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

乘坐西成高鐵由北向南,快到廣元城區時,會發現在嘉陵江對岸,有一片巨大的石窟造像羣。這片石窟造像羣密如蜂巢,臨江而立,宏偉而壯麗,這就是廣元的千佛崖——四川境內規模最大的石窟羣,現存窟龕1192個、造像7000餘尊。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去千佛崖遊覽的人會發現,在石窟造像旁邊的崖壁上,千佛崖卻寫的是“千佛厓”。

把“崖”上面的山字頭給去掉了,是寫錯了嗎?

“千佛厓”的題字是明代正德年間,陝西按察使來天球途經千佛崖時,留的題刻一則。對於這一寫法,有不同的解釋。

一個說法是,“千佛厓”三個字就刻在石窟造像旁邊的崖壁上。“厓”字刻在山崖上,山上的山就代替了“崖”字的上頭部。也就是說,“厓”上本來就有山,所以古人在題寫“崖”時就少寫一個“山”字。已經有了山,所以“山”字頭不是忘了寫,而是借了山勢的意境。

還有一說則是,厓字本來就有這種寫法。古人在寫書法時,爲了結構的美觀,有時候會對字本身進行了一定改造。“崖”字是上下結構的字,而且筆畫非常多,寫出來就顯得非常長,不好看,所以寫的時候要儘量做些變形或者錯位。在變形和錯位的時候,有些書法家把“山”字移到左邊,還有些書法家就不寫“山”字頭,這些操作在書法上都是可以的。

而“千佛厓”三個字在崖壁上是橫着排列,缺“山”很可能只是因爲好看。記者 燕巧 整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