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星球大战》塔图因怪怪屋拍摄地,特色穴居也面临人去屋空的窘境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马特马他彩虹台阶

突尼斯有四万平方公里的细沙沙漠,从杜兹出发开车要四个小时才能抵达撒哈拉沙漠腹地。我从太平洋岸边走来,只惊鸿一瞥一生必睹一次的撒哈拉,心里总有遗憾。2017年去摩洛哥正值6月酷暑,两次北非行都与撒哈拉沙漠腹地的帐篷营地擦肩。于是,我有了一个梦,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躺在撒哈拉的营地里看星星,与世隔绝,就像我和琳琳在约旦瓦迪拉姆沙漠一样。

2月20号清晨启程,清晨得大巴车里还需要开灯才能看清,窗外寂静无声,只有一丝寒冷。每当这时我都无比享受,舒服地想要留住无法与人分享的心情和眼前每一秒的景象,又无可奈何地看它们溜走。蓝天照得云彩都是蓝的,远处蒙蒙升起一片粉红,今天又是个艳阳天。

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这个小众国家即使在中国的春节,一年中最不热的季节,即便是免签了之后还是游人寥寥,中国游人非常少。我们在一个画满了彩色条纹的台阶处停下,这里就是著名的马特马他彩虹台阶。顺着台阶登上小山坡的顶端,游人到这里都要与巨大的MATMATA字样合影。遥望起起伏伏的丘陵,终于有了丝丝绿意,从地中海吹来的湿润空气,夜晚遇冷凝结,成为了那些草木的生命之源。

柏柏尔人的“窑洞”民居

马特马他在杜兹的东部,一个由柏柏尔人居住的小村庄。居民们散落在丘陵之中,如果你不走近甚至发现不了这里有人,有房。原因就在于他们居住的“房屋”非常奇特,正是它们如此的不同,《星球大战》才把天行者的家安在这里。

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一栋民宅,走上平地,推开木门,经过蚂蚁洞似的狭窄弯曲的通道,随即豁然开朗,一个小院子出现在眼前,看起来好像我国的窑洞,也的确有很多人将它称之为突尼斯窑洞。但是它们之间有些不同。

中国的窑洞是直接在山体上开凿,突尼斯的则是先从地面向下挖一个非常大的坑,然后在坑的四壁上横向凿出各个洞穴作为房间,一些房间之间还会有连接的通道,弄成几室几厅的结构。

柏柏尔人居住这种房子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他们之所以选择这种居住方式也是跟他们的当地气候有关。这个地区因为受撒哈拉沙漠的影响,终年干旱酷热,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而聪明的柏柏尔人住在这样的地下村庄既安静又空气清新,住在里面凉爽舒服,一年四季都不受气候的影响,冬暖夏凉。

但是随着世界的变迁,穴居的柏柏尔人接触到了外界,尤其是年轻人,孩子上学要到山下20公里的地方,全家只有年轻人出去打工挣钱。后来政府给建了新房子,年轻人搬走了去住现代化的楼房,只剩下老人不愿意,还坚守在世世代代栖居的祖屋里。

我们参观的这个民居房间倒是不少,有卧室,有厨房,有工具和工作间,放着的农具都跟中国乡村的很类似,然而可以说家徒四壁,除了一台非常老的小电视外没有其他电器。当时的我觉得这儿的生活的确很艰苦,直到两年后的今天,又走过了一些国家后,现在我想说,如果你觉得这个生活水平太低的话,那么你等我写肯尼亚的时候,这就是豪宅,起码有光啊,有亮啊。

那些人去屋空的洞穴,很多改成了酒店供游人居住,特色民宿也吸引了很多像我这种对奇异建筑,沉浸体验特别挚爱的游客青睐。其中著名的一间叫SidiDriss的酒店,George Lucas就是在这儿拍摄了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新的希望》及《克隆人的进攻》中那些满是洞洞的怪怪屋其实以前人们多是用来储存粮食的。

我们团里的一对夫妇,装扮成了当地人的样子

参观到一半儿,主人突然煞有介事地把我们团中一对夫妇叫走了,不知道要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们出来了,景象颇为惊喜,原来主人是去打扮他们了,给他们穿上了当地人的服装。在院子里我们还被邀请吃到了柏柏尔人的特色自制食物,大饼子和薄荷茶。

我们看到的柏柏尔人皮肤发棕黄色,有些黑,其实他们是欧罗巴人种,属于白种人。他们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是众多在文化、政治和经济生活相似的部落族人的统称。柏柏尔人主要集中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柏柏尔语是闪含语系中的一支。说到闪、含,就又想起诺亚的三个儿子,我们都是他们的后裔吧。

而我走上了这颗沙漠星球塔图因(Tataouine)民居的顶端,俯瞰整个院子,好像一座迷你围屋。真希望这些民居能一直保留下去,当地能有更多的配套设施,既让当地人有工作,让年轻人有喜欢的工作做,又不破坏这里的生活循环。正如我国一些正在消失的乡村,年轻人不愿回来,老人孩子留守,房屋颓唐破败,越破越没人爱住,恶性循环。利用自身的优势,打造特色产业或许是一条出路,利用《星球大战》朝圣地就很好,毕竟这里是天行者的故乡,现在人们还能在他们吃饭的房间吃饭。

作者:那敢情好了

文艺范儿独立摄影师,旅行、美食、生活方式撰稿人

多平台认证、签约旅行家,美食达人

双微:那敢情好了

图文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主体转载或商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