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晚班》(Late Shift)是一部犯罪悬疑互动式电影,由托比亚斯·韦伯执导,演员乔·索沃布茨、安部春香主演,剧情讲述主修数学的大学生马特在担任夜半警卫时,突然莫名其妙被卷入一场拍卖所的窃盗案件,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必须面临一连串的抉择,而在过程中也逐渐发现即使有些决定看似微乎其微,但最终却会也导致跟原先截然不同的结果。

看完电影之后做出的选择

打着全球首部互动电影,在观影时以手机投票来多数决定主角命运,能够同时享受到电影、游戏,并跟身旁其他人互动的招牌,《晚班》在宣布上映计划后就引起高度的关注与讨论话题。而这种把电玩游戏里玩家操控角色的模式搬上大银幕,跟原本我们只能被动接受剧情信息的电影做出创新结合,《晚班》究竟能给观众带来怎样的体验?能否为电影创造一个全新类型的发展?而这看似有趣的设计背后又会产生什么问题?

《晚班》电影评价好看吗?

毫无疑问,《晚班》是一部具有创意巧思的优秀作品,在全片超过180个选择导向7种不同结局的设计之下,编导巧妙地以有如电玩的游玩概念来跟片中充满意外的剧情与角色内心挣扎来互相呼应,透过一位平凡的夜班警卫竟然会因为一连串的选择而逐渐深陷他从来都没想像过,即便后悔也为时已晚、难以脱身的麻烦,来告诉观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项选择,不论大小,或者是否经过深思熟续,都将可能影响我们人生的未来走向。

作为一部互动式电影,《晚班》片中主角不断在不同情境下面临许多不同选择,有些只是要不要停下脚步帮助路人,有些则是攸关生死的两难矛盾,在电影只给大约5秒钟思考的情况下,观众必须在有限时间内以第一直觉反应来回答问题,这也让我们完全进入角色,不仅决定主角性格是自私贪婪或正直热心,也能试着设想当自己身处《晚班》这样处境时,是会选择勇敢突破还是谨慎保守?

《晚班》互动式的新奇有趣

《晚班》让观众在观影途中用手机APP投票决定故事的走向,整个过程是相当有意思的,无论是被坏蛋拿枪指着是否要继续逃跑、在被威胁时应该提出什么交换条件来交换,或者跟希望偷走男友车钥匙的妹子200块300块的讨价还价,这种我们从没在观赏一部电影时感受过的独特体验,先不管最终整体表现如何,光就能够代表主角跟片中其他角色互动的新鲜感,《晚班》就非常值得我们一看。

然而《晚班》把故事决定权交给观众,虽然带给我们有趣的新奇体验,但同时也造成电影角色性格前后不一与行为缺乏合理性的缺陷,在我个人观赏《晚班》的过程中,就遇到了多次让人匪夷所思,有如男主角有多重人格的投票结果。当然这绝对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毕竟由全场数十位观众来投票,本来就会有意见分歧的情况,但这也不禁让我开始思考:把《晚班》这个能在家里观看或游玩的电影拿到戏院播放是否合适?

《晚班》电影的最大缺陷

不像是能在NETFLIX在线观看的互动式影集《黑镜:潘达斯奈基》,或者《行尸走肉》、《卡拉》等许多玩家能独自在家中游玩的电玩作品,《晚班》凭借全场观众投票表决得出的最终选择,不仅压缩了少部分观众的意见空间,尤其在许多人都抱持着看热闹心态,做出一些可能跟现实脱节选择的情况下,确实影响了我们观看这部电影,或者说玩这个游戏的体验。

《晚班》电影真的值得一看吗?

所以我想问的是,我们真的值得为了跟一群陌生人决定剧情走向而进戏院看《晚班》吗?不仅电影情节因为充满不确定性的投票而变得混乱,在故事本身就没有非常严谨,还要频繁低头使用手机来投票的情况下,观众想专注在故事的情绪与节奏就这样不断被分割打断。你可以把戏院版《晚班》当成一项游乐器材,但如果要说它是一部能在戏院观赏的电影,我实在没有办法认同。

《晚班》影评结论

整体而言,虽然《晚班》演员必须在许多不同剧情做出不同演出的表现值得称赞,让观众来决定主角命运这种互动式的体验也非常新鲜,不过在我们“进戏院”观赏这部电影,却高机率走到令人错愕结局的情况下,尽管无法确定自己选的就是正确,但与其赌运气把决定权交给大家,最终获得怎样都无法改变,只能摸摸鼻子离开影厅的无力、失望与遗憾,我们何不花250台币买游戏,自己在家跟三五好友同乐?至少还能一玩再玩,找出自己最满意的结局,这就是我在看完《晚班》之后做出的选择。

评分:

娱乐爽度:6/10

故事剧情:6/10

气氛营造:7/10

演技表现:8/10

题材鲜度:9/10

整体总评:7.2/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