黃花梨香案,長84寬53高84釐米,斷代到明,估價60至90萬,結果以145.6萬元成交。

去年,小桌再次釋出,重回拍賣場,依舊是原來模樣,唯身價暴漲,估值240至260萬元。

一番競價之後,小桌成功拍出,最終價299萬元,較世紀壇之後的那場秋拍,幾乎翻了一倍,大漲之下必有原因。

首先,桌子的材質比較開門。既然是黃花梨收藏,木質無可爭議是根本,只有獲得多數人認可,才便於以後轉手流通。

其次,香桌形制在譜,是講究的器型。小桌有束腰配馬蹄,是典型的明式,尺寸上雖屬於半桌,但寬邊抹嵌綠石面十分特殊,適合焚蘭熅麝,爲香桌屬性提供了支撐。

一旦和香具沾邊,藏品路份陡增,黃花梨香幾、香案等歷來都是最受追捧的傢俱。

另外,小桌工藝精良、造型獨特,高拱羅鍋棖加海棠形卡子花甚爲少見,使之從衆多的直棖、羅鍋棖傳世品中脫穎而出。

還有,桌子底下有老氣,爲藏品原裝提供了證據。如今明清黃花梨傢俱收藏越來越講究原來頭、未動手,就是這個道理。

綠石板下鋪軟木板安兩條底棖加固,這樣的造法無疑是結實、合理的。

此時,不由得想起之前介紹過的雲石面畫桌,長111寬66.5釐米的桌面下沒有任何棖子承託。

兩相比較孰優孰劣、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天時地利人和,黃花梨小香桌九年翻一番也就不足爲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