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烧茶村,连片的吊瓜一眼望不到头,随处可见繁忙的景象。“以前土地种植玉米,每亩地年收入仅300元左右;如今改种吊瓜和板蓝根,每亩地年利润达4500元。”烧茶村党支部书记杨秀贤说,从2018年起,村里的“贫”土地正在变成“金”土地。

图为吊瓜与板蓝根种植基地。*** 戴益节摄

地处黔东南州西部的丹寨县,以苗族为主,水、汉等多民族聚居。因群山阻隔、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原因,当地曾长期处于极度贫困和落后状态,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2018年,杭州高新区(滨江)东西部扶贫协作驻丹寨工作组(以下简称“滨江区驻丹寨工作组”)进驻丹寨县,探索如何实现产业脱贫。经过对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调研,“滨江区驻丹寨工作组”最终选定吊瓜套种板蓝根作为扶贫产业。

“吊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经济价值高,一次种植可连续收益5年。不仅根、藤是天然的药材,生产的吊瓜子也受市场欢迎。”杨秀贤说。为打消村民“果子种了没销路”的顾虑,“滨江区驻丹寨工作组”还引导贵州丹寨县浙丹食药用菌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丹公司”)在当地开展技术指导和吊瓜订单回收。

据悉,浙丹公司是多年前丹寨县从浙江重点引进的民营企业,双方以“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农户)”模式发展产业,由村级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具体实施,浙丹公司开展技术指导并订单回收。

图为吊瓜与板蓝根种植基地的板蓝根。*** 戴益节摄

最初,浙丹公司承诺村民,以20元/千克的价格保底收购吊瓜。后因吊瓜品质好,最终收购价为30元/千克。有了销路保证,村民“种”劲十足。

除了资金支持、引导企业技术支持等以外,滨江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组还因地制宜推广“药药套种”模式。滨江区挂职干部、丹寨县扶贫办副主任徐赟介绍,经多方尝试,发现吊瓜与板蓝根二者相搭最合适。“吊瓜喜阳,板蓝根喜阴,两个作物在同一块土地,能为村民带来两份收益。”

两份收益具体如何?据介绍,吊瓜生长周期5年,平均每亩每年投入2000元、产值4500元、纯利润2500元;板蓝根生长周期3年,每年每亩投入2000元,产值4000元,平均每亩年利润为2000元。

另外,还能带动本村与邻村在家务农村民就业。烧茶村的村民陈天秀,依靠在基地干农活,日收入90元,不仅解决了在家卧床老伴的医药费、留守孙子的学费,一年半时间里,银行卡余额还有两万多;同村村民吴庆贵,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还在基地就任基层管理员一职,一年收入三五万……

据悉,2018年以来,杭州市滨江区在丹寨县投入帮扶资金1.22亿元,实施扶贫协作项目47个,覆盖全县63个深度贫困村、14个贫困村,带动9300名群众脱贫,使50000余名群众受益。

近日,杭州市委网信办联合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黔东南州委网信办组织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和属地***赴贵州省黔东南州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杭州在行动”网络主题采访活动。(戴益节 刘志媛)

编辑:张 灵 一审:宋 越

二审:马 江 三审:徐乐静

相关文章