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后夏侯婴觉得韩信这个人说话比较大气而且长得比较像壮士,于是就跟刘邦推荐了他,刘邦便让韩信做了治粟校尉。韩信逃走的时候,萧何赶紧去追韩信,并且对刘邦说了这样一段话:。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韩信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出道即巅峰”。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叫做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也没有看过韩信打仗的本事,为什么就断定韩信是个人才呢?又为什么韩信后面“出道即巅峰”,屡战屡胜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 萧何月下追韩信

话说当时韩信从项羽那边归顺了刘邦,结果刘邦的态度是“未之奇也”,并没有觉得韩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因为刘邦大将夏侯婴的推荐,韩信当了治粟校尉,说白了就是一个管后勤的,这与韩信想要当大将军的想法格格不入,因此韩信便再次逃走。韩信逃走的时候,萧何赶紧去追韩信,并且对刘邦说了这样一段话: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萧何的意思是说,找一员普通的将领好找,但是想要找一员像韩信一样达到了“国士”水平的将领,那很难找到。如果大王你想争夺天下,就必须需要韩信的帮助。随后萧何便追回了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开始了自己的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萧何曾经与韩信谈过几次话,因此发现了韩信的才能。但是我们知道,刘邦并非是那么一个容易被打动的人。他对于人才的态度往往显得有些无礼甚至是恶劣,例如说当面洗脚、满嘴脏话等等,正如萧何评价的一样,“王素慢无礼”,他一开始对于韩信的心态也是比较轻视的。我想一方面是因为韩信早年有着“懦弱”的名声,另一方面是因为韩信的降将身份。并且刘邦对人存有戒心,往往是外表宽厚但是内心忌惮,那么刘邦为什么信任韩信并且让他当了大将军呢?

二、 刘邦重用韩信的原因何在?

我们现在假设一个情境,你是刘邦,然后有一个曾经钻过别人的裤裆,然后还在你的死对头项羽手下干过事情,还多次逃跑差点被杀的人找来说要当你的大将军,你怎么办?我想大家都不会选择相信这个人,但是刘邦就相信了,为什么呢?

  • 原因一:夏侯婴和萧何的推荐

在第一次,夏侯婴推荐了韩信。在《淮阴侯列传》中如此记载:

“(韩信)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就是说韩信逃跑,要被斩首,眼看着要到韩信了,韩信看见了夏侯婴于是大喊:“主公想要得到天下吗?那为什么要斩杀壮士!”之后夏侯婴觉得韩信这个人说话比较大气而且长得比较像壮士,于是就跟刘邦推荐了他,刘邦便让韩信做了治粟校尉。

我们在这里需要注意几点,首先是第一点夏侯婴与刘邦关系极好,因此夏侯婴的推荐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夏侯婴并非是因为韩信过人的军事才能而推荐韩信的,仅仅是因为“奇其言,壮其貌”而推荐韩信的,因此给韩信一个官职已经可以说很对得起韩信了,但是无奈的是,夏侯婴并没有挖掘到韩信最深处的才能。但是我想此时已经在刘邦心中种下了一个“韩信是个人才”的种子了。

在第二次,萧何推荐了韩信。不同于夏侯婴仅仅看到了韩信的外在才能,萧何更是看见了韩信深处的才能,即韩信的军事才能以及韩信的大局观。这一点我们在上文有提及,就不赘述了。而萧何的眼光深远,早在刘邦刚进咸阳的时候就展示得淋漓尽致,在《萧相国世家》中记载了如此一件事情:

“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戹塞,户口多少,彊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说的就是刘邦打下了咸阳,他手下都在争着抢夺金银财宝,只有一个人除外,这个人是谁呢?就是萧何。萧何先去收集了秦朝留下的档案资料,而这一批档案资料在未来刘邦争霸天下之中取得了重要作用。

我们试想,这样一个有眼光、有远见的臣下举荐人才,就算刘邦再混,也要听一下手下的意见吧,就这样韩信在萧何的举荐下脱颖而出。

  • 原因二:韩信的“纸上谈兵”

我在这里用了“纸上谈兵”一词,并非是轻视韩信的意思,实际上韩信第一次与刘邦正式接触,仅仅是靠着嘴上功夫,并没有打过任何一场仗,因此也可以称之为纸上谈兵。

例如说韩信曾经跟刘邦谈论如何身出汉中一事,他是这么说的:

“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韩信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当时出秦川一事实在是太过于困难,韩信这种做法只能说是给刘邦画了个大饼。我们大家可以想象《隆中对》中的诸葛亮的角色。诸葛亮给刘备规划了“三分天下”的计划,正是因为实现了,我们后人才夸奖武侯神机妙算;但是如果实现不了,那就是纸上谈兵了。因此韩信一开始也是嘴上说说,但是正是这一说打动了刘邦,之后韩信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

三、 实践检验下的韩信

就按照韩信之前的经历来看,韩信几乎没有独立指挥过战役。但是在此之前,他见过了项梁、项羽叔侄的很多经典战斗,其中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我想都给韩信以非常大的学习训练,韩信将这些东西与自己的兵法相结合,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的作战思想。

我曾经设想过这样一个情况,如果韩信一出山面对的就是项羽这样的名将,第一次统兵的他还能打出这样优秀的战绩吗?恐怕未必。韩信的用兵才能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正如同赵括一样,赵括一出山打得就是有着多年军旅生涯的名将白起,如果给赵括历练机会的话,赵括未必打不过白起。

韩信出山的第一战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仗对阵的虽然是当年的秦国名将章邯,但是正如韩信所说,章邯手下没有强兵也尽失人心,没有人和;天险已经被韩信顺利攻破,失了地利。在这种情况下,章邯被韩信轻松击败。随后韩信又打了韩王和殷王,之后逐渐练手,最终得以击败项羽。

我认为正是在不断的战争磨练一下,韩信的水平越来越高,最终才得以脱颖而出,成为了著名的“兵仙”。

四、 总结

因此综上来看,我认为韩信存在着一个从学习理论到付诸实践的历程。他并非读了几本书就成为了兵仙,而是在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不断学习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代兵仙的,这正是韩信的魅力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