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小林

我国是全球原油进口最多的国家,2019年我国进口的原油已经超过了5亿吨。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买家,我国却没有什么定价权。毫无疑问,原油的定价权主要还是掌握在卖家手中,因为无论是想要打压油价还是推高油价,基本上都是由卖家说的算。而最近油价开始大举反弹,无疑就是主要的原油卖家操控的结果。

今年前四个月,对于全球的原油生产商来说,可算是经历了一场噩梦。1月初的时候布伦特原油还在70美元/桶附近,到4月份最低时跌破了20美元,跌幅超过70%。美原油的期货交割价甚至还一度跌至负数。当然,油价跌得这么惨,其中就有产油大国之间打价格战的因素存在,所以也可以说是自作自受。

不过,进入5月份之后,这种局面就得到彻底扭转。因为从5月份起,OPEC成员国与非OPEC的产油大国之间开始了一场旷世大合作,即实行史上最大规模的减产,日均减产规模高达970万桶/日。对于产油国来说,想要推动油价上涨的最好办法就是减产。在过去的时间里,已经证明了这个办法对油价的推升屡试不爽。而这一次减产规模这么大,所以油价会怎么走基本上已经可以预见。

自5月份减产开始以来,油价反弹的速度明显加快。到6月8日,布伦特原油盘中已经突破了43美元/桶,美原油突破40美元/桶,均创近期新高。相比5月初,布伦特原油和美原油分别涨了59%和110%。

或许是因为尝到了减产后的甜头,因此上周六OPEC发表声明称,OPEC与非OPEC产油国同意将当前日均970万桶的原油减产规模延长至7月底,而此举可能也将进一步推高油价。而随着国际油价站上40美元/桶,国内成品油的地板价可能很快就要保不住了。

根据机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到6月5日,参考原油的变化率达到了10.1%,预计汽柴油的价格上调400元/吨。不过由于下一个调价窗口就在本周四(6月11日)开启,而之前有一段时间国际油价还没有站上40美元,所以从10日的均价来看,可能还没达到上调的标准,所以本周的油价调整或仍然以搁浅收尾。可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保持目前的上升势头,在下一个调价窗口开启时,国内油价肯定就得涨了。

油价会涨到哪?

油价上涨,对国人来说是不愿看到的。可因为定价权不在我们手中,所以除了看着它涨之外毫无办法,只希望不要涨太多就好。那么原油减产协议开始后,油价会不会一直涨呢?

一般来说,原油减产协议只要落实到位,在最开始的几个月里对推升油价还是比较有效的,不过等到市场慢慢适应过来时,其效果就会逐渐下降。比如上一次减产协议中,油价上涨也就持续了4个月左右,不过上涨结束后也不一定就会立马下跌,也有可能是在高位横着,不上也不下。

按照这个逻辑推断,国际油价可能最终回到今年1月初的水平,即布伦特原油到达70美元/桶左右,美原油到达65美元/桶附近。而今年1月初的时候,国内的92号汽油接近7元/升,相比目前的油价高了1.5元/升左右。如果一辆油耗7升的家用轿车,每年跑2万公里,一年下来就要多花2000多元的油费。所以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相信油价上涨或多或少都是有一定影响的。

审核:李闰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为希财网作者版权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