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4歲女孩玩《龍族幻想》充值6萬被發現後自殺,遊戲被指氪金、涉黃

5月6日晚,葫蘆島市實驗中學的初三學生劉歌從家中陽臺墜樓身亡。

當地一名內部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此事警方並未立案,屍檢後已排除他殺。

事發前,劉歌曾給母親趙芳發了帶有“遺言”意味的短信:“媽媽,是我乾的,我不想活着了。”

收到信息的時候,趙芳正在銀行查詢消費記錄。她的微信賬戶一個月內,在一款名爲《龍族幻想》的遊戲中消費108筆,共計61678元。

家人事後查詢發現,劉歌綁定了母親的賬戶給遊戲充值,購買了大量點券,把遊戲角色裝扮成住在別墅的小女孩。

記者體驗《龍族幻想》發現,按照遊戲設定,玩家需要花錢充值才能裝扮角色升級裝備。在遊戲中的社團和QQ羣內,大量玩家展示角色博取關注、互相攀比。有玩家稱自己“買服裝就花了20萬元”。

這款遊戲對充值的依賴也被多名網友詬病。一位網友評論稱,“這款遊戲不充錢就玩不下去,但有四成玩家是未成年人,並無付費能力。”除此之外,記者體驗遊戲後發現,《龍族幻想》中還包含“涉黃”內容,很多玩家以此爲樂,在遊戲裏製作色情圖片後分享到網絡。

劉歌家人告訴新京報記者,孩子安葬後,他們與遊戲代理方騰訊公司協商退款未果。之後,當地檢察院介入支持起訴。

5月29日下午,記者從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獲悉,目前該案仍在審查階段,尚未立案。

14歲女孩玩《龍族幻想》充值6萬被發現後自殺,遊戲被指氪金、涉黃

14歲女孩玩《龍族幻想》充值6萬被發現後自殺,遊戲被指氪金、涉黃

上網課期間玩手遊,一個月充值6萬元

開始上網課後,平時只能週末接觸手機的劉歌,有了用手機的自由。

趙芳把自己不用的蘋果手機留給了女兒。但她沒想到,上網課的這段時間,14歲的女兒開始沉迷於一款手機遊戲中。

察覺出不對勁兒是在5月5日晚,女兒開學前一天,趙芳發現自己微信裏的兩千多塊錢只剩下28元。帶着疑惑,趙芳去查了消費記錄,發現其中多筆消費流向一款名爲《龍族幻想》的手機遊戲。“最多的一次消費是648元,兩分鐘內就刷了六七筆。”

趙芳說,自己並未懷疑女兒,更沒想過她會在遊戲上消費。

5月6日下午,女兒放學後,趙芳在飯桌上問劉歌,“龍族幻想好玩嗎?聽說都往裏充錢,是能掙錢嗎?”劉歌說自己不知道,也沒玩過。

這頓晚飯,劉歌扒拉幾口就放下了筷子。趙芳感受到了女兒的緊張,但又覺得連點外賣都要“貨比三家”的女兒,不太可能在遊戲上花錢。

夫妻倆擔心賬戶遭人盜刷,晚飯後便趕往家附近的銀行把餘款取出來,並對劉歌說,“要報警,查查到底咋回事。”

晚飯過後,他們去銀行查詢消費流水單。“那時候才知道,一個月來,我的銀行卡在這款遊戲上消費了108筆,共計61678元。”趙芳和丈夫在鋼材市場做生意,手機裏每天都有進賬出賬的信息,“所以這一個多月,我也沒發現錢被刷走了。”

趙芳向新京報記者回憶說,當天晚上6點32分,夫妻倆還在銀行爲賬單疑惑時,劉歌給她發來短信:“媽媽,是我乾的,我不想活着了。你能原諒我嗎?謝謝你,媽媽。”但趙芳並沒有及時看到這條信息。

相近的時間裏,意外發生了。

小區居民鄧先生回憶,當晚6點半左右,小區有一名女孩墜樓,他看到躺在地上的劉歌,鄰居已經喊來了救護車。

趙芳和丈夫從銀行回到小區時,與拉着劉歌的救護車擦肩而過。趙芳說,自己走到小區門口時,纔想到來自女兒的未接電話,但回撥過去已無人接聽。劉歌被送醫後,搶救無效離世。

劉歌死後第2天,家屬就爲其辦了葬禮。劉歌大姑向記者透露,“火化前給劉歌做了屍檢,屍檢結果顯示,劉歌符合高墜,經醫院搶救無效後死亡。”

小區的超市老闆說,事發後,大家都感到惋惜,有人推測劉歌自殺的原因,可能父母因爲玩遊戲充錢打罵了孩子。

劉歌父母表示,他們事發前並不知道女兒玩遊戲充值的事,更沒有因此責怪劉歌。父親劉新稱,孩子平時沒機會接觸手機,一般都是媽媽在家陪她,可能是因爲上網課接觸手機多了,才玩起了遊戲。

要求退款遭拒,家屬起訴遊戲方

事發後,家人整理劉歌的遺物時發現,她生前用的手機已經改了密碼,軟件也都刪除一空,那款《龍族幻想》遊戲也沒有了。

趙芳在手機售後服務中心查到的消費記錄顯示,劉芳的賬戶在《龍族幻想》遊戲中消費數筆。記者從趙芳打印出來的充值記錄看到,每一筆都有支付截圖,支付通道爲微信支付,付款賬戶是趙芳的蘋果賬戶。

劉歌大姑告訴記者,事後家人對照銀行流水時發現,付款的時間都是趙芳在家的時候。“孩子上網課,偶爾會借媽媽的手機用,說自己手機查東西慢,每次也就兩分鐘時間。”家人們推測,劉歌是在這些時間段,偷偷綁定了趙芳的支付方式,還刪除了消費記錄。

劉歌家屬提供的充值明細顯示,劉歌從4月7日開始充值,最後一次充值是在5月5日。28天裏,有25天劉歌都在充錢,一共6萬多元。

這筆錢對劉歌家來說,不是小數目。趙芳和劉新在葫蘆島做廚具生意,趙芳說,這幾年生意不好做,一年10來萬的收入,只夠維持家人生活。一家人一直租房住,換了好幾個地方。

即使不富裕,但趙芳還是在女兒身上傾注了很多精力。小學開始就送劉歌補課,學圍棋、學跳舞,後來又讓她學畫畫、奧數、英語、作文,“該學的都學了。”趙芳有時候會埋怨自己,在學習上逼女兒太緊。

劉歌大姑說,劉歌懂事、脾氣好,之前曾生過一場病,學習成績落下了,她媽管得也更緊些,“平常的補課費用,一個月就要一千多塊。”但劉歌平時很節儉,不捨得花錢,買衣服會跟媽媽商量着來,挑選款式大多是運動裝。

5月8日劉歌下葬後,家人開始聯繫騰訊公司退款,並找客服一筆筆覈對了消費賬單。

5月27日,劉歌大姑告訴記者,在退款過程中,溝通一直不順暢,“客服回應一直都是我們覈實,二十多天了,一直沒有動靜,也沒有表達出可以退的意願。”

劉歌家人認爲,騰訊公司作爲遊戲代理商,發生了這樣的事應該給予正面接觸,“但對方一直覈對消費賬單,然後說找蘋果客服,再就是讓我們證明是孩子玩了遊戲。”

劉新告訴記者,協商退款未果後,當地檢察院介入,併爲他們找了援助律師,向葫蘆島市龍崗區人民法院申訴遊戲退款等事宜。”

5月29日,記者聯繫了該案代理律師丁明璐,對方表示該案涉及未成年人,相關案情不便透露。但其也證實,該案確爲葫蘆島市檢察院支持起訴的案件。經協調,5月26日,該案由龍崗區法院受理後,又轉交至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申請起訴。

5月29日下午,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案仍在審查階段,尚未立案。

5月29日晚,記者曾以家屬身份致電騰訊客服諮詢“未成年人用父母手機玩遊戲充值”問題,客服稱,可轉至微信騰訊客服反饋。隨後,微信騰訊客服回覆稱:蘋果手機系統的消費未直接充入騰訊的系統,“我們是覈實不了具體消費情況,如需退費可聯繫蘋果客服進行處理,蘋果會確認消費情況,如符合要求,會有一次退費機會。”

劉歌大姑告訴記者,根據騰訊客服反饋的信息,她聯繫了蘋果客服,但對方稱要與騰訊聯繫,“後來蘋果方面給我發了個郵件,也說退不了”。

6月7日上午,劉新向記者透露,5月28日,騰訊方面瞭解到孩子去世後答應退款,但目前退款還尚未收到。“說1-5個工作日退款,但是現在已經過去9天了。”

遊戲中花錢“住別墅”,有玩家“花4萬元買衣服”

公開資料顯示,《龍族幻想》是一款由祖龍研發、騰訊遊戲代理的手機遊戲,根據江南同名小說《龍族》改編,玩家可在遊戲時體驗小說中的諸多劇情。

記者查詢到,該遊戲在2019年2月26日獲得版號審批。騰訊手遊助手網站上關於該遊戲的介紹爲:騰訊旗艦級開放世界RPG(即角色扮演)手遊。

記者體驗發現,《龍族幻想》可以使用微信和QQ登錄,遊戲的適齡等級提示標註:13-18歲建議適度使用。用14歲以下年齡的賬號登錄遊戲時,會彈出實名認證登記界面。

開始遊戲前,玩家需要設定角色和形象,如髮型、臉型、身體部位等。進入遊戲後,除了體驗劇情,玩家還需要通過打鬥提高戰鬥力,獲得裝備並升級。

由於劉歌跳樓前,刪除了手機上的遊戲,所以,14歲的劉歌如何繞過實名登記並進入遊戲的,家長們至今搞不明白。事發後,他們通過學校老師打聽到孩子玩遊戲的QQ賬號,發現可以直接登錄遊戲。

用劉歌的QQ登錄賬號進入遊戲頁面後,新京報記者發現劉歌在遊戲中有兩個角色,分別達到了108級和111級。有玩家告訴記者,這都已經屬於中等偏上的級別。其中一個角色是穿着襯衫和黑色短裙的動漫女孩,戴一副大框眼鏡。劉歌大姑覺得,這個形象和生活中的劉歌有些相像。

遊戲中,劉歌的角色住着豪華別墅,還有幾名同住的好友。一名玩家告訴記者,在遊戲中建別墅非常耗時,需要設計,還得佈置傢俱。

遊戲世界和現實生活的差距很大。劉歌的大姑推測,這可能是劉歌內心渴望的新家,所以在遊戲裏創造一個自己的王國。

構建這樣的“王國”,需要靠“充錢”來完成。

在遊戲的充值頁面中,點券從6元至648元不等,1元錢可以兌換10點券,可以用於購買禮包、時尚服裝、飾品等虛擬物品。劉歌的充值都花在了購買點券上。她的充值記錄顯示,玩遊戲的前幾天,她充值的金額多爲小額點券,但十多天後,充值記錄變成每天至少4筆,且每筆多爲最高檔位的648元。4月17日這天,劉歌充值7次,每次648元,一天充值近五千元。

遊戲充值欄顯示,劉歌已經充值616780點券,再充值183220點券,就可領取華爾街之主婚禮。

劉歌大姑登錄劉歌的QQ號後,發現她加入了《龍族幻想》的遊戲交流羣。羣裏聊天活躍,話題也多圍繞着遊戲內容和充值。

在一個《龍族幻想》的QQ交流羣內,一名活躍玩家小櫻稱自己18歲,平時喜歡玩遊戲,她發給記者的一張遊戲截圖顯示,爲了收集“衣服”,她累計消耗了44萬多遊戲鑽石,換算人民幣需要充值4萬多元。小櫻說,《龍族幻想》常常推出“限量款服裝”,要想買到,除了充值還得靠手氣去搶。

互相攀比“燒錢”,業內人士稱有“充值托兒”

通過劉歌所在的遊戲交流羣,記者聯繫到劉歌的遊戲好友小雪。她告訴記者,自己跟劉歌在遊戲中相識,後來把劉歌拉入了自己所在社羣的QQ羣內。小雪稱,劉歌在遊戲裏喜歡“拍照”,還跟她提起過自己充錢的事。

記者進入遊戲體驗發現,“拍照”是這款遊戲的一個功能。玩家在設計好遊戲角色後,可以給角色和場景截圖,然後發到遊戲動態或者QQ空間裏展示一番。

上述遊戲交流羣玩家小李告訴記者,《龍族幻想》的設計精美,所以大家喜歡在裏面“拍照”。而角色設計需要充值購買,所以玩家展示的形象很容易引起別人關注,也難免互相攀比。“這個遊戲確實燒錢,玩家靠自制力控制。按照遊戲設置,充錢多少會獲得不同稱號,這讓玩家們有了攀比心,拿了第二,還想刷到第一,就要繼續充錢。”

記者體驗發現,在《龍族幻想》遊戲界面的發言區,每天都有人討論“充值”,常有玩家曬出自己的評分等級,或是抽到的限量款衣服。

遊戲裏還推出充值返利的活動,有玩家在發言欄稱,“這遊戲靠氪金。”

“氪金的意思就是付費,現在特指網絡遊戲中的充值行爲。”遊戲從業者陳亮告訴新京報記者,根據用戶評論來看,龍族幻想屬於“巨氪”類型。“這個類型的遊戲,很多人會買下所有禮包,人均付費差不多兩萬元。”

陳亮稱,遊戲行業的利潤來源於充值,但在每個遊戲服務器都有遊戲公司請的“托兒”,“托兒一般是遊戲裏排行榜3-8名,每個服務器大概3名左右,側面刺激用戶充值。”

在國內手遊評測網站TapTap中,記者看到,龍族幻想的遊戲評分爲4.5分,滿分10分。在用戶評價中,9300名以上的用戶選取了“氪金”標籤。

網友“長安歸故里”發表評價說,“不充到300塊錢不讓買貴的衣服和頭髮,逼着讓人氪金。龍族幻想遊戲裏有四成玩家是青少年,除了向父母要,並無支付能力。”

在這條評論下,龍族幻想官方賬戶回覆稱:可以向遊戲客服反饋。

新京報記者加入了多個龍族幻想遊戲的玩家QQ羣后發現,玩家的聊天大多圍繞着“氪金”,有玩家直接曬出一張“玩家戰鬥力排名”,其中最高的達170萬。一名羣友向記者解釋稱,當戰鬥力達到110萬的時候,就說明玩家已經充了105萬元了,每天起碼要充5個648元點券。

遊戲中可製作涉黃圖片,“吸引不少玩家”

多名玩家告訴記者,龍族幻想最吸引他們的,除了畫面精美,還有“角色塑造”。而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遊戲中所謂的“角色塑造”,包含了不少涉黃內容。

該遊戲角色設計分爲四個板塊,即整體、妝容、臉部和身體。其中女性角色,可調整人體的胸部,甚至精細到胸部的“大小、上下、左右”。女性角色的衣服多爲短裙,通過控制人物動作,角色還會露出裙底和臀部。

在網絡上搜索“龍族幻想女角色”時,會出現多個詞條,如“去衣”、“污圖”、“裙底”、“洗澡”等色情意味的推薦內容,推薦的第一條網頁便是玩家在遊戲中製作的“污圖”。圖片中,一男一女兩個動漫角色正在做性交動作。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條網帖發佈於2019年10月30日,另有多名網友跟帖,發出自己製作的類似圖片。有玩家告訴記者,製作這類圖片非常簡單,在遊戲的拍照功能中就可以完成。隨後記者進入遊戲體驗發現,確實有此功能。

一名玩家告訴記者,《龍族幻想》遊戲“可以捏胸”早已成爲玩家宣傳的噱頭,角色間做什麼動作也可以由玩家制作,因此吸引了不少男性用戶。

在遊戲從業者陳亮看來,如果是有用戶上傳併發布涉黃內容,遊戲官方應該覈查。

5月30日,針對龍族幻想遊戲“涉黃”問題,記者以玩家身份向騰訊客服舉報並上傳相關圖片,工作人員回覆稱,無法覈實到玩家信息和具體違規信息,無法進行處罰。

此外,記者調查發現,《龍族幻想》遊戲中有大量未成年玩家。在該遊戲的交流羣中,成員們聊起登錄限制時,有人自稱偷偷記下父母的身份證號進行驗證,也有人建議在電商平臺代辦身份認證來解決。

專家建議遊戲引入人臉識別,未成年人充值可退還

事實上,近幾年,未成年人玩遊戲時大額充值的極端案例頻發,也多次引發關注。

心理專家杜壯表示,未成年人對遊戲本身的虛幻性所知不多,也理解不了遊戲中的套路以及對自己產生的影響。“他們沒有經歷過良好的網絡素養教育,對遊戲的瞭解較淺,更容易陷入到這種遊戲中。”

據《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爲1.75億,佔網遊玩家總數量近三成。其中,有61%(即1.1億)的未成年網民會經常在網上玩遊戲。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兩會期間呼籲建立網絡遊戲分級制度,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實行未成年人登入網遊時段、時長監管分級,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遊戲。

“未成年人缺乏判斷能力,雖有實名認證等手段,但目前來看效果有限。”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律協副會長馮帆告訴記者,兩會期間,不少代表把未成年人遊戲充值問題作爲提案內容。

5月19日,最高法出臺《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未成年人網絡遊戲付費可以退還。“今年以來,也出現一些未成年人遊戲充值的案例。《意見》雖有法律效力,但實際操作中,很難證明誰在玩遊戲,未成年人充值是否經過父母的同意,取證有一定難度。”在馮帆看來,應從源頭上控制未成年人玩遊戲,“建議遊戲在充值前使用人臉識別區分用戶,如果是未成年人,遊戲公司可以不接受充值。”

針對劉歌遊戲充值問題的處理進展,6月7日上午,新京報記者聯繫了騰訊遊戲公關部門,一名工作人員回覆稱,目前正與客服溝通,調取信息。

對於遊戲涉黃、未成年人遊戲登錄、遊戲或引誘充值等問題,該工作人員稱,“需要內部覈實”。截至發稿,對方仍未回應。

(文中劉歌、劉新、趙芳、陳亮、小雪、小櫻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