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级奶爸机智带7娃变身养娃大神,孩子们,有事喊爸爸就行

说到养孩子这件事,很多有过带娃经历的家长们应该都是感同身受的头大,甚至一家好几口人就带一个孩子也是常事,最后每个人还累够呛。

然而就再美国加州,一位37岁的超级奶爸因为一人带7个娃火了。

说起为什么家里有7个孩子,也是有一些渊源的。

这对夫妻在刚结婚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想要养3个孩子,最好是两个女孩,一个男孩。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这对夫妻真是经历了不少坎坷:

刚开始妻子先怀了一对双胞胎,由于早产,出生不久就过世了。时隔两年以后,妻子相继诞下两名女孩。

一切似乎都顺利起来了,但距离原本的梦想还差一个,为此夫妻俩不断奋斗。经过好几次的流产和二十几次的人工授精,终于怀孕成功。

只不过这次是超额完成了指标,一胎5个,算上之前的两个姐姐,这个家庭一共有7个孩子了。

刚开始知道这消息的夫妻俩内心是拒绝的,但冷静下来想想还是幸福的,就欣然接受了。于是,他们看B超的画风是这样的:

朋友圈晒娃是这样的:

孩子们穿衣服是这样的:

是不是超级炫酷!然而,老父亲嘴角的微笑却是世人不知道的苦啊:

"我每天好像就没停下来过,为孩子吃饭我要花费两个半小时的时候,有的时候喂完一个,上一个喂好的又饿了,加上还有两个需要照顾的女儿,真的有些崩溃。"

俗话说得好,只要技术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位老父亲真是动足了脑子,想出了很多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喂奶喂的手酸心累,他就找来了一些可以塑性的绳子,把这种绳子绑在摇篮椅上,在把奶瓶和绳子固定,这样同时喂5个就不成问题了。

科技在进步,这位爸爸也在进步,隆重推出了喂奶神器2.0版本,这个版本的喂奶装置更加牢固了:

随着孩子长大,上饭桌吃饭是个问题。这位爸爸又开始动脑筋了,把自家饭桌扣出5个洞,把孩子放进去,初步草图是这样的:

虽然看上去有些"鸡肋",但实行起来还是很方便的,你瞧,孩子吃饭都是井井有条的:

平时外出游玩的时候,这位爸爸准备了一辆超级大的车子,除了给每个宝宝安排了安全座椅以外,他还细心地在车内打造了一个换尿布的地方:

下了车以后,孩子们就坐上加长版的婴儿车,五个孩子排排坐,两个大姐姐也可以踩着木板和弟弟妹妹一起出行。

令人震惊的是,这位父亲和坐在加长版婴儿车里的孩子们一起参加了马拉松,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这位爸爸真是打破了我们一贯认知里的"熊爸"形象,果然天下没有不会带孩子的爸爸,只看他用不用心。

一个好父亲是家庭的福气,他决定着妈妈的情绪和家庭的"温度",他带给孩子的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宝贵财富。

1. 爸爸带的孩子更聪明

经常能看见网络上网友们分享自己家里熊爸带娃的各种搞笑视频,那场面真是一个刺激:

很多"明星爸爸"也是如此,之前孙俪发布的一条微博中就有吐槽自己的丈夫邓超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如果把爸爸们带娃比喻成一部电影,那无疑就是恐怖片,甚至是灾难片。

然而就算是一千一万个不放心,科学还是证明了:爸爸参与带娃会对孩子的语言、社会、心理、认知等等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爸爸带出的娃比妈妈带娃更聪明。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就发现了:爸爸在孩子初期语言发展的时候起到很大作用。

打个比方来说,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妈妈会温柔地说:"宝宝,我们吃饭饭啦!"爸爸会说:"来,吃个蔬菜,对身体好的。干嘛不张嘴?你到底吃不吃?"

像小时候我们练习骑自行车的时候,爸爸会在后面默默地扶着,直到顺利骑行了再放手。

可能在妈妈眼里,这是一个危险的行为,不让孩子做。那么在这点上,爸爸的出现会让孩子的肢体发展更好,在情绪上也更加稳定。

国外的知名科学家们也都在上万个家庭中实验调查证实:有父亲参与的童年,孩子们长大有出息的居多。

2. 孩子的成长,爸爸的缺席是遗憾

无论是研究证明还是现实生活,不可否认,虽然有的爸爸"熊"了点,但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十分重要。

但普遍很多家庭都没有意识到这点,比如通常在遇到家庭教育的话题的时候,很多人就会留言:"爸爸去哪了?"

在一部公益片《提款机爸爸》中,小女孩就是没有父亲陪伴的童年,父亲的角色俨然成为了提款机,甚至小女孩连做梦都想让父亲放下手里的工作陪她玩一会,哪怕就一会。

片尾公屏上打出了:"爸爸陪陪我,我的童年只有一次。"的字眼深深扎住了所有观众的心。

"爸爸去哪了?"

"爸爸在上班,很忙的。"

其实站在父亲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很辛苦,为了家庭物质的保障,拼命在外打工赚钱。

但是家庭是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1+1>2"的模式,如果爸爸们认为:家里有妈妈照顾孩子就够了的话,是令人可惜的。没有父亲参与的童年,孩子是遗憾的。

《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任何职业或许都会被替代,但父母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而成功就是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

所以说给孩子多少钱,不如多陪陪孩子,这样孩子才能看到你。

3. 家庭中爸爸的角色不可以被取代

在2016年的中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中表示:父亲的对孩子学习、品质,性格等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因此,父亲不可做"甩手掌柜",孩子的成长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在《爱的艺术》这本书里弗洛姆是这样说的:妈妈代表的是大自然的生机,她是孩子们的温柔乡,爸爸代表的是一切法律规则。

通常父亲都会比母亲更加理性,因此可以给孩子更好的立规矩。在家庭中,无论母亲这个角色多么鲜明光亮,父亲还是没有办法取代。

所以,爸爸们,参与进来,不要只做"旁观者"。给你的孩子一个美好完整的童年,这里面的幸福,这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们都渴望得到爸爸的爱和陪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