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現正大量上市!德慶桂味荔枝搭乘專車上京啦,全國都將知道德慶桂味!

隨着汽笛鳴響,又一趟從廣州出發的“廣東荔枝”高鐵專列開動,向遠方駛去。專列上的旅客們發現,與以前的旅途不一樣,這一次,他們的旅途有“荔”相伴。

“廣東荔枝”高鐵專列

5月20日,“廣東荔枝”高鐵專列正式啓動,共有廣州-西安、廣州-北京、廣州-武漢三條路線。其中,在廣州-北京列車上,“德慶鴛鴦桂味”等13個廣東荔枝區域公用品牌的海報、桌貼、頭片、燈箱等出現在2組共16節車廂內,向乘客們展示着廣東荔枝的各種品牌元素。除此還有關於廣東荔枝的語音播報,列車儼然變成了一個視聽兼備的“荔枝長廊”。

“廣東荔枝”高鐵專列冠名首發

廣東荔枝品牌元素與列車細節高度融合,將品牌文化、產品信息、區域特色有機地聯繫起來,實現了廣東荔枝品牌的精準聯動傳播。專列啓動後,“德慶鴛鴦桂味”將與其餘12個廣東荔枝區域公用品牌一起,把嶺南佳果的獨特韻味從廣州送至北京、西安、武漢等大城市,並沿途歷經數十處站點。乘着“廣東荔枝”的東風,“德慶鴛鴦桂味”品牌傳播力度更強,影響範圍更廣。

“廣東荔枝”高鐵專列展示德慶鴛鴦桂味荔枝

德慶鴛鴦桂味荔枝是地道的優質嶺南水果,品種源於清代,種植歷史悠久。當鴛鴦桂味成熟時,荔枝果皮中有條明顯的分界線,顏色紅中帶綠,且每一個大果上都附着一個小果,因此美其名曰鴛鴦桂味。該荔枝品種果核小,果肉厚實,約20個果就有一斤重,肉質晶瑩透亮,味道清甜可口,還有着獨特的桂花香味,很受市場歡迎。

德慶鴛鴦桂味荔枝

多年來,德慶鴛鴦桂味多重榮譽加身。1992年榮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良產品獎”,1999首屆廣東青年“三高”農業博覽會榮獲優秀產品獎,2017年入選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9年8月被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收集登錄。

目前德慶的鴛鴦桂味荔枝種植面積近萬畝,全國排名前列,每年慕名而來摘果、收購荔枝的人員絡繹不絕。在2019年,德慶官圩鎮勝敢村將鴛鴦桂味納入到“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項目中,實施主體爲德慶縣鴛鴦桂味荔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帶動產業發展。據瞭解,合作社現有30多畝鴛鴦桂味荔枝種植基地,輻射帶動發展2000多畝種植基地,產值百萬元以上。

鬱鬱蔥蔥的鴛鴦桂味荔枝樹

合作社正着手建設100立方米冷庫,100平方米加工廠房,購置烘乾機等,對鴛鴦桂味進行規模化、標準化的加工處理,大力促進第二產業的增效增收。近兩年,官圩鎮人民政府還組織了兩次荔枝文化節,不僅在活動上與各大收購商直接簽訂收購協議,同時也打響品牌,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據悉,德慶鴛鴦桂味的品牌商標將在今年註冊,進一步加強品牌影響力。如今搭載“廣東荔枝”高鐵專列這一趟快車,德慶鴛鴦桂味將集聚更大的產業集羣力量,更突出的品牌優勢,大力引領荔枝產業的迭代升級。【記者】何柳穎 來源:南方+

官圩鎮是德慶縣鴛鴦桂味荔枝主要產地,鴛鴦桂味荔枝種植已有二百多年曆史,有着濃厚的荔枝文化內涵。

目前,官圩鎮荔枝種植面積達3500多畝,大部分已進入豐產期,種植的品種以鴛鴦桂味、糯米餈爲主。特別是鴛鴦桂味荔枝以其清甜蜜味、剝皮後果肉不流汁的特性而廣受喜愛。

村民梁叔介紹,這種荔枝果皮鮮紅,呈長心形,果皮顆粒中有條明顯的分界線,果體上墨綠色的斑塊,這正是它外觀上獨特之處,“鴨綠頭”之名正出於此。讓人稱奇的是,在每一隻果實上,都附有一個小果實,形成一大一小的“鴛鴦果“,因而美其名爲鴛鴦桂味荔枝 。肉脆、汁多、清甜、有着獨特桂花香味的鴛鴦桂味荔枝,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優質的果品而勝於一般的桂味而成爲荔枝桂味中的“果中王”。

德慶縣位於肇慶市的西面,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熱充足,當地年日平均氣溫21.5℃,年日照時數爲1848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494mm,冬季無明顯霜期,十分適宜繁育鴛鴦桂味荔枝種苗。

傳說,一百多年前,官圩鎮謝村出了個名中醫,叫謝蘭修。經友人介紹,他爲增城一個富人治好了久治不愈的背痛。那個富人十分感激名醫,於是將家中特有的, 從來不肯輕易給人的荔枝果苗送了兩株給謝蘭修帶回家栽培。就這樣,源於嶺南荔枝著名產地增城的優質果苗,被移種到幾百裏之外的官圩謝村。沒想到的是, 地處山區的德慶縣十分適宜荔枝的生長,加上謝村地勢平坦開寬,四面環山,土地肥沃深厚,而且含錳量大,夏天白日炎熱,夜間涼爽,“謝蘭修園”的荔枝既保持了母樹的風味,又有自己的特色。而現在整個謝村桂味荔枝園有三十多棵荔枝樹,這顯然成爲了謝村當地的一寶。

▼▼▼

一對一對不孤單

德慶鴛鴦桂味荔枝有着獨特的外表特點,果皮鮮紅,呈長心形,果皮顆粒中有條明顯的分界線,果體上有着墨綠色的斑塊,且大部分的果實上都附有一個小果實,形成一大一小的鴛鴦果,因而美其名爲鴛鴦桂味荔枝。

桂香濃郁,口感清甜爽脆

經數代人選育優化的鴛鴦桂味荔枝,皮薄而堅韌,耐貯藏,其果核細小,果肉厚實且晶瑩透亮,不流汁,有明顯桂花香味,食感清甜爽脆,不膩口,在民國時期,就已經馳名全省及港澳地區,1992年便榮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良產品獎”,1995年獲首屆廣東青年“三高”農業博覽會“優秀獎”,2017年入選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在每年的六月下旬和七月上旬成熟季節,都受到人們的極力追捧。

在德慶縣官圩鎮謝村,有那麼幾十株很特別的荔枝樹,每年果還掛枝頭,就已被預定一空,市面上很難找到它們蹤影,更沒試過滯銷。這到底是什麼荔枝呢?它們有何神奇之處?近日,記者來到謝村探祕。

神奇荔枝的魅力

記者來到官圩鎮,向當地人打聽“德慶什麼荔枝最鮮美”,幾乎所有被問者都這樣回答“當然是謝村的鴛鴦桂味荔枝了”。原來,那幾十株傳說中的荔枝,就是種植在官圩鎮謝村的鴛鴦桂味荔枝,每株的年齡都有上百歲了,當地人俗稱爲“鴨頭綠”,全村僅30多棵,這也成爲了謝村“一寶”。

記者跟隨村民謝新榮來到他們村的鴛鴦桂味荔枝園,在一株株蒼勁而充滿生機的荔枝樹上,一串串紅得誘人的果實垂落枝頭,果實的表皮紅得就像喝醉酒似的。據謝新榮說,這就是鴛鴦桂味荔枝,汁多味清甜,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味。記者嚐了一個,果實是這種味道,蜜味濃郁多汁不膩口,喫罷齒頰留香。而這種荔枝的更特殊之處在於,在謝村方圓十多里範圍之外出產的荔枝,就沒有謝村荔枝的風味了。

村民梁叔介紹,這種荔枝果皮鮮紅,呈長心形,果皮顆粒中有條明顯的分界線,果體上墨綠色的斑塊,這正是它外觀上獨特之處,“鴨綠頭”之名正出於此。讓人稱奇的是,在每一隻果實上,都附有一個小果實,形成一大一小的“鴛鴦果“,因而美其名爲鴛鴦桂味荔枝。

種苗來自百年前

據村裏的老人說,一百多年前,謝村有個名中醫叫謝蘭修,他爲增城一個富人治好了久治不愈的背痛,那富人出於感恩,將家中特有的、從來不肯輕易給人的兩株荔枝果苗,送給謝蘭修帶回謝村栽培,最後經過不斷培育,變成如今這30多株鴛鴦桂味荔枝樹,並將這片果園號稱爲“謝蘭修園”。

謝新榮介紹說,這30多棵鴛鴦桂味荔枝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由於品質好,在上世紀90年代時,曾賣出100元/公斤的高價,而當時普通的荔枝每公斤僅十幾元。後來,有人慾通過嫁接的方式培育苗子,但種出來的荔枝,卻沒了那種風味。於是,謝村的子子孫孫就精心呵護着這30多棵樹,成爲了謝村的一寶。

由於味道獨特,每年果實還掛在樹上,大小商販就早早前來預訂,其中不泛港澳地區,他們都是將其作爲佳品送禮,或自家食用。因此,在市面上,幾乎很難找到真正的鴛鴦桂味荔枝。

“村級”荔枝吸引省專家關注

爲何謝村的桂味荔枝會如此風味獨特呢?德慶縣農業部門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爲了揭開其中的奧祕,早在1992年,他們組織了由省農業廳、華農大、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等專家教授組成的鑑評小組,對謝村鴛鴦桂味荔枝的風味和特點進行了全面的分析鑑定,包括,採集土壤樣本分析、對果實糖分等進行分析研究,專家得出一系列專業的數據,比如含糖量達20—21度,比普通的荔枝高;再如可食用部分,一般果實只有五六成,而鴛鴦桂味荔枝高達八成。

據瞭解,當地村民爲了更好地保護這些百年荔枝樹,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發現有天牛等蟲害時,謝村人不施用農藥,而是採取最原始的方法,攀梯上樹徒手捕滅害蟲;對於荔枝樹的管理,謝村人也作了責任分工,具體分到個人,負責有機肥料的施放、鋤草等。由於得到精心的管理,豐收年時,有的荔枝樹株產量達400公斤,小株的也有150公斤,總產量3噸多。讓村民自豪的是,不管是產量多少,從沒試過滯銷。

免責聲明:以上圖片內容來源於南方+,德慶西江潮,德慶縣廣播電視臺,德慶在線,版權屬原創作者,若有侵犯,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如未標明來源,敬請諒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