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有意思的事情,2008年選秀曾經被很多人看好,尤其是前三順位的羅斯、比斯利和梅奧,三人都被認爲是未來之星。然而多年過去,三人的遭遇卻各不相同——羅斯早早證明了自己,可惜遭遇了傷病;比斯利和梅奧則都沒有兌現天賦,兩人從未入選過全明星或者最佳陣容,如今連球都打不上。

其中,有關梅奧的故事尤其讓人遺憾——梅奧年少成名,高中畢業時是名震全美的第一高中生,甚至被當做下一個喬丹科比,大學表現雖不比高中,但也有場均20.7分,被探花選中之後,很多人都等着這位一臉巨星相的天才發光發熱,可惜,梅奧總共只在NBA效力了8年,他的巔峯留在了新秀賽季。

那麼,梅奧爲何沒有在NBA成功兌現自己的天賦?進入NBA前人們對他的期待如何?又是什麼導致了他的隕落?翻開他的選秀報告,也許我們能從中找到答案。

在2008年的一份選秀報告上,對梅奧的優勢是這麼評價的:得分能力爆炸,能夠用各種方式得分;擁有老將般的經驗和自信,從來不會失去信心,也不會因爲對手或者表現感到不安;已經擁有了NBA的三分射程,他的體側穿鞋身高是1米93,臂展則是6尺6(約爲1米98),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垂直彈跳達到了41英寸(約爲1米04)。

可以在防守下投進高難度投籃,控球還行,能夠應付對方的壓力;知道如何在上籃利用身體和保護球;即便是面對頂級防守者,梅奧也可以做出很多假動作,並且創造出空間投籃;核心力量強大,可以在遠距離投進後仰跳投,投籃高度和出手都不錯;能夠跟上速度很快、運動能力強的控衛;大一賽季的表現起伏很大,一開始表現不好,後面成功追了回來。

而在劣勢上,對梅奧則是這麼形容的:身材還是有些偏小,第一步過人缺少爆發力,變向能力也不算特別好,因此面對防守時,他更傾向於投高難度的籃;雖然能在大學當中命中高難度投籃,但是在NBA就不一定了;梅奧對自己的外線投籃似乎很滿意,因爲投籃對他的身體要求比較低,不過他的投籃經常會不在線。

他擁有很好的球場視野,但是沒有一個控衛的心態,只想着爲自己創造機會,把傳球當作最後的手段;過度運球和遇到困難時,這樣“自私”的心態會逼着他投一些不合理的球;場均失誤3.5次,助攻3.3次;性格有問題,被指控從他的經紀人那邊得到了一些非法利益,這也是老生常談了。

你可以看出來,這份選秀報告對梅奧的得分、投籃、控球給予了很大的肯定,不過他的劣勢真的不少,包括身材偏小、缺少爆發力、過於依賴投籃、傳球一般、失誤多——梅奧的優劣勢都在NBA展現了出來,他的投籃真的不差,生涯三分命中率37.3%,不過那些劣勢非常“致命”,不僅僅在於天賦上,也在於性格上,梅奧不管在哪個球隊都有一些負面新聞。

在當時,知名選秀網站nbadraft給梅奧的評分是96分,他的運動能力、防守、力量、速度、跳投是9分,但是傳球只有6分,身材、領袖氣質、更衣室氛圍則是7分——96分並不算低了,作爲對比,在梅奧之後被選中的威少“只有”95分。

這份選秀報告同時給出了梅奧的模板——並非喬丹或者科比,而是本戈登,本戈登是2004年的公牛選中的探花秀,直到羅斯去芝加哥的第一年他都是公牛的老大,巔峯時場均可以拿到21.4分。相比梅奧,兩人都是注重投射、身材偏小、爆發力不足的得分後衛,確實很像,不過本戈登的生涯還是更成功些,儘管沒有入選過全明星,但是他至少拿過最佳第六人。

梅奧在2016年之後就離開了NBA,不過他並沒有離開籃球,過去幾年裏,他曾經在臺灣聯賽、波多黎各聯賽中打過球,本賽季,他將爲CBA效力——最新的消息是,等到CBA複賽後,梅奧將頂替史蒂芬森爲遼寧隊效力,現在的他也才32歲,說不定他能夠在CBA站穩腳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