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想学习美国那样建立共和国制度,然而山寨终究还是山寨的,利比里亚的黑人并没有美国人的启蒙思想,其素质教育水平也跟不上,要想在这么一个地方建立和美国一样的国家,实在太难了。然而,随着黑人发展,外来的黑人联合起来,要求脱离美国,而美国的殖民协会也因为经费问题不得不同意利比里亚的独立。

在知乎,有这么一个话题:如果美国把黑人全部送回非洲?
看了最近的美国黑人暴动事件,趣事君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有人说,那非洲会较快发展,美国黑人不仅有廉价劳动力还有高素质人才。相反,在美国,黑人具有历史根源,矛盾严重,对美国是不利的。
也有人说会变成一个相对较大的利比里亚。
这是为什么?接下来,就让趣事君来给大家聊聊。
非洲第一位民选女总统,曾获得201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埃伦·约翰逊-瑟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在她的自传里这样描述她的祖国——利比里亚。
“除了偶尔的洪水,利比里亚从来没有飓风,地震,干旱等天灾,更多的,是人祸。”
人祸毁了这个以“爱和自由”立国的小国,使它从非洲第一个共和国变成内战废墟的国度。
19世纪30年代,美国北部兴起了要求彻底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废奴运动。一些宗教慈善家、社会人士和国会议员等提出将自由黑人遣返非洲建立殖民地。于是,美国各州纷纷将黑人送回非洲,这些州分别建立的“自由黑人家园”沿海岸线迅速扩张。并于1816年,成立了美国殖民协会。
1824年,美国殖民协会把这些地方统称利比里亚(Liberia,取自由liberty与革命liberation之意)。
然而,随着黑人发展,外来的黑人联合起来,要求脱离美国,而美国的殖民协会也因为经费问题不得不同意利比里亚的独立。于是,在1847年宣告独立,成立利比里亚共和国。
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共和国。颁布的宪法几乎完全照抄美国宪法,政权组织机构也几乎跟美国一样。
连国旗都仿照美国星条旗:一颗星象征黑人团结。
利比里亚是非洲著名的“黄金海岸”地区,这里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和水利等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产有铁矿砂、钻石、黄金、铝矾土、铜、铅、锰、锌、镍、金红石和蓝晶石等。
但是,尽管这是一个民族国家,里面实际的部族关系不知有多混乱。实施独立后,慢慢就发生内乱。
以美国来的黑人为主的特权阶级仍牢牢把握着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门户开放”虽然让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财政状况也有好转,但大部分农村土著居民却几乎没有获益;
于是,各部族纷纷组成数十个大小武装,不断发起了武装冲突,导致国家陷入长期的混乱之中。
2005年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利比里亚举行民主选举,埃伦·约翰逊-瑟利夫获得最终胜利,成为非洲历史上首位民选女总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位女总统。
虽然这位女总统采取了一些举措,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但这个国家依然仿佛留在了上个世纪,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最穷的十个国家之一。2016年该国人均GDP仅455美元,多年徘徊在世界最低的十个国家里。
失业率高达85%、没几栋像样的建筑、贫民窟一眼望不到头。虽有广阔而湿润的土地,粮食却主要依靠进口,工业更是免谈,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缺乏基础设施,缺乏高端人才。除了一点旅游业和采矿业,什么产业都不能引来外国资本。商业命脉也都被黎巴嫩人垄断。
虽然政府大力发展教育,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但大多数学校是半日制。许多学生要在课外做点小生意勉强糊口,甚至上两年停两年,稍微赚点钱再去,效果可想而知。
本来想学习美国那样建立共和国制度,然而山寨终究还是山寨的,利比里亚的黑人并没有美国人的启蒙思想,其素质教育水平也跟不上,要想在这么一个地方建立和美国一样的国家,实在太难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