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來,因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不斷湧現,截至目前已有6家A股上市公司宣佈觸發面值退市,引發了市場高度關注。在此背景下,面臨面值退市風險的公司,正想方設法展開“自救”,近期已有*ST兆新、*ST金洲通過“自救”實現連續漲停,它們的股價在最後危急時刻站上面值,暫時解除了面值退市危機。不過,股價站上面值後,這些公司連續漲停的走勢卻“戛然而止”。

5月13日至6月4日,*ST兆新股價連續17個交易日低於面值,在此期間,公司發起一次面值衝擊未果。不過,6月5日,公司第二次衝擊面值,終於順利站上面值,成功將自己從退市邊緣救出。消息面上,5月28日,*ST兆新披露了《關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追加股份限售承諾的公告》,控股股東陳永弟承諾將所持有的4.86億股有限售條件流通股自2020年5月30日起自願繼續鎖定一年,鎖定期至2021年5月29日。

對此,深交所質疑公司是否存在利用公告事項炒作股價、避免退市的情形,自願性承諾的必要性。據媒體報道,陳永弟與彩虹集團被列爲失信被執行人,陳永弟已處於失聯狀態。而*ST兆新8日發佈公告稱:“經公司與律師諮詢,公司通過函件形式與實際控制人陳永弟、沈少玲保持聯繫,往來函件均有其本人簽字蓋章,爲其真實意思的表示,實際控制人陳永弟、沈少玲未與公司失去聯繫。”

在站上面值前,*ST兆新6月3日至6月5日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最終公司股價在6月5日報收於1.01元/股,成功站上1元面值。

不過,公司站上面值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連續漲停的股價走勢便“偃旗息鼓”,8日公司股價收出陰線,漲幅爲1.98%。

同樣,爲避免面值退市,*ST金洲此前拋出了5億收購計劃,公司股價連續實現八個漲停,順利站上1元,暫時解除了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股票面值的終止上市風險。不過,在站上面值後,公司股價便扭頭向下,從連續8個漲停,轉而已經連續兩日跌停。據悉,此前在*ST金洲股價連續漲停的同時,公司頻繁收到深交所函件。其中,6月3日,深交所向*ST金洲下發了監管函,就公司對深交所問詢未按要求及時、完整回覆關注問題,擬回函內容不完整,選擇性回覆,擬回覆內容前後矛盾,存在大量不相關的冗餘信息,擾亂了正常的信息披露工作秩序等問題,要求公司及全體董監高吸取教訓,嚴格遵守相關規定。

另外,*ST鵬起近期A、B股雙雙跌破面值。面對市場的高度關注,*ST鵬起對外表態則是反覆強調不願意退市:“公司肯定會努力改善情況,肯定不想面值退市,公司管理層也在努力改善這些情況,公司肯定不想讓公司退市,也在積極想辦法解決現狀,實際控制人跟萬方集團在協商後續事項,現在還在協商中。”

針對目前兩市低價股的現狀,中航證券分析師董忠雲介紹到:“1.5元以下的低價股中,有70%的股票總市值小於20億元,20%的股票總市值在10億元以下。從這些低價股的行業分佈來看,主要集中在環保、輕工製造、電氣設備、機械、有色、鋼鐵等細分行業,可見大部分可能面臨面值退市風險的股票集中在一些傳統行業的市值較小的上市公司。”

另外,一市場資深人士表示,面臨退市危機的公司中,存在着經營不善、內部不協調、高層內鬥等多重問題,在負面消息和業績長期虧損的雙重壓力下,企業市值持續蒸發,最終淪爲面值股,建議投資者遠離低價股,以免踩雷。

記者 張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