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所有玩具

都適合小孩子玩

家長再疼愛孩子

在購買玩具的時候

也得琢磨琢磨

01

前不久,城陽區人民醫院急診科接診一位腹痛、腹瀉的5歲患兒 ,影像科醫生通過拍片發現,其體內有一串類似項鍊的不明物體

追問病史得知,原來患兒在家裏玩哥哥的玩具,因好奇吞食了40多顆磁力珠

事後,患兒不敢告訴父母,只說肚子疼,家長以爲是闌尾炎 ,帶到醫院就診。幸好發現及時,通過手術開腹探查成功取出,患兒轉危爲安。

無獨有偶,近日,另有一名6歲的男童也因誤食14顆磁力珠 而到城陽區人民醫院就診。

CT顯示,14顆小珠子掛在男童的胃部,後經醫生手術纔將其完整取出。

新聞多知道

磁力珠又叫巴克球,是由多顆球狀強磁石組成,是現在廣泛流行於少年兒童中的玩具。

每顆直徑只有3~5毫米,由高強度磁化材料製成的磁球具有強大的磁力,玩家通過發揮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圖像,顏色各異。

作爲一種兒童益智玩具,因其可玩性高、可變換各種造型等特點,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喜歡。

對於小朋友來說,彩色的小珠子總是充滿吸引力,尤其這些珠子很像糖果,小孩子會好奇能不能喫,是什麼味道,極易造成誤食。

城陽區人民醫院影像科

主任張玉光介紹

若吞食一顆磁力珠可自行排出,若吞食多顆,磁力球會隨小腸蠕動向下運動。

由於腸管柔軟、狹長和彎曲,當不同位置的磁球運行到鄰近的腸曲部位時,強大的磁力相互吸引,會擠壓腸管,導致腸管逐漸缺血、壞死,最後穿孔。

如果腸管其他部位還有磁珠,就會依次再發生吸引夾擠腸管。

最後磁珠形成鏈珠狀,夾擠的腸管相互摺疊,形成腸梗阻,這種必須通過手術取出,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血液中毒或者死亡。

02

近年來

磁力珠誤食的意外頻繁發生

01

4月份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接診了一位誤食磁珠的2歲男孩

分次食入的磁珠吸住了多處腸壁

形成4處腸穿孔

經過手術後

一共取出11顆磁力珠

02

3月26日

一名6歲兒童因誤食磁力珠到醫院就診

經檢查

患兒胃內有兩串磁力珠

山西省兒童醫院消化科通過胃鏡

分四次成功將兩串

長約30釐米共59顆磁力珠

全部從胃中取出

03

一名2歲的重慶女孩麗麗(化名)

把五顏六色的的磁力珠當成“糖果”來喫

導致嘔吐和腹痛

被家人送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救治

胃腸新生兒外科醫生通過急診手術

從小女孩胃中取出51顆磁力珠

03

據悉,城陽區人民醫院經常接診兒童誤食異物到氣管、消化道等部位的案例,小到幾個月大到十幾歲的孩子都有發生。

除了磁力珠之外,還包括果核、筆蓋、硬幣、大頭針、電池、玩具小零件等物件。

哪些異物容易被孩子誤食?

誤食後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傷害?

家長注意,

帶你的孩子遠離這些東西↓↓↓

01

【圓形異物】

硬幣、磁力鋼珠、遊戲幣、彈珠、棋子 等,其中硬幣發生的情況最多。

這類異物對孩子損傷相對較小,大部分能夠自行排出,但也可能會滯留胃內。

危害極大的是近期市場上售賣的磁力鋼珠。

02

【長條形異物】

棒棒糖棍、鐵釘 等,此類異物可能留滯胃內,不易排出,引起胃黏膜損傷甚至是穿孔

03

【腐蝕性異物】

紐扣、電池 佔比最高、危害性最大。

紐扣電池進入孩子胃腸道後容易被胃酸等胃腸溶液腐蝕 ,4~6小時會導致化學物質泄漏,需短期內取出,否則危及生命

04

【尖銳狀異物】

棗核、牙籤、魚刺 等,此類異物容易劃傷食道,引起局部感染、穿孔、主動脈弓大出血。

@家長朋友們

孩子的玩具一定要謹慎選擇

不能有丁點兒大意

這些容易被吞食的異物

一定要“藏”好了

◆大衆報業·半島都市報(bandaobao),整理自半島記者 王鑫鑫、遵義晚報、多彩貴州網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