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棣見方孝孺油鹽不進,於是下令誅方孝孺十族,但人的宗族脈絡只有九族,所以把方孝孺的學生還有一些朋友算進了第十族,最終殺了873個人。明朝建文四年發生“靖難之役”,燕王朱棣趁着南京空虛帶軍直搗黃龍,南京城不久就淪陷,朱棣攻進了南京,而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在衆多老臣的幫助下順利出逃,只留有的一衆大臣面對。

衆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天子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從嬴政統一六國後,創建了“皇帝”稱號以表示他功勳卓越,後來皇帝就是天子的統稱,一直到清朝滅亡。而且皇帝不僅是天下的統治者,更掌管着人們的生殺大權,所謂皇帝讓你死,保證讓你活不過明天。而最能接近皇上的人無非是朝廷大臣或者是妃嬪,於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犯錯的幾率大多是這些人。要知道,古代社會的刑罰很殘酷,自秦變法後的夷三族變爲誅九族後,只要忤逆皇帝的大臣及皇親貴族都會被皇帝下令滿門抄斬。誅九族的原因,大家都懂,其目的在於斬草除根,徹底除去子報父仇、孫報祖仇的實力和人脈。

但有一歷史事件相信大家都沒聽說過,明朝有大臣很剛硬,不懼皇權,竟然公開和皇帝叫板,直言有膽誅我十族,惹怒龍顏,果然下場就是,皇帝又給他找了一族,禍及央池。

明朝建文四年發生“靖難之役”,燕王朱棣趁着南京空虛帶軍直搗黃龍,南京城不久就淪陷,朱棣攻進了南京,而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在衆多老臣的幫助下順利出逃,只留有的一衆大臣面對。大臣中有一人值得朱棣注意,那就是方孝孺。他是朱允炆的軍師,多次的出謀獻策使朱棣喫了很多虧。在朱棣前來南京的時候,麾下軍師姚廣孝認爲,方孝孺性子頑固一定不會投降,但他是大儒,才識廣泛,有很多讀書的人才都是他的學生,聲望很高。所以請朱棣不要殺他,反而要說服方孝孺爲朱棣效力,朱棣一想也不無道理,畢竟他的登基大典來位不正,可以讓方孝孺幫他起草順位詔書,這樣就是言正名順。

然而方孝孺就是個倔脾氣的人,只要有違常理的事情,他就不會去做,根本就不會同意朱棣的勸告,也一直覺得朱棣是謀反,實屬大逆不道。怎麼樣都不肯幫朱棣登基。長時間的談判讓燕王沒有了耐心,就將誅九族的威脅搬了出來,可方孝孺卻依舊不爲所動,義無反顧的說“誅九族又如何,即使是十族也無妨。”

朱棣見方孝孺油鹽不進,於是下令誅方孝孺十族,但人的宗族脈絡只有九族,所以把方孝孺的學生還有一些朋友算進了第十族,最終殺了873個人。而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取皇位後,改善政治制度,發展經濟,開拓疆域,派鄭和下西洋,締造了永樂盛世,廟號爲成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