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長同學們!防溺水知識學起來!

夏天來了

朋友圈即將開始新一輪攝影大賽

海浪、沙灘、泳裝

還有各種『溺水救命方法』

每年夏天朋友圈都會瘋轉這樣一則消息

先看看是怎麼說的?↓↓↓

這種所謂“溺水救命法”

竟號稱”溺水1小時內

均可靠此方法得救”

不少家長都在朋友圈轉發

↓↓↓

但是

真有那麼管用嗎?

並不!!!

其實溺水救援兩個關鍵步驟是給溺水者新建立呼吸循環重建心臟跳動

上文介紹的“倒背法”是南方農村常見的土辦法,對於剛發生溺水、心跳呼吸尚未停止的孩子確實有一定效果。

原理就是:在奔跑過程中,通過肩膀擠壓溺水兒童的腹部和胸部,靠重力和外力作用下清理喉嚨和氣道,從而把肺裏和腹部的水擠得吐出來,最終重建呼吸循環。

但成功的前提是孩子溺水時間很短,心臟沒有出現驟停。 如果溺水時間較長,心跳呼吸已經停止,還一味的用倒背法,反而可能影響救援。

因爲人體內的氧儲備極少,呼吸完全停止後只能維持機體6分鐘的代謝,如不及時恢復呼吸,心跳就會停止,腦細胞死亡,這一過程是不可逆的。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 用手摳出溺水者喉嚨異物,迅速進行心肺復甦的搶救。

防溺水!

防溺水!

防溺水!

重要的事情要經常說、反覆說、天天說!!!

爲防溺水事件的發生,家長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請您一定一定要盡好監護責任,務必做到六不準

牢記防溺水措施”六不準”

1.不準私自下水游泳。

2.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

3.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

4.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

6.不準不會水性擅自下水施救。

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溺水?

一般發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發生。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

野外水域爲什麼危險?

七種跡象辨別溺水者

溺水者的營救黃金時間是事發30秒。如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別溺水者?牢記這7種跡象。

1. 溺水者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沒有時間呼救。

2.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動。

3.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掙扎20-60秒之後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5.溺水者的頭可能前傾,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來不像溺水,只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要警醒。

預防溺水的措施

1.應在成人帶領下游泳,學會游泳。

2.不要獨自在河邊、山塘邊玩耍。

3.不去非游泳區游泳。

4.不會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區,即使帶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適當的準備活動,以防抽筋。

救助溺水者是非常危險的行動。理論非常簡單,但實際操作卻非常複雜。要考慮水流、自己的體力、救助的距離、暗流等等因素。每年都有徒手救助而導致溺水者、救生員同時喪生的事故!溺水者的本能是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東西,有經驗的救生員不會很快的接近溺水者,太着急接近很容易被溺水者抱住而無法掙開,悲劇也就再次重演!

1.如果發現有人溺水,首先要大聲呼救,叫更多的人來幫忙。

2.發現溺水者後,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將衣服連在一起當做繩索。

3.需要下水就溺水的人的時候,一定要大聲告訴他,不要驚慌,有人在救你。

4.下水救人時,不要從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應放手自沉,溺水者便會放開。救人者應繞到溺水者的背後或潛入水下,從其左腋下繞過胸部,然後握其右手,以仰遊姿勢將其拖向岸邊,也可以在其背後拉腋窩拖帶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瞭解現場水情,不應輕易下水,應呼救或報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在加強預防的同時,家長及監護人也要掌握相關的急救知識和技能。意外發生後,救人刻不容緩,以下6點要知道!

1. 迅速救上岸:最好從背部將落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後將其拖上岸。

2. 清除口鼻堵塞物:讓溺水者頭朝下,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

3. 倒出呼吸道內積水: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

4. 人工呼吸:對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剛剛停止的溺水者,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做胸外心臟按壓。

5. 吸氧:現場有醫療條件,可對溺水者注射強心藥物及吸氧。條件不足的,用手或針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 脫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儘早脫下,溼漉漉的外套會帶走身體熱能,產生低溫傷害。

▣ 來源 |南寧新聞綜合頻道、南寧新聞網、網絡

校對 |曉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